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跪的世界
这个世界又迷人,又危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不跪的世界

周末扯淡

不跪的世界  · 公众号  · 随笔  · 2025-03-16 02:1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人生选择、金融数据、就业问题、资产质量、信仰以及阅读等方面的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生选择与平行宇宙

文章讨论了人生中的选择和平行宇宙的概念,想象如果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的生活轨迹会有什么不同。

关键观点2: 金融数据与城市分化

文章提到2月的金融数据不佳,居民贷款新增创历史新低,城市分化现象严重,作者认为可能存在一部分人通过套现来应对。

关键观点3: 就业问题与结构性问题

文章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不同村庄寻找工作的经历,指出这是结构性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能力与岗位匹配的问题。

关键观点4: 资产质量与财政问题

文章讨论了资产质量与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关系,以及进入人口质量阶段后,低成本抬升和财政补贴的需求。

关键观点5: 信仰与人生意义

文章认为信仰是人类需要充值人生意义的一种方式,但在深度反思时可能经不起质问,它只是大号的偏见。

关键观点6: 阅读与思考

文章提到了作者今年已看完的7本书,并鼓励大家加入阅读星球,通过书籍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这周最大的乐趣,就是终于把《人生复本》给看了,讲平行宇宙的,我们在人生中做的选择题,如果选了没选的,现在我们的生活轨迹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当初我没和她在一起、如果当初我没跳槽(创业)、如果我咬咬牙背更多的房贷、如果当初我相信直觉选了那个彩票号码......
可能还不如现在。
从一个执念,跑到另一个执念,一直打转。忘了选择的原因,贪婪于选择的遗憾。
没必要。太高的期望会失望,高估的失望,一路风景亦不错。
2、2月的金融数据不太好看,全靠GOV支撑。
前两个月的居民贷款新增创历史新低,加上城市分化的说法,我感觉很像是有一批人在套现。
做过CFO的知道,自己的高薪,对应的工作能力,不在于做账做得多精准,而在于能把它美化的、能为老板(的叙事)带来更多的融资。
以前带团队的时候,小朋友经常会有一种错觉——幸亏我们进了金融业,看干实业的一个个都苦哈哈。
我总是提醒他们——实业利润率如果一直下行,金融的利润率怎么可能上行。
有时候你踩了一个坑,没办法,只能帮着客户一起叙事,装作很支持的样子,等接盘的款项一到位,头也不回的收伞。
而且必须晚上喝一杯,庆祝一下。
3、有这么一个年轻人。
在A村找不到工作,A村村长说,企业提供不了岗位,因为A村的利润都被B村赚走了。
于是他来到B村。能找到工作,但发现离理想还差距很远,B村的村长说,企业提供不了更好的岗位,因为A村抢走了B村的岗位。
年轻人懵了。
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人生复本》里的平行宇宙。每扇门后,都有一套精妙的规则。
标榜着截然不同,但内核,却无比相似。
直到,他变老,无论在哪个村,他都成为了负担的一部分。
看着那些新来的年轻人,不语。
他终于明白:这全是结构性的问题。
4、资产质量越差,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概率越高。
质量=资产提供的净收益率,当它为负时,就变成坏账率。
资产质量越差,财政发债的需求越强烈。
穿透资产质量,资产的回报来自于人口质量。
过去由人口低成本数量给财政创造利润,城市吸食农村失去的价值而得利。
进入人口质量阶段,低成本要抬升,一定时间内只能靠财政补贴,不然循环链条,缺油。
宏观既要控制债务利率不要过快向下(稳汇率),又要限制利率上行影响实体利润。和汇率一样,最后就是提议——双向波动。
并押注于供给侧对冲人口结构(人口质量)弱化趋势。想尽办法告诉持币者,未来还是可期的。
市场向上的期待,比现实更重要,让人一度忘了基本面。
流动性并没有创造财富,只是转移了财富。
5、基本所有的信仰,都经不起深度反问。
但人类总是需要一些信仰,以充值人生的意义。
在信息洪流的时代,一个人的际遇,就像一个抓手,让一个人的信息流“符合”TA认定的信仰。
不然跳脱开来看,信仰总是互相矛盾。
它只是大号的偏见。
《人生复本》中,男主角想要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宇宙。这就是他的偏见。直到他睡在另一个人身边——
唐僧执意要去西天取经,而辜负了一段可能更值得的爱情,有些东西,从小,就打入了大脑的底层空间,定型了一生的偏见。
或许人需要不断的确定性,填补基因里的不安全感。
6、今年已看完的7本书——
扯淡扯于清晨,即将日出——

周末愉快。

会所经济学
美国发生了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两个星球已超过6000人,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Image

Imag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