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vin策略研究
市场策略研究、热点问题观察、分享最新观点:美国与海外市场、H股、及中概股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烟台公安  ·  20万现金!拦下! ·  昨天  
烟台公安  ·  20万现金!拦下! ·  昨天  
Kevin在纽约  ·  我在时代广场看到一个标志 . ...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叶尔盖提垦区法院:边境小院迎“蜕变” ·  3 天前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在“未开发开放区域”钓鱼发生意外,谁担责? ·  3 天前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在“未开发开放区域”钓鱼发生意外,谁担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evin策略研究

中金 | 港股: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Kevin策略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08 16:46

正文

Abstract

摘要

港股市场在11月中旬大幅回撤后连续两周企稳反弹,恒指再度逼近两万点关口 近期的修复并非单纯由于重要会议前的日历效应所致,更多是在交易政策改善预期。 因此, 政策对后续市场如何选择方向至关重要。 那么,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当前问题的根源是信用收缩。 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压降实际融资成本、提振投资回报预期。 市场的预期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尽管方向确定,但规模是否可观更为重要。 一方面,投资者预期央行或进一步降准降息, 我们测算5年LPR需要进一步下调40-60bp,但受利差、汇率等约束。 另一方面,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财政政策力度的整体定调 。市场预期官方预算赤字率上调至3%以上,或能达到3.5-4%,加上人大常委会已经安排的2万亿元(3年6万亿元),广义财政支出新增规模约为3万亿元,而我们测算一次性需新增7-8万亿元财政支出才能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同时,高杠杆、利率和汇率的“现实约束”也可能意味着,虽然会有增量刺激,但要兑现过高的期待也可能比较困难,除非外部压力加大。


外部不确定性仍悬而未决。 相比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政策推出速度或更快,增长政策(如减税)或强于通胀政策(关税与移民)。 对于中国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关税政策, 在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假设下,如果关税采取渐进方式,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建议维持震荡结构操作;如果顶格加征60%关税,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扰动,但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即跌出来的机会。 不过除了特朗普交易的不确定性外,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或可以减少对港股的扰动。

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的假设下,当前震荡结构仍是基准情形。 若出现因关税等扰动产生的大幅波动,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相反,国内政策超预期可能推动市场间歇冲高, 但从长期“现实约束”角度,我们建议投资者此时可获利转向结构。

Text

正文


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市场走势回顾

港股市场上周小幅反弹,对国内政策的积极预期仍是主要支撑。指数层面,恒生国企、 MSCI 中国及恒生指数分别上涨 2.7% 2.7% 2.3% ,恒生科技上涨 2.6% 。板块层面,保险( +4.4% )、能源( +4.2% )、电信服务( +4.2% )与银行( +4.2% )等板块涨幅居前,医疗保健( +0.6% )、必选消费( +0.9% )以及原材料( +1.2% )等落后。


图表: 上周MSCI中国指数上涨2.7%,保险、能源、电信服务板块领涨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临近,市场对国内政策的积极预期升温,叠加美债利率高位回落等因素支持,港股市场在11月中旬大幅回撤后连续两周企稳反弹,恒指再度逼近两万点关口。近期的修复也体现在技术指标上:1)卖空占比5日移动平均自高点的17.3%大幅回落至14.6%,为11月中旬以来新低;2)相对强弱指标14日RSI自前期低点37.2在两周内快速回升至51.8,3)风险溢价也从高点的7.85%回落至7.57%。

图表: 港股卖空成交占比快速回落至14.6%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自7.85%快速回落至7.57%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期的修复并非单纯由于重要会议前的日历效应所致, 回顾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2月政治局会议前的表现,恒生指数有涨有落,并没有一致性规律。 因此,当前市场更多是在交易政策改善预期,而会议召开后的走势也将更多取决于会议内容是否符合投资者预期。近期走势再度验证了我们此前判断, 我们两周前指出,震荡格局仍是基准假设,但不必过于悲观,19,000是关键支撑位 (《 回调后的前景如何? 》),上周也提到, 短期市场在这一位置不上不下,也可上可下 (《 市场短期的可能路径 》)。


