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 这样的高校美食你吃过吗?天大的砂锅大嘴猴来源网络,其他图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融媒体中心
但凡提及中华美食,扯来扯去总躲不开八大菜系。
在风物君看来,这显然是不把创造力十足的
学校食堂大师傅
放在眼里。
▲中国农业大学公主楼二层食堂的口水鸡。图/
中国农业大学校记者团
读书时,你的学校食堂肯定有大于等于一位师傅,时常
脑洞大开
,
敢想敢做
,把你的餐盘装点得极富想象力。
各色“惊人”菜肴,乍看很是“哥特”,入口却相当朋克。
北京到底哪所大学最好吃?
想念母校时,最先涌入脑海的,不是食堂阿姨抖三抖的打菜勺,就是校园“扫地僧”一般的食堂大师傅。
大约是因为
学校食堂
,既
安抚了我们的食欲,又封存着我们最多的青春过往。
▲ 中国人民大学东区食堂的新品:彩色蔬菜汁大馅水饺。图/温馨人大
在北京,究竟哪所大学食堂,最令你念念不忘?
每每盘点北京最具幸福感的高校时,
中国农业大学
的名字总能毫不费力地冲到榜首。
毕竟这所
“中国食堂大学”
,让你找不到不幸(吃)福(饭)的理由。
▲公主楼食堂二层的小火锅。图
/中国农业大学校记者团
关于吃,农大的
硬件
和
软件
都是碾压式的存在。
吃的菜是自己种的
;
喝的咖啡是教授自创的
;
甚至
吃的肉
,有的
都是自己刚刚解剖过的
。
大多学校食堂的掌勺师傅,多数是个肚子圆圆的爱笑大伯,而在农大,
你吃的饭,还有可能是机器人做的
。
▲颐园食堂的芝士培根铁板饭、啤酒烤鸭盖饭。图
/中国农业大学校记者团
农大东校区,共有
六个食堂
。
每个食堂,都有能确保自己“江湖地位”的知名菜。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
公主楼食堂
。
在这里,饼、面、菜、粥、肉,一应俱全。
或许怕伙食太好,导致学生日渐发胖,农大食堂还贴心地开设了
营养健身餐
。
▲公主楼食堂一、二层的健康餐。图
/中国农业大学校记者团
在农大,如何证明自己是条锦鲤,要看你是否抢到过公主楼的
松鼠鳜鱼
。
这是条让农大学生倍感骄傲的鱼,这道极费功夫的
宴席菜
,能出现在学校食堂本身就是个传奇。这道价格
接近三百
的苏帮菜,在农大只需要
8元
(农大的同学们,现在涨价了吗?)
起初,只因一名学生想吃松鼠鳜鱼,于是写信给校长信箱,没想到几天后,学校食堂真的推出了这道菜。
▲松鼠鳜鱼。图
/中国农业大学校记者团
松鼠鳜鱼的制作,十分考究。
对半片开的鳜鱼,被雕刻出形似葡萄般的花纹,鱼肉腌制后,挂上蛋黄糊入油煎炸至金黄,最后浇上一勺火红的糖醋卤汁,有种金碧辉煌的热闹气息。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盘
酸甜脆嫩
、极具
“富贵气”
的菜肴,是自己三点一线的乏味生活中,最鲜亮的一抹色彩。
当我们在羡慕农大学生的时候,农大的学生却在羡慕
北京林业大学
的学子。
正如隔壁班的女生更漂亮一般,食堂也是别人家的更好吃。
北林的饭有多好吃?
可以从这句数来宝味儿的顺口溜中一窥究竟,
“
北大的校园清华的汉,北外的姑娘北林的饭”
。
☞ 左右滑动查看 ☜
▲图1:北林一食的茄汁鸡排饭;图2-4:呱呱食堂的咖喱牛肉饭
、黄焖排骨及金针菇肥牛。
图1-3/微博@吃了吗您bot,图4/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
别人的学校食堂叫食堂,而北林的食堂,则是个顶着食堂名号的美食城。
每年校园文化节评选校园
“十佳菜肴”
时,是北林学生除学习之外,最认真、最专注的时刻。
毕竟从酱香麻辣香锅、15元一整条的万州烤鱼、滋滋冒油的石墨风情鸡等海量美食中,仅挑选出十种菜肴,太!
难!
了!
