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皇岛晚报  ·  【图说2024】河北高质量发展在绿色轨道上疾驰 ·  5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图说2024】河北高质量发展在绿色轨道上疾驰 ·  5 天前  
三表龙门阵  ·  王星被解救,但常识仍困在牢笼 ·  5 天前  
常观  ·  下架!彻底凉凉 ·  5 天前  
常观  ·  下架!彻底凉凉 ·  5 天前  
作家张萌  ·  新年新气象,养成好习惯 ·  5 天前  
作家张萌  ·  新年新气象,养成好习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中国古代美食烹饪史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1-12 08:15

正文

题图:汉代宴饮画像砖拓片



我们常用煎炒烹炸来概括中国烹饪的主要技巧,但是古代的情形可能并不是这样。

我们平日享受到的美味,最多的还是炒法炒出来的馔品,这是当代中国烹饪的一个非常独到的技法。在古代,更能体现中国烹饪特色的,除了炒以外,还有蒸。

有关古代烹饪技巧的证据和传统的一些炊具在考古中常有发现。

——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中国古代美食烹饪史

文 | 王仁湘

来源 | 吃的考古



古代的烹饪技术和传统的炊具


烹煮


烹煮是中国古代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烹技,不光是我们中国用,国外也用,亚洲其他地区也都用这个方法。


早到10000年以前。


在江西万年仙人洞的新石器遗址里发现了陶釜,这样的陶釜做得比较简单,下面是个圜底,外表还有简单的纹饰,这是最早的陶质炊具。类似的原始陶釜在湖南等地也有发现,它说明1万年以前饮食生活就比较讲究了。


江西万年仙人洞 陶釜


釜因为大部分是圆底的,在平地上放不稳,却可以直接放到火塘里边加热。在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还有其他邻近地区有这种情况,就是做三个支子,把釜支起来。但是更多的时候,可能就是用三块合适的石头把它支起来,然后烧火。


红陶盂及支座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 故宫博物院藏


有很多研究者认为,鼎的出现可能是这种用陶支座和石支座支陶釜的办法发展来的,把三个腿固定到釜上面,就成了鼎。


鼎实际上在新石器时代就非常流行,主要是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当时常用的饮食器具。


在年代晚一些的河姆渡文化里头不仅有釜,还有灶,都是陶土做的,它实际是一个活动的炉子。炉子我们现在都在用,吃火锅的炉子,应该都是这么演变过来的,它在史前的时候就比较流行了,在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都使用陶炉烹饪。


陶灶、陶釜、陶罐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后来到商、周时代,鼎开始作为上层社会礼仪用的重器。


安阳殷墟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鼎,它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有人研究说,过去可能是得几百人劳动数月的时间才能够做成这么一个大鼎。


青铜鼎到春秋以后也还能见到,做得非常精致,因为后来它不仅是直接用来做炊煮用的炊器了,它也还是食器。大量的鼎还是祭器,就是礼器,用来盛上祭品,向神祭祀,向先人祭祀,它是一种礼仪场面出现的重器。比如“天子九鼎”,位居天子之位,他要用九个鼎摆在一起,这九个鼎并不一样大,一个比一个小,叫列鼎。


各个鼎中盛着不同的祭品,有牲物,也有其他的食物。




烧烤


烧烤是比烹煮更为古老的一种方法,是最原始的烹饪方法。在没有釜、灶的时候,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烧烤,味道比较特别,香美异常。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上的庖丁与食客


蒸的基本器具是甑,甑的发明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南方的鬆泽文化里就有甑了,都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特别是在南方的新石器文化里头,出现了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釜连为一体的器具,考古学上称它为“甗”(音yǎn)。它下面盛水,中间有一个尊子,水烧好了以后,通过蒸汽把上面的食物蒸熟。


半坡带甑的陶罐


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


西方虽然用蒸汽能发明蒸汽车,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运用蒸汽的历史要古老得多。这种方法直到现在在中国烹饪里应用得非常广泛。这也是我们和西方饮食文化的一个区别。因为西方饮食文化,它主要用煎、烤,所以他们做出来的是牛排,是面包;我们做出来就是馒头,因为我们是蒸出来的。我们这个蒸法的发明,是古代厨师的一个骄傲,也是一个很重大的贡献。因为我们知道法国大餐在世界上很有名,但是法国厨师在不久以前还不知道蒸法,在烹调活动中甚至连蒸的概念都没有。


商青铜兽面纹甗


汉代画像石庖厨图,上面有最早的蒸笼图像



煎的方法在古代烹技中也出现很早,在仰韶文化中找到了重要证据。


在郑州附近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出土了许多件形态特别的器具,我们叫做鑿也好,叫做铛也好,这种东西就是烙饼用的。它上面做成一个平面,一个饼一样形状的一个平面,下面加上三个腿,放平后上面就可以摊饼。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我们过去认为中国饼食、面食起源是比较晚的,这个证据说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吃煎饼了,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


