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莓辣MAYLOVE  ·  大年初五 接女财神扎基拉姆 ·  3 天前  
于小戈  ·  去父留子女星,秘密复合了。 ·  4 天前  
槽值  ·  中国最禁欲的省,走不出一个霸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没人能比你更懂得如何照顾你的情绪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9-06-26 16:07

正文


作者|丛非从

来源|丛非从(ID:congnotcong)





大概是在斯坦福大学吧,曾经有一堆无聊的科学家做了一些关于情绪的实验,然后经过复杂的推理证明了情绪是种毒素。


他们把人生气时呼出来的气注入冰水中,水中就会出现紫色沉淀,然后把这种水注入小白鼠后,几分钟就死亡了。

作为修养和修行都不是很够的我来说,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还是一阵惊慌。我岂不是每天都陷入吸毒的自残中吗?


这和房祖名、宁财神他们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吗?后来想了想还是有的,我是内吸,他们是外吸。我是天天吸,他们应该是戒了吧。


于是我学会了用一种从小就会的至理名诗安慰自己:莫生气。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但是弗洛伊德也会出来调戏下,说你这用了个防御机制叫压抑,俗称内攻击。把情绪都压抑下去的时候,就会进入潜意识而被储存。



连潜意识都会吸毒了,想想还挺可怕的。


关于情绪,我们道理懂得了太多了,比如上面说的它有毒。但我们在执行道理的时候,还是对情绪有些讳莫如深。


每当事件发生,我们更多的是谈论内容,谁对谁错谁不该,较少的谈论我们的情绪如何如何,更较少的意识到此刻,除了要处理事件照顾自己的利益,也要照顾下自己的情绪。


然而你照顾,或者不照顾,它都在那里。


于是我想聊聊,怎样照顾我们的情绪。





人活着,情绪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积极,有时候消极。但我相信的是,每个情绪都有它的积极意义,并可以被我们所用。但却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刻都能发现它的积极意义,更难以用起它来。


上次网课的时候,一个同学谈到,她喜欢的一个男生约她出来吃饭,竟然带了自己的女朋友还当着她的面卿卿我我,并且事先都没有通知她他带女朋友参加。


然后这个女同学就各种委屈啊,难受啊,生气啊,责怪男生为什么不早说,责怪为什么要在她面前秀恩爱。


当然,为了呈现自己其实无所谓的大度,她还是选择了隐忍,默默的咽着泪吃完了这顿饭。


然后我们很多同学都发出了很多疑问:既然难受,为什么不离开。


我也跟着问了下:既然有情绪,为什么不去照顾它呢?


她说,怎么照顾,我总不能冲他发火吧。然后我就附和着开了个玩笑:既然难受,那就直接甩他两个巴掌吧。


这是我们常用的2个应对情绪的机制:压抑,伴随着否认;发泄,伴随着报复。


作为一个接受过儒家文化、彬彬有礼、和谐文明教育的人,发泄情绪是不怎么被允许的。


她有着很多伤心、愤怒、委屈,但是即不允许自己哭,又不允许自己闹,甚至不允许自己有情绪。用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不应该有:人家那么做很正常啊,本来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人应该知难而退呀,何必自找没趣。


后来我也发现中国人在安慰自己不该有情绪的时候很有一套:爱你的人不会让你受委屈,让你受委屈的人根本就不值得你那样。


可是情绪这个东西,有了就是有了,哪有什么正常不正常。


压抑是个很爽的事情,因为它可以:


  • 良好的维系了自己的形象;

  • 成功的说服了自己是个大度的人。

  • 体验下吸毒和做爱的快感,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在情绪的时候的生理唤起,和做爱、吸毒时候的生理唤起是一样的。


压抑多了,有时候我们就没那么文明了:劳资今天就是不开心,怎么了。


生气的时候大吼几声,大有镇倒雷峰塔之势。伤心的时候泪不绝于眼,害得很多工人要去死死抱着长城的砖不要倒下。绝望的时候就夺门而去,留下他在那里愣了下又追出来:人可以走,请把门给我放下。


发泄是件更爽的事:皮肤光滑,身体倍棒。排毒么,当然很爽了,又免费。吵架爽起来的时候其实就是做爱。因为它:1.生理唤起是一样的。2.只和自己匹配的人发生关系。你不会和比你low太多的人吵吧。3.这也避免了存在孤独,你是有匹配的人玩的。


这两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另外一个隐性的过程:我希望你来为我的情绪负责。


因为是你没做好导致了我的情绪,我希望你能回到过去解决这件事以让现在的我没有情绪,其次我会期待你来做点什么改变照顾下我现在的情绪。这感觉就像是婴儿饿了倔巴下嘴巴就想要奶喝一样。这个就不做过多讨论了。是他的原因又怎样呢?是你有了情绪,又不是他受苦。