▲麻辣香锅。
图/微博@吃了吗您bot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北林
呱呱食堂
的
“地狱牛肉饭”
。
这道总能轻易上榜“十佳菜肴”之一的美食,正如其名,“气势汹汹”却又有着莫名的诱惑力。
加辣的牛肉饭,并非是传言中的催泪弹。
所谓“地狱辣”,反而是一点点“蚕食”你的舌尖味蕾,让你在不经意之间“坠入”辣的极致体验。
在北林,如果你问一个妹子的
口红色号
,你很有可能得到这样的答案:
“地狱牛肉饭号的。”
▲地狱牛肉饭。
图/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
有“地狱”般的辣,就有精致的甜。
作为呱呱食堂的“限量款”,甜度适宜的
菠萝饭
,完美戳中了不少学生的“少女心”。
大块的菠萝
和
干果粒
,为米饭蒙上一层马卡龙滤镜。
这样自带美颜的饭,深受北林女生的喜爱。
如果有女生邀请你一起去吃菠萝饭,千万别拒绝,这或许是她最委婉的表白。
▲菠萝饭。
图/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
同样是多民族汇聚的学校,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食堂,有着相似的包容性。
但不同的是,
中央民族大学
的食堂,堪称
学院版“中华小当家”
,而
北京语言大学
的食堂,则是
“舌尖上的七大洲”
。
▲韩庚滔滔不绝地讲述母校的美食。动图截取自微博@百度百科
是否被毕业生怀念,是检验一个学校食堂是否好吃的标准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友韩庚,甚至在毕业十多年后,还会在节目中怀念“便宜又好吃”的民大食堂。
▲地下风味食堂(第一学生食堂)的麻辣牛肉面。摄影
/李祖岳
拥有
5个食堂
的民大,最广为讨论的,则是价格稍贵的
风味食堂
。
在这个“地下餐厅”,不用“行万里路”,就能
吃遍大半个中国的美食
。
风味食堂分别以四川、湖北、西北、东北、台湾、广东等命名的14个窗口,集合了各地最地道的风味。
琳琅满目的菜单,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这或许就是
“食民大烟火”
tag的来源。
▲清真风味(第五学生食堂)的风味肉馕和手抓饭。摄影
/李祖岳
每到饭点,风味食堂总是“一座难求”,为此,民大学生甚至创造了以
筷子占座
的方式。
在这里,
只要16元
,就可以吃到正宗的
北京烤鸭
。
片状的烤鸭,在白色的餐盘里排排坐,渗出油润的亮光。
圆圆的薄饼、黄瓜丝、葱丝、甜面酱,在餐桌上一碟碟摆开,很有“排面”。
大约是为了节省空间,清真食堂的每张餐桌下,还特意设置了两个挂钩用以安放书包。
▲烧腊拼盘。摄影
/李祖岳
如果说中央民族大学的食堂最具民族风,那么北京语言大学的食堂则最有
国际范儿
。
五层高的
清
晏
楼
,每层有每层的特色食物,而且
菜名都是双语
的
。
▲北语清晏楼颇有国际范儿的食堂及双语菜单。摄影
/张旭鸿
食堂的前三层,是传统的学校食堂模样。
如果你在这里,看到金发碧眼的东欧姑娘,用一口流利的京腔,点了碗一楼的打卤面,也无需惊讶,毕竟这是北语学生的日常。
不同于前三层的“朴实无华”,清晏楼的四楼,则画风突变,像是进入了国际美食交流大会现场,
泰国菜、日料、韩餐
比比皆是,在北语,你可以
30元吃遍新马泰
。
▲清晏楼四层的鳗屋日本料理。摄影
/木灵
或许是受学校气质影响,北语食堂菜品的搭配,极为大胆。
很多食材“跨界”,在这里碰撞混搭出特殊的美味,
板栗鸡块
、
鹌鹑蛋红烧肉
等菜肴颇受欢迎。
红白相间的红烧肉,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亮光。
红褐色的汤汁浓稠粘连,为象牙白色的鹌鹑蛋涂抹上一层淡绯色的腮红。
一口蛋、一口肉
,是北语人为鹌鹑蛋红烧肉定义的正确吃法。
唇齿开合之间,红烧肉的汤汁被挤出,“扑向”碎裂的鹌鹑蛋,营造出微甜微咸的微妙口感。
▲北语学生的深夜食堂。摄影
/木灵
学校食堂是否好吃,永远是一门玄学。
正如在外校学生看来,北语的清
晏
楼,是“朝圣”之地,但在北语学生心中,最惦记的,还是晚自习后,
西门外的那排“深夜食堂”
。
在你小的时候,你肯定纠结过,考清华呢还是考北大呢?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你的面前,清华的食堂更好吃呢,还是北大的食堂更好吃?