历史时代的考古遗址中,陆续发现过不少饼铛类的器具,甚至发现过汉魏时代绘有摊煎饼图像的壁画,说明这个烹饪方法是一直被继承下来了。现在北方的街市上还常常能见到煎饼摊子,正是五千年古老传统的延续。


煎饼图 汉砖


河南登封高村宋墓出土的壁画烙饼图


甘肃嘉峪关魏晋壁画墓M7烙饼图


古代厨师的烹饪活动

和一些传统食谱


厨师


考古发现古代的烹饪活动直接证据,最集中的就是汉代的画像石,它非常生动、非常直观地表达了汉代当时的那种庖厨场面。


厨师作为职业出现比较早,传说的人文初祖伏羲、黄帝,他们在发明烹饪方法上都是亲自实践是做出了贡献的。后来如商代的伊尹,是岀身于厨师。


厨师的地位,在历史上常常是比较高的。在周代宫廷设有食官,食官划在天官之列,天官、地官、春官、秋官等等,天官是摆在第一的,厨师的地位是仅次于宰官,说明古代对从事厨师行业的人非常重视。


古代厨师正在制作菜肴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诸城前凉台汉画石中的庖厨图


汉画还有一些场面表现的是当时市场上的饮食店。


在四川发现的画像砖上面,就有表现市面上活动的场景,人们在房子里烹饪,有街道,有买食物的人,甚至还可以看岀有叫卖的。


饮食店


汉画还有一些场面表现的是当时市场上的饮食店。


在四川发现的画像砖上面,就有表现市面上活动的场景,人们在房子里烹饪,有街道,有买食物的人,甚至还可以看岀有叫卖的。


四川博物院汉画砖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 张择端


野炊


《文苑图》局部,五代


文会图局部,


《盛世滋生图》局部,又叫《姑苏繁华图》清代徐扬


酿造


河南密县汉画像石酿造图,上面那些盆盆罐罐全是用来滤酒、酿酒、装酒的


酿酒 四川新都新农出土画像砖拓片 


甘肃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出土有多幅“滤醋”画像砖。长几之上置三罐,罐底有过滤小孔,滤出的液体流入长几下的容器中


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画像石中的压榨设备(摹本)


学界对于密县打虎亭汉墓中的这幅图像的表现内容还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画面表现的并非是酿酒,而是制作豆腐。


古代的饮食文化


在考古发掘中也出土过一些食物,有的保存还比较好。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一些食物,因为密封得比较好,一些有机质的东西保存得都比较好,一些纺织品和食物都保留着原有的样子。


马王堆出土藕片汤


马王堆出的鸡蛋


例如有鸡蛋,它放在竹箱子里面,蛋壳形状还很清楚,可以看岀一个一个鸡蛋的样子。还有一些藕片,出土的时候,藕片一片一片,7个孔非常清楚,保存得非常好。



在马王堆,更重要的是出土了一套竹简,记载了当时一些放进墓葬里头的食物的名称,这些名称非常广泛,包含的内容有肉食、有饮料,有主食、有点心,还有果品、粮食、酒类等等。


从肉食制品来讲,里头包含的羹,就是放有肉的肉汤类的食品就有24种,原料有牛、羊、猪、狗、鸡、鱼,配上一些辅料。另外还有烤肉、有涮料,还有火腿、腌肉。还有一些调味品,调味品就有19种。说明当时的人饮食水平非常高了,味感非常精细。统计了一下,如果按照肉食品,按照烹饪方法的不同,这些肴馔名称可分为17种、70款之多,这应该还不是当时人享受的全部的烹饪食品。


饺子


在山东薛城春秋时代的墓葬里,在一个铜器里头发现了几个饺子。这是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包馅食品。


1979年山东薛国古墓中出土,春秋时期的饺子和馄饨


在一些雕塑品上表现了饺子的图像,在长江三峡出土的三国时候的一个厨俑,它的案子上就捏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饺子,而且是花边饺子,非常好看。


我们知道,从古代文献上讲,饺子、馄饨的记录只能追溯到南北朝的时候,但是考古把饺子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重庆忠县庖厨俑


比较完整的饺子是岀在新疆吐鲁番,因为那里比较干燥,许多随葬品保存很好。有一些死者随葬有饺子,出土饺子的形状,就是半圆形,跟我们现在饺子是一模一样。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唐代饺子


火锅


火锅现在很多地区都很流行,北方地区的涮羊肉,实际也是一种火锅。


考古找到火锅的证据,比较早的是在西周时候。西周贵族饮食大量用鼎,有一种鼎它下面做成空的,可以烧火,上面一层可以涮肉、煮肉。这种鼎就是很标准的火锅,它并不大,它的高度也就是10多厘米。因为当时的人进食,正式场合是一个人一个小案子,自己吃自己的,所以做成很小的这种火锅。后来在东周、秦汉时期,也还有一些发现,岀土一些火锅的资料。


