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啊?核电站搞出新副业,产!珍!珠! ·  2 天前  
半月谈  ·  多地官宣!事关烟花爆竹燃放 ·  2 天前  
瞭望智库  ·  一纸禁令就能关上交流大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09 17:09

正文

    

3月6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瞭望智库就民生社会事业领域补短板问题采访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说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很多,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五大重点任务。五大任务之中,对于福建来讲,难点和重中之重又在于补短板。“福建在民生领域的短板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尤权表示。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尤权提纲挈领:“这里面有资金投入的问题,有人才培养引进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福建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尽快补齐当前比较突出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短板,让群众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不仅‘看得上病’,还要‘看病更舒心’,让老年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文︱瞭望智库研究员庞清辉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保基本、保重点、兜底线”




瞭望智库: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为什么福建省要把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作为一项重点任务?


尤权:补齐社会事业和民生短板,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回应百姓关切与期盼的务实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


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


福建人均GDP已经达到1.1万美元,正在向高收入经济迈进。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群众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需求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社会事业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不仅可以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让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这比上几个大项目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


尽管这些年福建社会事业发展速度在加快,每年都谋划和推进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全省财政涉及民生支出都占公共财政支出70%以上。但总体上看,福建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尤为突出的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上存在明显短板,迫切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我们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奋斗目标,这不仅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有大幅提升,而且要求在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方面也要取得新的进展。


可以说,民生和社会事业在福建发展中的分量是很重的。我们必须坚持保基本、保重点、兜底线,紧盯民生和社会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力,尽快补齐当前比较突出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短板,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2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瞭望智库:教育方面,福建的短板主要在哪?


尤权:福建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战略任务,不断破解教育难题、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增长13.76%,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居全国前列。达标高校占总数的78.7%,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


去年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100所,学位3万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占比近65%。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认定,成为全国第七个全面通过的省份。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主要期待在于公平和优质,目前“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一是普惠性学前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省30%的公办幼儿园容纳了45%的生源,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二是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水平不够均衡。城区新增学位还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需要,义务教育条件配备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农村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仅为城区的65%。


三是与产业关联密切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中职学校有三分之一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基本标准,一半的公办高职院校生教学行政用房均未达到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


四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差距比较明显。我省985高校仅有厦门大学一所,211高校仅有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两所,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偏少,特别是工科、医科等紧缺学科更为薄弱,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也比较小。


瞭望智库:在您看来,如何补齐教育领域的短板?


尤权:补齐教育发展的短板,就是要聚焦重点任务、抓好关键环节,努力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要坚持普惠和优质并重、公办和民办并举,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把公办园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新、改、扩建一大批公办园,健全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园教育服务机制。


二要促进义务教育由县城均衡向市域均衡发展,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校点布局,加快资源整合,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同步规划建设中小学,保留并办好农村必要的小规模学校。


三要以推进校企合作为抓手,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上见成效,为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能工巧匠”。


四要抢抓国家实施“双一流”计划的机遇,推进高校特色化发展。加快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高峰”“高原”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3

“看得上病”,还要“看病更舒心”




瞭望智库:福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还有哪些不足?


尤权:福建坚持把人民健康作为重大民生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医联动”等做法走在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全省卫生总费用翻了一番,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0元,反映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基本实现“每个设区市有一所以上的三甲医院、每个乡镇有一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村卫生所”的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不但期盼能看得上病、看好病,而且期待看病更舒心,这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我省情况看,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一是医疗资源紧缺。医疗机构床位总量不足,2015年全省医疗机构床位17.32万张,千人均床位4.51张,低于全国5.11张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和东部地区的位置都比较靠后。妇幼保健机构中近90%业务用房面积未达标。产科、儿科、精神卫生的床位缺口比较大。儿科医师缺口近万人。


二是医药卫生体制不够顺畅。政府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平均负债率达38.4%。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药品费用占比居高不下。科学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没有建立,不能很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分级诊疗制度不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难以全面推行。


三是医学人才总量不足。2015年,千人均医生数和护士数分别为2.04人和2.36人,分别位于全国第21位、第13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卫技人员占29.15%,其中研究生学历仅占4.23%,具有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仅占8.09%。


瞭望智库: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您有哪些建议?


尤权:补齐医疗卫生短板,要求大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省属公立医院改革的龙头示范作用,加快市县级医院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和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发挥“药、价、保”联动改革的杠杆作用,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推动建立医疗联合体或医疗共同体,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落实支持社会办医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医。


二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去年9月,福建三家省属重点医院分别与三家全国顶尖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医疗科研和工作水平。除了这三家高水平医院外,还要加快建设21个省属医院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60个省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实施省会城市卫生项目“333”工程,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面,增加医疗服务有效供给。实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县域医疗服务技术、协作、信息三大平台建设。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


三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持续推进“11256”项目(一张专网、就诊一卡通、省市两级平台、五级网络、六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推进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跨省市诊疗信息全面共享。鼓励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移动医疗、手机APP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推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试点建设,促进健康医疗产业发展。


四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支持省内医院选派临床专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到国际、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善于“引进来”,依托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引进一批优秀医疗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推动现有优质医疗人才“往下沉”,落实城市医师晋升中高级职称前逐级下基层服务制度,逐级选派医师到下一级医院对口帮扶,加快推动医联体、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差别化人才招聘和职称评聘办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

让老年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




瞭望智库:目前,老龄化已日益成为福建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福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是什么样的?


尤权: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特点,应对老龄化已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目前,福建有532万老年人口,80岁以上和失能、空巢、政府需兜底的老人总数在200万人左右。到2020年老年人口预计达到61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


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但也不全是负担,也有积极因素和发展机遇,关键是要应对得好,提前做好准备。


福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比较薄弱,目前全省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约31张,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各类养老床位只有16.5万张,只达到需求的30%左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明显偏低。


一是社区养老能力薄弱。我省老年人97%选择居家或依托社区养老,但受场所、人员、资金等原因制约,专业化组织落地开展服务进展较慢,服务内容不丰富,特别是对空巢、失能等老人还不能提供便捷有效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服务。


二是机构养老发展缓慢全省养老机构1279家,仅能提供床位13.5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95万张,占比2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办运营的养老机构许可率低(许可率为7%,低于全国40.9%的平均水平),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用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租赁场所的民办养老机构占比约70%。


三是医养结合不够紧密。目前全省开办运营的养老机构955家中,内设医疗机构的仅137个,独立设置医疗机构法人35个,只有4%左右的养老机构纳入了医保定点。


瞭望智库:老龄化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碰到的难题,解决养老事业短板,您有怎样的思考?


尤权:补上养老事业短板,关键要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格局。


到“十三五”末,福建要实现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每个市、县建有一所护理型养老机构,让老年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


一要打牢养老软硬件建设这个基础。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养老设施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量和空间布局,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依托数字福建云平台,加快建设各级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有效汇聚、共享开放,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二要把握医养融合发展这个方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比较明显,而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迫切要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相结合的服务。我们要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并按条件尽可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护理床位。


支持社区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机构整合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应急救助)、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一站式专业服务。


三要用好社会资本办养老这支力量。完善和落实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扩大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市场化运营模式。健全政府向养老机构购买基本养老服务的机制。


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港澳台及国外资本在我省设立养老机构。


四要培育养老产业这个支撑。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具备成熟运行模式、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一批特色的养老基地和规范标准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促进养老与医疗、保险、教育、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


五要抓好养老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鼓励高等院校和中职院校开展养老服务学历教育,加强养老学科建设,加快培育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