▲清华大学清芬园的肠粉。摄影
/刘晓松
作为“别人家”的大学,清华在饮食上都很有格调。
“名厨进清华”
及
“中华小吃美食节”
等活动的接连举办,让清华的学生,在学校食堂既能吃到造型精致的
烤鸭
,又能满足于酱汁馥郁的
海南鸡饭
。
▲紫荆园的海南鸡饭和烤鸭米线。摄影
/刘晓松
在清华的多个食堂,都有个
麻辣香锅
的小店。
至于是
紫荆园
的麻辣香锅更好吃,还是
丁香园、清芬园
的麻辣香锅才是number one,这是清华内部的公案。
☞ 左右滑动查看 ☜
▲从左至右:紫荆、清芬、桃李、丁香四大园的香锅,你pick哪一个?
图/吃在清华
丰富的菜品在橱柜中纤毫毕现,可任意挑选。
自食堂窗口,可以清晰看到后厨师傅的
旺火爆炒
,飞扬的火苗为后续麻辣味觉的渗透,做好了十足的铺垫。
弹脆的牛肉丸、粘着芝麻粒的培根卷,以及伺机为舌尖送来味觉“暴击”的青菜,在锅状的餐具中摆出最撩人的姿势。
▲清华自制的招牌酸奶。
图/吃在清华
吃完麻辣香锅,再来一袋清华饮食中心
自制的酸奶
,醇厚顺滑的酸奶,及时地抚慰了麻辣香锅带来的燥辣。
诞生于2000年的清华牌酸奶,是不少清华学生关于学校食堂、关于青春的的定义。
在
北京大学
的bbs论坛上,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是食堂的饭菜问题。
在食堂饭菜这件事上,北大人有着学术研究一般的热情。
▲燕南食堂芝士泡面锅。
图/微博@吃了吗您bot
几乎所有好吃的、不好吃的菜肴,都曾在校内网上,引发了大量讨论。
比如在“三贵”的
农园食堂
,5块钱就能点一盘浓油赤酱的
酱鸭腿
;
燕南食堂
的
荤燃面
,肉末臊子、梅菜、花生、甜脆萝卜干等食材,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燕南食堂的燃面。图
/大众点评
在燕园地下食堂,还隐藏着一道名菜,
酒香坛肉
。
不过这道由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
作为顾问特意指导燕园厨师研发的菜品,意义大于味道。
毕竟很少有人,有勇气去品尝肥肉比例较大的肉方。
▲酒香坛肉。
图/微博@一君之一
如果让北大学生选择一道菜,来代表北大食堂,你很有可能会得到这一答案:
鸡腿饭
。
“什么时候能买到新鲜出炉的鸡腿饭”,是未名bbs上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
这道经常被告知“卖完了”的饭,是北大“三俗”之一。
▲常年蝉联“校园十佳菜肴”榜首的北大网红鸡腿饭。摄影
/菜花花
至于鸡腿饭为何如此火爆,北大人自己也说不明白。
开心时,来份鸡腿饭庆祝庆祝
;
不开心时,点份鸡腿饭安慰一下自己
。
如果舍友在“中午吃什么”的问题上产生分歧,你的“鸡腿饭”提议,很有可能获得一致认同。
▲一份大鸡腿饭只要7元钱,还无限续饭?动图截取自微博@盗月社食遇记
据说
北大鸡腿饭的炸制技术,还申请了专利
。
硕大酥脆的鸡腿,裹着一层薄薄的金黄脆皮。
鸡腿表层的脆皮和油润的鸡皮融为一体,香香脆脆的,丝毫没有油腻的感觉。
对着鸡腿咬下去,表层的脆壳瞬间碎裂,鸡腿里充盈的汁水在口腔内炸开。
轻轻撕扯一下,饱满的肉块,瞬间填满了齿颊间的空洞。
如果你觉得一只鸡腿吃不饱,还可以单加,
5元一个的大鸡腿
