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夜风
导语:图森未来不再专注自动驾驶,转型做游戏,背后8亿投资和300人团队的全力支持。12月13日,一款研发中的开放世界端游《金庸群侠传》发布了首曝PV。这则时长不到两分钟的简短视频,仅展示了一些很「武侠风格」的场景渲染画面,看起来项目还处在研发的早期阶段。
有趣的是,这个项目背后既不是什么游戏大厂,也不是我们能下意识想到的那种独立游戏团队。这家公司叫图森未来,原本专攻卡车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也可算是一个AIGC研发公司。它还曾在美股上市,据报道市值高时能超过180亿美元,却在今年年初退市。
就在本月19日,公司刚刚宣布启用新的品牌名「CreateAI」,要以生成式AI技术进军游戏行业。游戏总制作人、图森未来董事长陈默在近日(12月24日)的一封致股东的公开信中表示:「我愿用我毕生的热爱和梦想——《金庸群侠传》去拯救图森未来。我愿背水一战,这将是我一生最后的公司和最后的项目。」
而这款《金庸群侠传》,正是公司技术力和构想的一个重要展示。据称这将会是一款「大型武侠开放世界RPG游戏」,游戏内地图将会有「预计960平方公里」。
一家乍看起来毫无游戏基因的AIGC公司,突然转行做游戏,还一上来就要做3A?在这个「外行人」的眼里,下一款《黑神话悟空》的诞生需要什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0x913PTXTI76NibXEI1C7UyFWkdCxawRN2UkxJLialTlYNff7pdOVGI1Pse0IpGZMHCn80eZ0TOHRKicBEllMzP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火力全开」的正式转型
公开信息显示,《金庸群侠传》会是一款「纯买断的单机ARPG开放世界游戏,且不会登录任何移动端平台」。游戏预计会有联机模式,但「重心绝对是单机模式」。
尽管游戏官网地址中含有「ol」字样,陈默仍表示,「这个OL就有点像GTA OL的感觉一样。你可以用自己在单机世界培养的角色,去别人的世界帮忙PVE。」
这个关于金庸IP的3A游戏的想法,可能还真不是临时起意。早在2020年底,他就通过关联人士注册成立了一家动漫游戏公司水墨侠道,开始制作《笑傲江湖三部曲》动画电影和「《金庸群侠传》游戏的前期工作」。《笑傲江湖三部曲》的第一部预计在2025年上线。
陈默称,也就是依托水墨侠道,2022年底的时候「《金庸群侠传》游戏的前期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游戏新知获悉,游戏大约在三个多月前正式开始研发,目前团队规模在100人左右,工作地点位于广州,团队有UE5项目研发经验。
公司还拉来了单机同人游戏《金庸群侠传》系列及《大侠立志传》的制作人半瓶神仙醋,参与游戏的剧本创作;拉来了《霸王别姬》《活着》的电影编剧芦苇及其弟子参与故事编剧;拉来了国产武侠番剧《枕刀歌》的团队参与战斗演出制作。预计在未来,团队还将扩充至300人。
截至目前,游戏已经消耗掉的前期投资有约1.8亿。整部游戏预计投资开发成本会有8亿~12亿。
至于项目进度,可能与首曝PV看起来差不多,还处在相当早期的阶段。游戏预计2月进入美术量产外包阶段,7月底呈现战斗模块,并计划在明年ChinaJoy(8月初)上放出实机战斗演示。最终,公司希望游戏能在2027年上线。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F4IjSNE5P5wOibEY0SzibadawVXUnF9gQ9iaEQZ7ibAxnbeHqnUyCUiaDrQ/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N0bHqiaHqeEQJp1WdmvzK1aibcRZFxOKLYgP1Upf0ic59a6mpdCrfYxnA/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29RQolxYe91DFJiciaEtsXBgRBAEX6J2EFucbPfqSyAOiaL5e8hL264dg/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WrD0DJibnWIp9rGyJA8v2w8Tw5pDGoSOjVWsdPg2pVoFpSrU9Wbun4w/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2wy9Bdfs3fRBU1bxsBxmsuVjibTwdc0zDibLzoLLX1hoC1piaAY9LDbhw/640?wx_fmt=png&from=appmsg)
《金庸群侠传》并不是图森未来当前唯一的游戏项目。除了它之外,公司至少还有四个项目在研或在筹备。
首先是与金庸IP同样潜力不小的《三体》IP作品。公司在今年8月宣布与上海三体动漫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三体》系列的动画长篇电影和游戏。这一合作被公司视为其「生成式AI」新业务部门正式成立的标志。
