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巨阴之后,四根阳线。
A股在本周展现了出人意料的韧性。
是的,在中国成为“懂王”关税大棒的首当其冲者,当周一一根大阴线后,许多投资者都“吓破了胆”。
但显然,A股的腰杆,这次还算是硬的。
尤其是沪深300,一周不过微跌 2.87%,相当抗跌。至于小盘股和港股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对此前上涨过多的修正,“关税”冲击不过是诱因和放大器。
从行业表现来看,“自主替代”或者“内需型”都还算坚挺。比如半导体,全指半导体过去一周竟然是逆势上涨1.13%,毕竟自主替代的意义,大家更看明白了。又比如食品饮料,作为几乎不出口的内需型行业,本周也微涨 0.24%。
下周 A股如何?我不知道。
事实上本周 A股后几天如此强势,是在我的预期之外的,只能说我还是不够乐观。
不过,本周总算做对了两个小决策。
第一,在周一收盘时加仓,这在《
加仓!必须加仓!| 数据复盘 4月7日
》中也提到了。基于价值平均的策略,涨多了抛点(比如二月中和三月中),跌多了买点,可以当作一个大型网格,反正 A股这样大涨大跌的市场,网格思维还是有价值的。更何况,为国护盘,也是应当的。
第二,在周三从沪深300 换仓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 A股小盘股。我换仓时,是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 144 点的开盘高位,而周五收盘后,最新值是136.67 点,显然价差做出来了。不过这波恒生AH股溢价指数回落的有点快,下周一开始不排除要择机再从港股切换一些回到沪深300 的考虑。
本周,显然只是一系列地缘政治“地震”开始的结束,而不是结束的开始。
从这个角度,全球股市未来继续震荡,上蹿下跳,也毫不奇怪。
对于这个问题,要猜对 Beta,很难。
但至少有两点可以做,延续本周的操作。
第一,大跌的时候,勇敢的加点仓。相信国运,A股或者港股。反弹多了快了,就减持一些,留点弹药准备第二波;
第二,仓位不动的前提下,做点有限轮动,参考恒生AH股溢价指数,参考沪深300 和中证2000 的轮动三棱镜,同样是太强势的减仓,太弱势的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