,甚至会比套餐里的更大。
中国人民
没饭吃
大学
和
首都经贸大学
,在食物本身,或许并未有较高“流量”,但
食堂的“硬件”
,却是顶流。
▲“亚洲第一大食堂”——首经贸三号食堂的烤鸭及荷叶炒饭。摄影
/喻欣怡
首经贸的学生经常自我打趣:
没有特色就是我们食堂的特色;
首都经贸大学食堂攻略,略。
这当然只是自嘲,毕竟敢将
“亚洲第一大食堂”
这一“嚣张”标语印在就餐券上,食堂的食物,必然要有些真材实料。
▲牛肉汤。摄影
/张茜
“亚洲第一大食堂”,并非指面积的大小,而是首经贸师生对于食堂菜色和服务的认可。
尤其是褐红色外墙的首经贸三食堂,各色风味小吃应有尽有。一
层的
小笼包、二层的钵钵鸡、转转香小火锅
,三层的
面砂锅、黄金鸡排饭
,以及
出油的咸鸭蛋
……
▲二层正厅的馄饨。摄影
/
喻欣
怡
几乎每个学校食堂,都有一道传奇菜。
而在首经贸,这个传奇就是第三食堂三层曾经最火爆的
杨哥烤冷面
。
原本杨哥只在学校门口摆摊,摊位前总能排起长长的队。
后来因为摊位原因,杨哥决定搬离首经贸。
然而杨哥的烤冷面实在美味,首经贸的学生已经无法忍受没有杨哥烤冷面的日子,于是他们通过学生会,直接让杨哥入驻首经贸食堂。
▲杨哥烤冷面已于2018年在首经贸“毕业”了,但首经贸江湖中依然有着他的传说。动图来源
/王梓洲
淡黄色的冷面,裹上鸡蛋,撒上洋葱丁、小香葱段、香菜末,在铁板上翻几次身,便能切开盛到纸盒内。
刚拿到手的冷面,冒着
袅娜的白烟
,热气透过纸盒,把手心烘得暖暖的。
用牙签挑起,劲道的冷面块,仍藕断丝连。
嗅着浓浓的
蛋香
,咬上一口,Q弹的冷面裹着微辣微甜的洋葱丁,有种奇异的口感。
▲杨哥烤冷面。摄影
/王梓洲
“人大四大怪,三层食堂安电梯。”
在食堂硬件上,人大也不甘落后。
三层高的中区食堂,甚至还装有透明观光电梯。
电梯运行时,透过玻璃,可以将外面广场的风景一览无余。
不过令人大学生没想到的是,两层楼的北区食堂,后来也装上了电梯。
▲装有观光梯的人大中区食堂外观。图
/温馨人大
但是在菜肴上,和上述几所大学相较,人大学生的自嘲要多上不少,
“人民没饭吃大学”,“人民吃不起饭大学”
等诨名,迷惑中透露着心酸。
比诨名更迷惑的,是北区二楼食堂师傅的创造力,
苹果菊花排骨汤、青菜炒橘子……
▲曾经爆红网络的人大北区食堂力作——青菜炒橘子。图片来自微博。
在人大,衡量友谊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陪你去吃
集天“食堂”
的
清香味烤鱼
。
鱼皮微微焦糊的烤鱼,铺陈在铁盘中,甚为诱人。
夹上一筷,雅白色的鱼肉水嫩嫩的,鱼刺很少。
入口的清香味,让这盘烤鱼的口碑两极分化。
喜欢的,吃过之后感觉一天都清清爽爽;
而不喜欢的,则认为这盘烤鱼添加了雪碧和薄荷牙膏。
▲清香味烤鱼。图
/大众点评
事实上,人大并非“美食荒漠”。
在
中区食堂二楼,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典型面食
。
不过最受人大学生欢迎的食物,是隐藏在汇贤超市旁的
汇贤饺子
。
个大皮薄的汇贤饺子店门口,永远都排着长长的队,
不同馅的饺子可以按个点
。
一口鸡肉小葱木耳,一口猪肉胡萝卜玉米,一口猪肉莲藕……只需要点
8个
饺子,就足够吃饱。
▲大馅汇贤饺子。摄影
/一木么
天津到底哪所大学最好吃?