西周 有盘鼎


在西汉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炉式青铜器具,叫染炉、染杯,因为它上面就有铭文,说这个东西叫这个名字,上面是一个杯,这个杯平常是用来喝酒的。实际上这还是一种涮锅子,是一种火锅。染本来就有涮的意思。


西汉分格鼎


烤肉串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吃烧烤”砖画


在汉代画像石上,有一些烤肉串场景。这说明汉代时候的山东地区,这种烤肉串就相当流行了,在很多画像石上面,都看到这种场面。这种羊肉串的烤法,流行于现代新疆一带,也影响到北方地区的许多城市。不知道汉代人吃上烤肉串,是不是也是从西域传来的。


宁夏汉墓出土的烤肉串


点心

考古发现比较早的点心实物是属于唐代的,出土于新疆吐鲁番,这种花式点心几乎跟现在是一样的做法,它是用模子压下来的,然后再烤。


新疆因为气候比较干燥,保存条件比较好,所以像这些食物都能够还原样地保存下来,颜色好象都没有怎么变化。


宝相花纹月饼 唐 直径约6.5厘米 1972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


花式点心 唐 直径约3-6厘米:1960-1973年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


古代食具


我们传统的食具,是比较有特点的。


人类的进食方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大的集团:一个是手抓的,一个是用叉子叉食的,再一个是用筷子吃饭的。


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用手抓食的人主要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筷子吃饭的人主要是在东亚大部。


中国人主要是用筷子吃饭,这个传统非常古老。我们是筷子的发明人,是主要的使用者。实际上,我们不仅用筷子进食,我们还用勺子。而且,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古代还用叉子。


勺子


在中国是最早的。


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已经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岀土有很典型的勺子,有用骨头做的,也有用象牙做的,还刻有漂亮的花纹。


河姆渡文化双头鸟纹骨匕便是一件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勺子


河姆渡匙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白玉匙,宽1.84~3.52厘米,厚0.47厘米,良渚文化瑶山遗址M12出土


史前人的很多勺子,在勺把上都钻了1个孔。勺子是随身带的,可能就挂在腰里边,到吃饭的时候拿岀来用就行了,人死了也用于随葬。后来筷子使用以后,勺子和筷子是配套使用的。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商代羊首勺,1977年出土于陕西省清涧县解家沟商代墓葬。通高28.5厘米,勺径9.5厘米。此勺勺柄修长,扁柄,勺体为半球状


在我们的餐桌上,一般都要传统地摆上这两种餐具。最早的金勺子,是在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里岀土的,而且这个勺子是个漏勺,它不是喝汤用的,可能是捞羹汤里的肉菜吃的。


盏及镂空金勺,战国,金盏通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足高0.7厘米,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餐叉


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使用餐叉了。


齐家文化骨质餐叉、餐勺和餐刀


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发现了一些骨制餐叉,是三齿状的。这种餐叉,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餐叉形状是非常接近的,大小也差不太多。而且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餐叉出土时,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也很有趣,跟现在西餐的餐具的配伍是一样的。


这种餐叉到了商周以后还在使用。


在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中也有出土,尤其是在一个战国墓里头出土了有很多餐叉,有50多件,这是在洛阳出土的,和铜器放在一起。


战国青铜大毕拓本(河南辉县)


从商代以后,餐叉变为两齿,它跟最早的三齿叉不太一样,比较小巧一些。餐叉,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随着西餐一起传到中国来的。


实际上西方人用餐叉的历史并不太长。


西方学者认为,西餐普遍用餐叉,是16世纪开始的,有的认为还早一点,但顶多能推到公元10世纪,是拜占廷帝国时候开始的,也就是1,000年左右的历史吧。


那么我们自己呢,餐叉历史是在4,000年以上。


筷子


筷子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是中国的,在饮食上是中国的国粹。


《礼记》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说孩子到能吃饭的时候,你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讲,可能是在商代最早发明的。


河南安阳西北岗遗址传祭礼坑出土商代铜箸头


考古提供一些证据,也能证明商代有了筷子。因为在殷墟一座大墓里出土了铜制的筷子头,它只是一个套头,铜做的。然后上面要接一个木杆,做成一个完整的筷子。当然,在出土的时候,那木杆已经腐朽了。最早的筷子比较简单,后来就做成铜的,做成了金银的,甚至是还有玉的,但大量地使用的还是竹木制的。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仕女正在使用筷子


东汉宴饮画像砖,案上置杯、碗、双箸,一九七八年四川省新都马家乡出土,四川省博物院藏


宴饮


中唐前期,1987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墓室东壁北侧出土,可以清楚看到摆放整齐的筷子,以及置于盆中的曲柄勺。







THE END




新年·最全面的六朝古都邺城文学研学

春节·山西古建筑朝圣之旅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扫码添加任一工作微信,均可咨询报名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 《湖中之云》 | 《社会变革的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