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畔大学
湖畔大学首次公开阿里巴巴17年创业心法, 马云及阿里巴巴合伙人首次回顾创业历程, 锤炼创业三板斧。“战略的上三板斧是使命感、愿景、价值观,下三板斧是人、组织、KPI。”《湖畔三板斧》不教你赚快钱,而是致力于让你的企业活得更长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湖畔大学

房晟陶 | 企业价值观该不该被塑造? # 湖畔三板斧

湖畔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8-07 23: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带着问题阅读:

一个企业或组织需要必备的价值观有哪些?


企业不是一个道德主体,大部分企业是不能以道德准则来衡量的,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塑造成为一个有价值观的载体。


在社会文化的进步中,企业虽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毕竟有限。除此之外还会受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使命驱动”和“价值观驱动”在企业的收效甚微,毕竟还有工资绩效作为报酬。


在非营利组织中,“使命”和“价值观”才是真正推动组织进步的核心。

虽然之前在地产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也质疑过“素质模型”是否有推广价值,但现在我比较认可这一点。因为我认为它既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也贴合欧美国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几个维度上应略有调整。


比如:说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一条叫 精英原则 ,但是过分强调精英原则,就违背了秩序,所谓过犹不及。

曾经我把社会阶层分为贫困阶层、中产阶层和权贵阶层,但是现在我会在贫困阶层和中产阶层中间加上一个小康阶层,我们未来的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就在于小康阶层和中产阶层之间能否融合。


我一直在反思过去我们过于执迷中产阶层的价值观,因为在中国很难有真正的中产阶层,它不光是经济地位、知识水平和价值观导向的问题。


我们确实有诸如教育、医疗类的社会服务,但是资产能够达到中产阶层的人却不能享受这种服务,所以就不能产生真正的中产阶层。

有一些公司给员工的报酬非常多,已经完全超过了中产阶层的水平,但是这些公司的价值观却还是属于小康的价值观。


我发现由于 我们社会的小康价值观的内涵非常深且广 ,而且这些公司还运营得不错,所以这是有一些内在的道理的。

举个例子

阿里巴巴的文化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视精英原则,只是以武侠小说为背景传递了一种态度——人生并不完全受控制,具有偶然性。这种价值观就是一种小康的价值观,但它是具有一定力量的。所以现在让我回过头来看,我会向阿里巴巴学习,弱化精英原则,让企业文化更加接地气。


龙湖地产公司对于企业文化的描述,当时有一个很能打动人心的公式:

成功 = 宁静的心灵+人生的目标 +金钱的自由+健康+爱


所以我在写课程目标的时候,也在思考:


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当你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风风雨雨, 内心还能保持一个宁静的心灵。


创业会逐渐变成一个正常的职业,这只是一个选择而已,无论企业做得大小,不要把做企业当做一种痛苦,是否拥有一个宁静的心灵才是衡量你内心是否痛苦的一个重要标志。

“宁静的心灵”,就是一个很吸引中产阶层的典型价值观 ,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些哲学原理,核心的价值观就是追求卓越、人文精神、研究精神、信任共赢和企业家精神,在很多领域也是通用的。


这些龙湖高质量核心价值观的描述是从2003-2004年开始,我个人慢慢总结得来的。从那时候起,我就认为 企业文化在很多领域是通用的 ,应该有一个通用的模式,我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基本上也是在那个时期形成了一个大致的体系。


我们的理论基础就是 优秀的企业文化 大体相同,不优秀的企业文化其实各有不同,通用就是无非就是以下四条因素:

1. 追求卓越 :若不追求企业很难有好的前景

2. 实事求是 :包含研究和讲真话两个部分

3. 以人为本 :所有事情最终都是为了人员的发展

4. 和谐和信任


恰巧的是,这4条因素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


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


后来这些就转化成了龙湖地产的核心价值观。


【节选自湖畔课堂房晟陶老师 分享】






关于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控制员工膨胀及自我膨胀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 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湖畔三板斧》完整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