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两会闭幕了。我想起四年前的这个季节,网易的两会专题报道别出心裁,专门推出了一首主题歌《致老去的我》,创作者是毕业于北大新闻学院的民谣歌手邵夷贝。
这首歌是中文世界里关于社会关怀的最佳作品之一,也非常契合两会的主题——关于参政议政,讨论国计民生。它用乌托邦的视角描述了一个不存在雾霾、拆迁、看病难、豆腐渣工程、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在那里,人们可以“过最接近生活的生活”。
除了这些“硬件”方面的设想,这首歌还描绘了这个理想社会的精神世界:“老师教他自由/车辆为他缓行”,“每个人也终究会实现梦想”。
而下面这一小段,在今天这个阶层撕裂、族群/宗教冲突、身份歧视、以邻为壑、全球化退潮、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听起来格外戳人:“陌生的人儿啊/全部都充满善意/分享而不夸耀/不关心背景/不关心什么身份/相遇仿佛遇见太阳”。
如何走向这样的理想社会?歌里给出的答案是:“做过哪些选择/获得怎样的生活/它是否如你想象”。
一个关于“公民参与”的标准答案,放在两会的背景下再合适不过。当然,在一些人看来,这个答案可能过于天真。并不是你怎样选择了,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什么样。而且,你的选择往往也非常有限。但是,你若不作出好的选择,那个理想社会只会越来越远。
亲爱的老去的我
此刻你坐在窗前
向过去回望
做过哪些选择
获得怎样的生活
他可否如你想象
是否生活在这样的国
即使不靠近海岸和山河
也四处可见绽放的花朵
人们扯下万千口罩
放肆笑着
过最接近生活的生活
安全的饭菜和牢固的屋舍
不警惕危险 不担心病患
没有人被允许经历孤单
孩子们看得到 彩虹和蜻蜓
老师教他自由 车辆为他缓行
夜晚宁静安眠 白天喜悦清醒
家永远在原地 他从不迁移
陌生的人儿啊
全部都充满善意
分享而不夸耀
不关心背景
不关心什么身份
相遇仿佛遇见太阳
在任何情况下 从不慌张
不热衷比较 内心很坦荡
爱好多样 有坚定的信仰
人们撕下万千面具
尽情歌唱
过最接近生活的生活
安全的饭菜和牢固的屋舍
不警惕危险 不担心病患
没有人被允许经历孤单
梦想是天生的 必有的愿望
是身份的证明 不会被谁影响
就像每一个人 都终会死去一样
每个人也终究会实现梦想
做过哪些选择 获得怎样的生活
它是否如你想象
做过哪些选择 获得怎样的生活
它是否如你想象
第二年,邵夷贝又为2014年的网易两会报道创作了另一首歌《天空梦》,也很棒。可惜,这一合作并未持续。
今年的两会报道,很多媒体都用上了的新技术:机器人、无人机、VR直播……技术升级当然是好事,但在我看来,判断两会报道做得好不好,大概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好的报道会提醒读者:不要做袖手旁观的吃瓜群众。
今年两会上某媒体吸引眼球的装备
扎堆关注明星委员的不是好报道,因为它们让读者觉得两会就是个走红毯的秀场,围观者拿一桶爆米花边吃边看就行了。
监督代表委员履职的是好报道,因为它们提醒读者:这些人既然代表了我们,我们就应该监督他代表得如何。
过于关注媒体自己的不是好报道,因为媒体是来追问和解读的,而不是来把自己炒成网红的。可以理解的是,媒体也有自己的PR需求,作出一点动静,好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不过这和真正的两会报道无关了。
详细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和其他重要法律、文件的是好报道,因为了解这些,是进一步参与的前提。但是这种解读不应该是单向的讲课、灌输,而应该是邀请读者评价、参与,因为这不是政绩展示会,而是政府交给人民、请人民评判的成绩单。
同样,利用难得的机会追问高官重要问题的是好报道,但不应变成官员作报告和单方面训话的机会。
“参与”是两会的中心词。这也是为什么《致老去的我》是一首满分的两会主题曲。它提醒我们:吃瓜群众是无法拥有那美好世界的,因为,获得怎样的生活,取决于你怎样选择。
相关阅读
如果你对信息环境感到失望,你可以做这些事情
我在总理记者会现场
信息图大爆炸——2013年两会报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