你知道去杠杆吗?补充公积金、信用卡最低还款额、养老金、抵押贷款……嘞?
▼
去杠杆、补充公积金、信用卡最低还款额……也许你会经常从各种途径听到这类词语,甚至还能有意无意地在聊天时用上一些。不过实际上,你都知道它们的确切含义吗?
Yougov 最近在英国做了个调查。在养老金、抵押贷款、存款这些领域 ,他们挑选了 33 个比较重要的财经术语,然后请 1916 个成年人判断自己是否知道它们的意思。调查方法并不复杂:出示词语,让这些人在从“很有把握知道它的意思”到“完全没把握知道它的意思”的四个级别里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
虽然这些术语涉及的领域看起来离生活没那么远,但数据显示,对于这 33 个术语中的 22 个,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知道它们的意思(选择“很有把握”或“有把握”)。
最少人了解的几个词是点差交易账户、企业债券、追踪基金和自投资养老金,对它们的意思没把握的人数比例都在 64% 以上。最多人了解的几个词是储蓄账户(92% 的人对它的意思有把握),以及购房互助协会、现金 ISA、固定抵押(对它们的意思有把握的人数都在 72% 以上)。还有个别数据令人更惊讶,比如多达 30% 的人说自己不了解“固定/可变年利率”一词的意思,但事实上它在贷款相关的合同条款中经常出现。
另外,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异也值得一提。平均下来,年龄在 18-24 岁之间的人里,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知道意思的术语只有 3 个,而 55 岁以上的人则有 19 个。除了“比特币”,年轻人对其他术语的认知程度都不及其他年龄段的人。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他们可能还在还着助学贷款、没到要买房的年纪、没多少钱理财、刚工作的时候养老金什么的能少交就少交。比起其他年龄段的人,对于养老金、抵押贷款、存款之类的事情可能都更漠不关心一些。
不过正如 Yougov 在调查报告里说的,金融服务部门需要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和年轻人沟通。如果这些术语都成了障碍,年轻人可能对贷款买房和尝试金融产品会越来越没兴趣。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提供金融产品的公司会不会利用人们对部分术语的模糊概念设置圈套?不少财经术语都是和政府提供的福利政策有关的,如果这么多人都不清楚它们的意思,公众享受到的服务会不会打折?
对你而言,怎样才算财富自由?
要是财富自由了你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END)
▲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