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夜航
中国新闻名专栏 龙视都市频道《新闻夜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针对MCN机构,国家网信办拟出台管理新规! ·  6 天前  
新闻夜航  ·  为救父亲,一女子取下全部头皮!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夜航

痛心!她已于昨日上午离世,享年97岁

新闻夜航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25-01-10 11:38

正文


全文1487字,阅读大约3分12秒。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于1月9日上午去世
享年97岁


艾家男人被杀,留下满门寡妇

1937年,艾义英和家人生活在南京许巷村。南京沦陷后,几个日本兵进村,“一下子拖去7个男人:爸爸艾仁银、两个叔叔艾仁炳和艾仁林、两个堂哥艾义生和艾义荣,还有平姓姑爹父子俩。”她抱着爸爸的腿说:“爸爸你不能走。”爸爸转过身告诉她:“乖,爸爸马上就回来!”这是爸爸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

第二天一早,村民来报信,说艾家人在平家岗出事了,女眷们大哭。

“现场实在是太惨了!爸爸里面的棉毛衫全是血。”艾义英看着满身是血的爸爸,哭诉:“爸爸,你是最疼爱我的。”7个人中,叔叔艾仁林的遭遇尤其悲惨,他被日本兵抬起来往下摔死。只有堂哥艾义荣还有一口气,最后被救了回来。

留下满门“艾家寡妇”。艾义英说,女人们带着孩子艰难度日,被大家叫作“艾家寡妇”,她听得心碎。

纪念馆“哭墙”上刻有艾义英遇难亲人的姓名。

母亲为逃难,被迫丢弃新生儿

艾义英回忆:“我和妈妈白天躲在山上,晚上才回家。爸爸去世一个月不到,妈妈在山上生了一个小孩,养不活她,没要。那时,妈妈背着大被子,被子里面包着弟弟,我和妹妹就跟在后面,天天早上出来‘跑山’,晚上才回家。”

后来,艾义英的妈妈带姐弟三人去江南水泥厂难民区避难,在那里住了两个多月。直到1938年3月之后,随着局势慢慢安定,才回到家里。

新中国成立,生活才翻身

开春之后,一些死难者尸体靠村中的老年人和外村人的帮忙,才得以收敛入土。“爸爸几个月之后,才用芦席包裹着埋掉。”

艾义英回忆,经常有三个日本兵到村里转,一般中午来,下午三四点走。“年轻妇女躲到山上,日本兵走后才回家种地,有时候就摸黑种田,要吃饭啊。”

“那时我们年纪小,妹妹帮人家放牛,只要有一口饭吃,也不要钱。我和妈妈帮人家做三天,换人家男的到我家做一天,因为耕田、插秧都要男人,家里弄点好菜都给人家吃。我18岁时就嫁到麒麟门黄家,我弟弟才13岁,就跟着一块干活。”

新中国成立后,艾义英的生活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8年,我参加工作,在化学试剂化工厂上班,1980年退休。”

86岁时,她去日本参加证言集会

2014年12月,应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邀请,86岁的艾义英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

艾义英说:“我跟这些日本人说亲身经历的苦难,我要告诉他们历史真相。”

艾义英(左)展示幸存者证书。

她生前说:
“希望年轻人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艾义英生前经常来纪念馆参加活动。她说:“我希望后代记住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受过的苦、遭过的难,要记住历史,更要好好努力,尽己之力,为国家做贡献。”

2024年重阳节,艾义英(左二)向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发证书。

2024年12月1日,艾义英在纪念馆“哭墙”前祭奠亲人。

艾义英家族中的大多数人,都加入到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队伍中,将这份家族记忆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






新闻夜航精美礼品免费送


如何参与:


①阅读新闻夜航推送的文章并点击下面“赞”“在看”,或者将文章转发分享。

②每周进行数据统计,“赞”“在看”“分享”排名前10的粉丝,将获得精美台历(总计30份)。

③获奖名单将于每周一在此公布,请获奖者及时关注,并在当日私信发送收货地址、联系电话及文字信息“我要领台历”,到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尽快寄出。

④第一期获奖名单请在菜单栏“获奖名单”中查阅。

快来参与吧!



源:杭州日报综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微信公号、网友评论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编   辑:梅凯悦

主   编:王   莹

审   核:孙一奇

统   筹:马长庆

监   制:杨   凯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