为此,公司还与「超时空要塞之父」、动画导演河森正治和动画制作公司株式会社白组达成了合作。至于游戏项目,据游戏新知所知,仍处在计划阶段。
其次是由河洛工作室制作的《河洛群侠传2》,图森未来也有参与共同开发,陈默还对河洛工作室进行了三千万的投资。公开信息显示,《河洛群侠传2》将拓展开放世界地图,并增添战旗玩法。
公司当前还有一款SLG《KINGS》在研。游戏新知获悉,这是一个端游项目,主要由图森未来的原团队在制作。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lDahMqJKhx6SURzB6dKnoG3JNIxu7rrucswor2rcaUjZUreibkmxjRw/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MeLDe88Yx5G8kPO7AK9XPVAWicruTHEypsF2uhaUq6NquhMia8ibYZY5w/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3xwIlZpsokBjicw9KQianSFAT5SDm2icCQnzhxzdttbRicWYINzUZDmm5g/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EXKOlCtK5oynwichglcQKI6XFUedEjRfT9jWWc4lDEPPdZmrpuVjrvQ/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1AicRHibdyj0ib1FrTqciafrrrcYHGjm35zYUfxQ8jEiaCoInlWkPTRAa3g/640?wx_fmt=png&from=appmsg)
有参加了今年10月的广州CICF漫展的玩家表示,当时图森未来的公司展位上已透露了三个储备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这款《KINGS》。另外两款则是前面介绍过的《三体》IP项目和《河洛群侠传2》。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gfx9GaD8e6fuwKBvwBzDJ7zFUpdKG4pGjgcIStP0KRzN6IWTVJkwfY0mJmCPhqKI7TZwTQzqhkXjfzonHEHUuw/640?wx_fmt=png&from=appmsg)
来自B站用户@迷途-小書僮
公司还有一款AVG游戏在研,类似橙光游戏。据称它也是利用AI制作,预计在明年7月底上线。公司还将同时开放一款给公众使用的AVG制作工具,并将在明年10月开放动漫的制作工具。
此外,公司的AIGC工具研究也仍然在进行,不过也相应地转向了文娱方向。本月17号,公司刚刚发布了图生视频大模型「Ruyi」,并提供了一个开源版本。
陈默称,「整个AI大模型开发团队100人,其中有40个技术人员和60个数据处理人员,基本就是我们以前的无人驾驶团队。」他认为,这种转型「完全没有难度,因为本质上是一件事情,模拟开车和模拟动画都是做视频。」
看得出来,图森未来的确是已经在朝着游戏行业全力以赴了——尽管目前的成果尚处早期,还很难评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0x913PTXTI76NibXEI1C7UyFWkdCxawROBbl1ibKdY2ibEia2pYjfDrHpr3NCcPyMGVpcrtVQX1ceDaFW2dn4day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有不能失败的理由
离开智驾行业,是有离开的理由。而选择了游戏行业,也有另一些选择的理由。
图森未来这家公司走过的路颇有些坎坷,但陈默仍然表示,目前《金庸群侠传》的「这些投资相比于研究智能驾驶所烧的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鉴于过去有着充足的融资,所以他很自信地表示,玩家们大可不必担心开发的现金流等问题。」
有意思的是,虽然图森未来可以算是个「外行公司」,说出上面这番话的陈默本人却不能完全算是个「外行人」。他的过去也与游戏行业有过一些渊源。
据其自述,陈默从14岁起在加拿大留学,20岁时回国开始创业,先后参与创立或经营过一家户外媒体公司「苍穹广告」、一家棋牌游戏平台公司「深蓝兄弟」(后转手给了口袋科技)、一家做二手车交易的平台「车国网」。
他在2015年创立「图森互联」,一开始是为新浪等互联网平台提供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还获得了新浪的投资,占股20%。转年,公司变更主品牌名为「图森未来」,才开始以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为核心业务。
公司早早吸引了不少电子、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其中不乏当时就已有8年、10年研发经验的高端人才。2016年9月,公司就在自动驾驶算法评测数据集KITTI和Cityscapes中获得10项世界第一,转年6月就在美国拿下了无人驾驶路测牌照。
