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7
月
29
日晚同行们的情绪异常波动,集体犯错
昨天(
7
月
29
日)下午,中共中央宣布,鉴于方便面涉嫌严重违纪,对其立案审查。消息传出,举国上下说不上有多震惊,倒是资本市场的同行们情绪激动,异常亢奋。一时间,各市场机构策略分析师和非策略分析师纷纷发表观点。主流观点不外乎是:【
1
】这意味着反腐告一段落,接下来实际控制人要开始全心全意搞经济,一心一意促改革了,因此对股市是个大利好;【
2
】这意味着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对股市是个大利好;【
3
】这意味着改革障碍被搬开,阻力消除,后续将快速推进。因此对股市是大利好!
总之,“这是大利好!”成为
7
月
29
日晚行内的主流观点。激动的分析师宣布上调大盘指数目标点位;亢奋的分析师宣布这波股市反弹就是中央捏碎方便面带来的,股市即将展开中级反弹;癫狂的分析师则宣布新的经济周期开始了,接下来,牛市开始了,狂欢吧!
看了这些胡言乱语,哥冷笑一声,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如下观点:
【
1
】最近这一波股市的上涨有明确的逻辑,即政策放松,经济企稳,风险暴露概率下降,风险偏好回升,加上沪港通、国企改革、一些产业政策(比如新能源汽车)等催化剂。
【
2
】今晚宣布捏碎方便面之后,有人跳出来宣布这一波上涨的原因是捏碎方便面。这是鬼扯。说这话的人既无逻辑,也不懂投资策略,可以直接拉黑。不服来辩!
【
3
】捏碎方便面完全在市场预期之中,大家都知道它碎了,只是不确定何时宣布。虽然现在宣布降低了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对市场影响实在太小,之前并未造成市场下跌,现在也没有理由造成市场上涨。换言之,半年来,大家在考虑股市时,压根没把它当做一个影响因素。
【
4
】因此,明天股市可能小幅高开然后低走,但半个小时之后这件事就会反应完毕。随后市场走势与此事毫无关系。
【
5
】继续上周的观点,看大盘最多到
2300
点。持有主题
+
大票,均衡配置。
7
月
30
日市场的走向已经很清楚了,市场连“小幅高开”都没有,而是小幅低开,随后小幅反弹,然后低走。除了油气板块大幅上涨外,大盘几乎根本没有收到这一事件的任何影响。换言之,昨晚市场上
80%
的策略分析师严重误判,高估了这一事件对市场的利好影响。而基金经理们则异常冷静,无动于衷。
为什么这么多策略分析师会情绪异常亢奋,集体犯错?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觉得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策略分析框架谈起。
二、投资策略分析框架
这部分因为涉及到数学式子,为了便于阅读,我把它用图片的方式放在下面。
三、策略分析框架的优化与相对稳定性
对于策略分析框架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赋予多大的权重,见仁见智,因为不是本文的重点,故不多着墨。
每个策略分析师都会有自己的策略分析框架,其形成和特点与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有关。这些分析框架有优有劣,有好有坏。一个分析师最初建立的策略分析框架可能并不完善,有多少缺点,随后他在实践中不断根据经济背景、经济结构、政策逻辑等重大因素进行完善、优化,
最后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分析框架。
什么叫相对稳定?就是如果经济背景、经济结构、政府的政策逻辑等足以影响策略分析框架的重大因素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那么策略分析框架中考虑的因素、逻辑就相对不变。换言之,
该考虑的因素,该遵循的逻辑,都已经纳入了框架;不该考虑的因素,不该遵循的逻辑,也没有必要纳入框架。
为什么说策略分析框架的优化和稳定性如此重要?举个栗子:申银万国策略小组的分析框架,使他们几年来无论谁做首席策略分析师,都不至于犯大的错误。而
XXXX
公司的策略分析框架,使他们几年来虽然首席策略分析师一直是同一个人,但一直在看错市场。问题出在哪里?
根源在于,最近几年来,经济背景在变化,经济结构在变化,政策逻辑在变化,政府的施政思路在变化,市场的心理在变化,政府行为、企业经营行为都在变化,从而营业收入、利润、出厂价格、库存等指标的波动模式都在变化。投资策略分析框架也必须与时俱进。
XXXX
公司的分析师却一直在库存周期的分析框架中固步自封,刻舟求剑,焉能不错?
四、如何分析“宣布捏碎方便面”对股市的影响
说清楚了策略分析框架的相对稳定性,下面就可以来谈为什么我认为“宣布捏碎方便面”对股市没有什么影响了。
我的逻辑很简单:“捏碎方便面”和“宣布捏碎方便面”是两件事。前者是半年多前就发生的。半年来市场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也看到相关官员被双规、其家人被拘捕、亲戚被抄家等等。只不过因为没有正式宣布,大家不便明说,所以老百姓用“方便面”指代,官方用“你懂的”指代,媒体用“周滨之父”指代。无论任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只等宣布。但是,
2014
年
3
月
2
日政协委员吕新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你懂的”、确认方便面已经被捏碎时,根本没对市场产生任何影响,半年来也极少有人将此作为影响自己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换言之,这一因素根本就不在大多数人的策略分析框架中。只是现在宣布的时间比预期的
10
月提前了两个多月。那么现在怎么能认为“宣布”就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呢?
进一步地,可以进行如下追问:
因为“宣布捏碎方便面”就狂看多的人,你们之前制定投资策略时,有没有赋予这一因素很大的权重呢?
【
1
】如果有,那你能说清楚方便面同志之前抑制估值、现在提升估值的逻辑链条吗?
(大多数人根本说不清楚,人云亦云)
;一件预期之内的事情居然使你的策略观点大幅向上修正,是不是说明你的策略分析框架有问题呢?这时候应该修正的不是观点,而是反思你的分析框架。
【
2
】如果你以前没有赋予这件事多大的权重,现在突然因此大幅修正观点,说明你现在突然赋予了这一因素很大的权重,这意味着你修正了自己的策略分析框架。即你认为自己的策略分析框架有问题,还不够优化,不具有相对稳定性。
总之,凡是因为昨天“捏碎方便面”就大幅向上修正观点的,多半是策略分析框架不够优化,存在漏洞,不具有相对稳定性。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根本就没有策略分析框架。
五、心态中庸平和的重要性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投资策略分析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AwNTc3Ng==&mid=200751851&idx=1&sn=1982b6e15fb6b5979593c3112426c665#rd
)中提到,做好投资策略分析,需要不断修炼自己,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知识层次、心态都尽量向抽象的“理性人”接近,
外修知识,内修心性,内外兼修,缺一不可。心态方面需要做到“
淡定、平和、中庸
”。这是做策略的基本功。
对于本文开头提及的,认为“捏碎方便面”是大利好者提出的那几条理由,都可以一一反驳,不过,鉴于本文只想谈论高洋上、形而上的东西,以显示逼格清奇,所以就不再赘述了。
(封面图片:2013年5月1日拍摄,丹江口水库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