但我还是不怎么建议使用压抑否认、发泄报复或要求别人来负责等方式来简单粗暴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在对每一件事情上都能看到至少3个以上的选择才对。


习惯会把我们推向单一的路,但是觉察可以让我们解放自由。


有情绪的第一步永远就是觉察。此刻,我知道我有情绪,我看见我的情绪,而不是习惯性的发泄或压抑。第二步则是决定,决定我要如何去照顾我的情绪。看似简单的两个步骤,却可以把我们从习惯的枷锁中捞出来,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对于情绪,我们有很多种照顾它的方式:


1.延迟性发泄。


我承认的确有些情境不适合发泄情绪,比如被领导或客户骂,比如说撞见ex和他的新friend,但这绝不是要压抑下去。我们可以暂时压抑一小段时间,然后伺机发泄。


我常常用这种方式,白天受了屈,晚上就去打拳,然后嘿嘿哈吼的发泄一通,直到胳膊酸胀,才慢慢顿悟到真没必要了。


你也可以去跑步、健身、大吼、找人倾诉等方式来清理。这里面还伴随着升华,我最爱健身的时候,大约就是想发火或者想哭的时候了。


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动力,我的猜测里应该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情绪能是可以转化为体能的。因此有情绪了,你就去make yourself stronger and stronger吧。


当然在暂时性压抑的时间里,你得照顾好自己,跟自己的情绪待会儿。就像你受了伤,送往医院需要点时间,但这个过程里你先照顾下自己,别再折磨和忽视自己吧。


2.升华与竞争。


升华就是让情绪成为积极的一个动力。我们有的任何情绪,包括伤心、委屈、绝望、无助等,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攻击。


愤怒还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攻击,有能力指向外在客体。当这个不能指出去的时候,就会反指向自己,攻击自己。既然是攻击,就应该让它到有价值的地方去。


发泄和报复是一种攻击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方式容易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升华的方式就是把它规范到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比如说竞争,发愤图强。


我难过的时候就喜欢发愤图强。读大学的时候我常感觉到被舍友和同学忽视,这会激发我的被忽视的情结,让我很受伤,每当这时候我就暗暗较劲: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出人头地,让你们后悔当时对我的忽视。


这也是一种报复,不过,高级了点,因为是被社会规范接纳的。被打伤的熊会跑得更快,被受伤的心能更加发愤图强。


想想我之所以能努力到今天,跟当年动不动就爱受伤受刺激有很大关系的。


3.处理旧有的伤。


我们所产生的每个情绪,都不是单纯的当下事件导致的情绪,都伴有着幼时对父母未处理的怨恨和委屈。


因为没有100分的父母,当时的情绪被储存了下来,每当有类似的情境出现,我们就会格外敏感,容易体验到被抛弃、被忽视、被否定等感觉而产生情绪。


你可以用理智去判断下,这个情绪是否是不合时宜的。这个事件如果正常来说能引起你30分浓度情绪,3分钟就可以消退。结果你有了60分浓度,1天多了还在惦记,就是强度不合时宜了。


你就需要慎重去反思下自己的移情了(移情:将过去对重要客体的情感体验不恰当的投射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Greenson)。


因为你的情绪已经在提醒你幼时的伤,需要被看见,需要去被重新修复。


这就像我们的身体,用力一按是会痛的,但是过度的痛了,肯定是有个结在那里。因此每次的情绪也都在提醒你:对不起,你有旧伤没处理。请处理完后再重新生气。


这也是长大的过程,心理年龄的长大。



4.健全自由的人格。


这也是我的网课在做的事情。


每个被留意的情绪,都值得被分析。


每个情绪都有话要说的,它说了些什么,你在怎么限制自己,潜意识在怎么反抗,情绪都在一一提醒你。


我们每周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分析自己,挖掘自己,看看那些限制是什么。


看见就是打破。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这个同学,她的限制就是“照顾情绪就是发泄情绪”,而她是不允许自己那么做的,所以她想不到去照顾情绪。


当她看到照顾情绪不仅是压抑情绪的时候,她就可以选择照顾自己的情绪,借口溜走,去哭一会儿了,而不必强忍到最后。


即使是压抑,也可以看着自己压抑,等着过会儿回家发泄下,而不是去埋怨对方不照顾自己的情绪了。


事实上每次对情绪的探索和修通,都是一次次的打破自己的限制的过程,实现自由的过程。这就是成熟的人格的基本特征——自由。





再重复一遍:即使你付出了很多,委屈了自己。当你期待他人来照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基本都是无效的,都不如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来得爽快自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