2018年和2019年,公司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2020年7月,公司与美国卡车制造巨头Navistar(纳威斯达)达成战略合作,同时拿下了对方的一笔投资。
借着这样的势头,公司在2021年4月成功在美股上市。公司市值曾达到的最高点超过18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其刚上市时成交价的两倍多。
但这个时候的高股价,完全是靠着技术成果和概念热度,也就是说全靠股民的信心。或许是属于卡车无人驾驶的时代还未到来,此后的一年里,公司一边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一边却很难找到变现方法。
在2021年全年,公司的研发支出达到2.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8亿元),营销和行政支出达到1.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收入却只有62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07万元)。
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其他开支,公司这一年的归股净亏损达到了惊人的7.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05亿元)。
大约从这时起,公司高层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嫌隙。
2022年3月,陈默辞任董事长职位;同年6月,吕程辞任CEO职位。这两个职位都由CTO侯晓迪接任。
陈默后来在致股东公开信中这样描述事情经过:「公司的另外一名创始人,CTO,侯晓迪博士希望吕程把CEO,我把董事长的位置都让给他,他希望做公司的NO.1。
如果我们不同意,他就不再正常的工作。当时,对于图森未来CTO远比CEO和董事长重要,起码当时我是那么想的。我劝说吕程,我俩一起把岗位让给了他,侯晓迪博士成为公司的董事长、CEO和CTO。」
另一边,陈默暂离图森未来之后,在中国成立了一家独立公司Hydron,仍然做智驾相关业务。但这一行为很快就遭到图森未来董事会的审查,董事会怀疑相关高管与这个中国独立公司之间存在技术输送。
受此影响,图森未来的一些合作伙伴不再愿意继续合作,股东们也信心大失。公司原本就没建立起健康的收入渠道,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2022年10月,公司董事会全员通过了一项决议,罢免侯晓迪的CEO、总裁、CTO、董事会主席职务。
三人的反击随即而至。11月,侯晓迪授予了陈默一个为期两年的超级投票权,二人联合罢免了其他董事会成员,只留下了侯晓迪一人。随后侯晓迪任命陈默为董事长、任命吕程为CEO。
高管内斗风波暂时落定,公司的问题却已经积重难返。由于丢失了合作伙伴,美国的业务很难继续开展。陈默称,当时公司账上只剩下10亿左右,公司有一千多人,可每年的运营成本就有四五个亿。
结果,公司不得不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裁员,从而尽量减少成本开支。这还直接地导致了侯晓迪的出走——这位创始人至今还与图森未来颇有矛盾。
第一次裁员发生在2022年12月,也就是陈默和吕程刚刚重回公司的时候。这次裁员波及了约350名员工,占全球员工总数的25%。受此影响,2022年产生的重组费用有2685.5万美元(约合1.96亿人民币),裁员还导致了约200万美元的长期资产减值支出。
第二次裁员发生在2023年5月,涉及约3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30%。相关的一次性费用(包括员工过渡、通知期和遣散费、员工福利和相关成本的现金支出)约为700万至900万美元(约合5000~6500万人民币)。
缩减长期性开支的代价,就是加剧了这两年的一次性亏损。但这已经不算是最严重的问题了。在美国的业务萎缩后,公司在2023年试着进入日本、澳洲和中国市场,但要么仍会受到来自美国的调查和限制,要么没谈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陈默这样总结公司当时的情况:
「再次接手图森后,公司已经元气大伤。此时我们丢失了美国所有上下游合作关系,美国市场传闻我们是间谍,我们在被美国各部门调查,还有集体诉讼。我和吕程尝试修复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但无果,我们判断不可能再修复成功。同时,在美国还有高昂的成本,我们决定出售美国业务,因我们的声誉,出售也没能成功。为了公司能活下来,我们选择砍掉美国业务,降低成本去商业环境相似的日本和澳洲发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