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孙不熟
(本文转自“ 城市战争”,不代表“杠杆游戏”立场,已获授权,欢迎关注)
城市是最好的成长伴侣。
又到毕业季,同学们该如何选择城市呢?
作为一个城市研究者,我的建议可以归结为这样两句话:
第一句是,你得选一个情投意合、相互欣赏的城市作为成长伴侣。
第二句是,文科生去北京,理科生去上海,工科生到广东。
北京是一个由思想家组成的城市
,思想在这座城市里有如空气,无处不在。媒体人黄章晋说“北京是座多么美好的城市,全世界有自己思想体系的人,80%都住在北京五环内”。所以,
北京是文科生的乐园,你如果会讲故事,会做PPT,在北京,多半如鱼得水。
在北京,你如果会码字,就有机会到京城传媒上指点江山;懂一点UI设计,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千万级用户的APP产品经理;懂一点乐理,哪怕五音不全,也有机会成为独具风格的民谣艺术家;懂一点摄影,哪怕不懂蒙太奇,也有机会拍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即便什么也不干,到798自拍一张发朋友圈,那也是气质满满的优秀文艺青年。
如果你是文科生,甭管你会点什么,一定要来北京,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舞台、最大的麦克风,你总有一天能够出彩。如果你什么都不会,那更要来北京,只有在北京,你才能够学会所有。
如果你是理工科生,千万不要去北京,在那里,你除了给文科生打工,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让文科生搔首弄姿、睥睨天下的舞台与麦克风会让你不知所措。
想像硅谷的理科生那样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你得去到和你气味相投
的地方去。
工科生应该去广东,这里的人们不喜欢听故事,也听不懂故事,他们崇尚的是“搞掂”
,甭管你的思维能力多么强大、
你的PPT做得多么激动人心,就问一句你“能不能搞掂?”、“什么时候能搞掂?”。
广东人很冷淡,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太大的激情。他们不关心诗和远方,只关心粮食和蔬菜,世界再大,关我屁事?广东人的头脑里缺少条条框框,也从不为那些抽象的事物而烦恼,白猫黑猫都可以啊,只要能捉到老鼠就行。
工科生木讷寡言,兢兢业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崇尚“搞掂”,特别擅长把一个东西从理论变成现实,把图纸变成实物。这样的人如果去到广东,自然情投意合、相得益彰。
广东人最大的优势是务实,最大的缺点也是务实
。
务实让他们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但过于注重实利,目光只着眼于当下,格局往往做不大。所以,广东有很多老板,但没几个企业家。
理科生应该去上海
,
上海的气质介于北京和广东之间,既没有那么形而上,也没有那么形而下,上下通达,左右逢源,浑身
透出一股子精明与靠谱。
和广东人一样,上海人也很靠谱,但缺少一点开拓精神,广东人鼓捣出来的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无人机、空调卖到了全世界,上海人似乎还缺少这种
产品能力
,诺大上海也数不出几个原创品牌。上海更擅长的
摘桃子
,甭管你在哪里干,只要企业做大了,
总部还不是得搬到我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