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太多可以不用写完,够钟就要采用“熔断机制”,准时睡觉,保证睡眠!课间时长延至15分钟,给学生充分休息,小学初中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季学年,佛山将要实施全新的“减负十条”!
1月22日,佛山市教育局召开媒体吹风会,解读近日出台的《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减负十条”)。
“减负十条”
围绕减负、提质、增效三个主题
提出规范在校一日作息、
严格落实课程方案
优化课间时间安排、保障每天体育锻炼
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考试频次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行走的课堂”
深化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声誉评价制度
十项举措
面对部分学校学生作业考试过多、睡眠时间不足等现实问题,“减负十条”提出了针对性举措,
要求寄宿制学校学生早上起床时间不早于7:0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上午上课结束时间不晚于12点,下午上课时间不早于14点。
市教育局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表,对学校从早上到课后服务时间,进行统一的规范,指导学校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规范学生在校一日作息。
为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佛山在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的基础上,
实行家庭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可停止做作业,并在小学推广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当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家校合力引导学生自主安排适宜的综合实践活动。
| 佛山举行义务教育学校优质作业展示活动
此外,佛山将建立声誉评价制度,不定期从工单、信访等渠道收集违反学生减负政策的情况,纳入学校声誉评分指标体系。
课业负担减了,作息时间更合理了,如何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发展?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佛山就出台了不少“加法”举措,
通过体育课+大课间、体育课+课间、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等方
式,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在课程方面,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
为确保体育课时达标,体育课授课可采用3+N模式,即3节常规体育课+N节特色课,列入课表。
在课间安排方面,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学校课间时间从10分钟调整至15分钟。
各学校要合理策划和编排“体育小课间”内容,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放松休息。
同时中小学校每天必须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
| 佛山市第九小学为孩子快乐的课间时光精心设计了游戏环节
除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资源,还建立一些微球场、微操场,盘活学校场地,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
同时也支持学校增设AI锻炼区域。
据介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了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还要开发设置丰富多彩的体育类等素质拓展课程,做好“430”课外托管服务。
| 高明实验中学风雨连廊的乒乓球桌,总不缺热爱运动的同学
实施“科学探究一小时”活动
课后服务开放科学类实验实践场所
在解决个别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科学素养薄弱等问题方面,佛山也已实施了不少措施。
2023年,佛山已在全国率先倡导实施“科学探究一小时”活动。此次“减负十条”再次明确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素质托管的必备项目,
全市中小学校每天课后服务至少安排一小时开放学科实验室、创客教育空间、综合实践活动室及校园博物馆等场室(馆),确保每名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小时形式丰富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 南海实验中学师生在科技创新体验馆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为了增强科学教育师资力量、拓宽科学教育资源,
佛山已实施“科学副校长”全覆盖行动,计划在2025年底统筹全市100名科学家(含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
同时要求每所学校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场馆、科技园区、高新企业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定期开展科学专题讲座、科学探究实践等双向互动拓展活动。
此外,
佛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行走的课堂”,
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倡导每天“品质阅读一小时”,开放校园阅读空间,推进语文、数学、科学、物理等各学科的全科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顺德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带领学子深入了解顺德饮食文化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佛山市已先后出台《佛山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佛山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将在省内率先实现市域内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覆盖,形成贯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过程学习成长档案,有效引领育人方式转变和育人质量提升。
【民生】
春运来了!南站挤爆了 佛山却空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