图表: 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恒生指数有涨有落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历届12月政治局会议前,恒生指数也涨跌不一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临近重 要的政策窗口,加上市场已经横盘震荡一个月后,显而易见,政策对于后续市场如何选择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当前需求下行、通胀低迷、信贷疲弱,进而导致盈利不振等问题的根源都是信用收缩,即私人部门面对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回报预期,导致私人部门仍在“去杠杆”。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压降实际融资成本、提振投资回报预期。 9月底政策转向,便是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降低实际融资成本,通过创设互换便利工具和股票回购增持转向再贷款稳定股市价格、明确提出稳定地产价格、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等方式提振投资回报预期。9月以来广义财政赤字脉冲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财政支出发力提振短期增长,使得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股市也明显反弹,效果明显。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11月30城新房成交面积和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均维持双位数增长。接下来两周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也将继续验证政策效果和持续性,我们预计政策直接作用的领域将得到修复,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或继续拉动社零增速,虽然受“双十一”促销活动前置影响可能较10月增速走低。不过惯性较强、并非直接受益于具体政策支持的通胀、地产投资等领域可能仍然偏弱,地方债务置换加速下信贷增速也可能偏低。

图表: 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走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前市场的 预期也集中在压降实际融资成本和提振投资回报预期两个方面, 尽管方向确定,但规模是否可观更为重要。一方面,投资者预期央行或进一步降准降息, 我们测算5年LPR进一步下调40-60bp可以解除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的倒挂,但是银行利差、人民币汇率等约束,会限制央行短期内可操作的实际空间和效果。 另一方面,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财政政策力度的整体定调, 不过具体数字需要等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公布。 市场期待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提升和消费刺激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预期官方预算赤字率上调至3%以上,或能达到3.5-4%,加上人大常委会已经安排的2万亿元(3年6万亿元)[1],广义财政支出新增规模约为3万亿元,而我们测算一次性需新增7-8万亿元财政支出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与此同时,高杠杆、利率和汇率的“现实约束”也可能意味着,虽然会有增量刺激,但要兑现过高的期待也可能比较困难,除非外部压力加大。
外部不确定性仍悬而未决。 上周美国将136家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2],也令市场更为关注特朗普后续政策的时间节点与推进节奏。
1)时间上, 特朗普1月20日就任后或快速推出部分通胀性政策,包括移民和关税,届时可以关注其政策优先级,2-3月国情咨文和新预算案将给出更清晰的财政支出削减方向。整体上,相比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政策推出速度或更快。不过,在当前通胀环境下,为了保证2026年中期选举前不至因为通胀而失去对国会的控制,增长政策(如减税)强于通胀政策(关税与移民)或是一个更恰当的策略。
2)具体政策上, 对于中国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关税政策,在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的假设下,如果关税采取渐进方式,如初始关税为30-40%,即在当前19%的水平上额外增加征收10-20%,我们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建议投资者维持当前震荡结构操作;如果顶格加征60%关税,由于市场定价不充分且实际影响会非线性变大,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扰动,但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毕竟相比当前“不上不下”的水平,足够便宜的买点也可以对冲风险扰动,即跌出来的机会(《 特朗普交易的节奏与节点 》)。
不过除了特朗普交易的不确定性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可以减少对港股的扰动, 美国11月失业率抬升、劳动参与率下降,推动美债利率小幅走低至4.17%,12月降息预期升高至90%以上。
综合以上分析,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的假设下,当前震荡结构仍是基准情形。 若出现因关税等扰动产生的大幅波动,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相反,国内政策超预期可能推动市场间歇冲高, 但从长期“现实约束”角度,我们建议投资者此时可获利转向结构。 我们建议投资者未来几周重点关注:12月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1月初特朗普就任后政策推进的优先级、尤其是关税政策的速度和力度。
配置层面,在整体震荡格局假设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三类行业: 一是行业自身供给和政策环境充分出清的板块,如果还有边际需求改善效果会更好,互联网等部分消费服务、家电、纺服、电子。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旧换新下的家电、汽车,以及自主科技领域的计算机、半导体等产业趋势;三是稳定回报,如国企高分红。
具体来看,支撑我们上述观点的主要逻辑和本周需要关注的变化主要包括:
1) 央行宣布2025年1月起修订M1统计口径,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修订后,M1将在目前流通货币M0和单位活期存款的基础上,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统计范围。市场对M1统计口径调整已有预期。统计口径调整后,M1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由于居民活期存款相对稳定,M1同比增速的波动也将平滑,但M1同比增速的回升仍待企业盈利改善和财政支出力度加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