天津这座城市,自带网红属性,
颜值高、心态好、会自嘲
。
恰好这几个鲜明特征,
天津大学
食堂都有,这也就不难解释,为啥天津大学的食堂能成为网红。
▲北洋园学三食堂的排骨、豌杂面和四川苕粉。图
/微博@天津大学
在天津大学,无论是老师,还是食堂师傅、宿管阿姨,都直接称呼天大的学生为
孩子
。
天大每年会组织两次
水果节
,
免费发水果给孩子吃
。
而这些水果,往往会被天大的“孩子”,雕刻成各种奇奇怪怪的样子。
在天大,不存在不吃早餐的情况。
距离主教学楼较近的
学一食堂
,各种面点、小菜、面条、蛋奶等早餐,
是天大学生起床的动力
。
▲大饼卷蛋。摄影
/卢鑫
在众多早餐中,
大饼鸡蛋
傲视群“雄”。
厚实的大饼,散发着麦香,从大饼的切面,还能看到一层一层堆叠的痕迹。
熏鸡肉、熏鸭肉、火腿肠、胡萝卜丝、海带丝、咸菜粒、藕夹、煎蛋
等之类的食材,应有尽有,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大饼卷得满满当当。
一个鸡蛋大饼下肚后,甚至到中午都没有饿意。
▲工业风浓厚的卫津路校区学三食堂及墙面图案。摄影
/卢鑫
学三食堂
是天大食堂的
门面担当
。
简约明快的
工业风元素
,令人耳目一新。
墙面绘有简单的涂鸦,极为有趣。
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出现看起来并不开心的
砂锅大嘴猴
、以假乱真的
蓝瘦香菇包
、体型有些“膨胀”的
素炒派大星
,以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春夏秋冬饭包
等菜品,丝毫不足为奇。
作为
南开
老校区学生的百货市场,校门口的
西南村
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小吃店遍布的西南村,美食遍布,是南开学生打牙祭的首选之地。
曾登上天津口味评分第一的
老王豆皮
,就坐落在西南村。
▲老王豆皮。图
/大众点评用户@小熊猫nini
老王豆皮只做豆制品,以豆皮最为出名。
长长微卷的豆皮,被卤得很是
入味
。
直接捞出,撒上老王自制的
辣椒面
和
白芝麻
,香气馥郁。
入口后,软软的豆皮,挤出
咸鲜的卤汁
,而后与牙齿展开力量的角逐。
▲老陶包子铺的各种经典包子。图
/大众点评用户@伊来
在西南村,和老王豆皮并驾齐驱的是
老陶包子铺
。
在天津,出名的包子铺不在少数。
作为后起之秀,老陶可以说是包子界的“融合系”之王。
三丁包、黑芝麻包、奥尔良鸡腿包、咸蛋黄超人包……
各种“网红”馅料,都能在老陶包子铺找到。
▲八里台校区三食堂的面。图
/微博@吃了吗您bot
和西南村相较,南开的食堂,略有些乏善可陈。
在拥有
四个食堂
的八里台校区,究竟二食堂和三食堂哪个更为出色,南开学生之间也没有定论。
煎饼果子、麻辣香锅、鸡排饭、鸭腿饭、各种粥、各种套餐,都能在这里找到。
不过,也有
不少南开学生另辟蹊径,直接前往邻居天津大学的食堂用餐
。
用天津话读一下
天津师范大学
,很容易就变成
“天天吃饭大学”
。
这当然并不仅仅是一个谐音梗,在B站上随便一搜索,就能找到许多天师大学生的
吃播
视频。
天师大的校园内,共有
三个食堂
,其中
二食堂
的饭菜最好吃,是天师大学生的共识。
二食堂一楼的水饺、馄饨,二楼的煲仔饭、鸡腿饭,三楼的和畅炒面、和畅烤鱼,都拥有不少忠实粉丝。
▲西门麻辣盆。图
/微博@来俩烤饼多刷酱Barca
不过,在天师大学生的心中,原学校西门的
麻辣盆
,是永远的白月光。
作为麻辣香锅和火锅的结合体,麻辣盆又香又辣,店门口永远都在等位。
郫县辣酱
爆锅后,加入清水炖煮,而后依次放入各种食材。
刚出锅的麻辣盆,
红油飘散
,衬得碗内的蔬菜,越发青葱。
鲜明的色彩对比,有种热闹的气息。
本文意在盘点京津高校食堂,但是坐落在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让风物君有些踟蹰。
▲北辰校区食堂,文澜阁的炸鸡腿及面包。图
/河北工业大学融媒体中心
但是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的食堂,
文澜阁炸鸡腿
、各种
馅饼烧麦
,超大碗自选菜码的
汤面、杂粮煎饼、麻辣香锅、瓦罐汤、水果玉米、面包房
,又让风物君不甘心不提这所学校食堂。
▲自选菜码的面
。图
/河北工业大学融媒体中心
尤其是
西部大盘鸡
,味儿正到新疆儿娃子都要流下思乡的泪水。
西部大盘鸡的
土豆
,
软糯香酥
。
鸡肉的浓郁汤汁,完美浸入土豆,筷子稍稍用力一碰,大盘鸡里的土豆就能瞬间“碰瓷”成土豆泥。
▲料超多的大盘鸡拌面。图
/微博@河北工业大学
有多少人喜欢西部大盘鸡,就有多少人表示从来都吃不惯这个味道。
但提及学校食堂,河北工业大学的大多学生,还是会首先想到西部大盘鸡的滋味。
大概学校食堂,就是那个你读书时会骂,毕业后却总是想念的地方。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学三食堂的屏幕。摄影
/卢鑫
(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2019年12月11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付守鑫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