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朝天 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
▌
萧武 著
中信出版社
近年来在有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中,较少有人提及中国道路起源于中国革命,本书做出了有力的回应,认为中国道路恰恰是在中国革命的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中国革命,就没有中国道路。因此,本书首先讨论了中国革命留下的遗产,及其与中国道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萧武分别批判了两个常见的论调,一个是对中国道路的保守主义解释,一个是新儒家。保守主义认为,中国道路是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而新儒家则认为,中国传统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文化。解释面向未来,解释意味着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本书认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中国道路之所以区别于欧美道路,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革命重要的遗产,也是改革所坚持的方向。
《政道与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论》
▌
刘晨光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结构共分为四篇,依次为“政道变革”、“先进政党”、“文化政治”、“转型发展”,内在贯穿的基本逻辑是:在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从君主主权向人民主权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传统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革命建国实现了自身的再造,致力探索民主的中国之道,同时须以社会主义重建中国历史自身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锋队政党,继承了中国先进性团体政治的伟大传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实现复兴的担纲者,也是新型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生命力尤为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扎根在人民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大任务,是如何从大政治的视野出发把握政治与教育、文化、道德、知识之间的实质关联,如何站在“文化政治”的高度重建“文教”,兴起社会主义的礼乐教化,毕竟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最终要落脚在“新人”的塑造培养上。中国仍处在复杂而艰巨的转型发展中,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新一代将是推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有可能见证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定型化,即便当前中国仍面临不少矛盾与难题,但经由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逐渐形成的“中国方案”,会促使中国和世界朝向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