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可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淄博、哈尔滨、天水,网红接力棒一棒又一棒,下一棒传给谁?
出圈过程简单粗暴
近两年,互联网加持下的网红城市,从默默无闻到被全国追捧,发酵的过程往往简单粗暴。
△淄博烧烤带火的八大局市场。图据东方IC
作为网红城市中的“出道前辈”,淄博在2023年春季,打响了“破圈”第一枪。
疫情期间在淄博隔离的大学生们,春暖花开后杀了一记“回马枪”。
3月开始,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有大批大学生自发分享的在淄博短途旅行的种草视频,扩大了淄博烧烤的影响力。
此后一个月,越来越多游客“赴淄赶烤”,淄博被打上了“消费靠谱”、“不宰客”、“人均100元吃得安逸”的标签。
据马蜂窝旅游数据,一拨又一拨游客“进淄赶烤”,让淄博在2023年五一假期热度环比增长605%。
△冰雪大世界的梦幻舞台,已成为当下国内热度最高的演出现场。
图据
东方IC
哈尔滨在2023年底的走红,并不是一条坦途。
12月18日,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开园当天由于没有体验到“大滑梯”,不少游客高喊“退票”,当天“退票危机”连上热搜。
但此后哈尔滨做出的一连串应对措施,被称为以退为进的神操作。地铁,冰雪大世界到太阳岛区间摆渡免票;出租车,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宰客现象。
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创造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均达历史峰值。
甘肃天水的走红缘起于社交网站自媒体博主的探店视频,央视新闻
编辑在挖掘到该选题后持续跟进,《甘肃麻辣烫火了!随机香晕一个没吃过的人》《泼天的富贵,到天水了!》《煮不完根本煮不完!天水麻辣烫店家回应为何忙出“表情包”?》相关系列报道在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平台累计阅读量近400万,2.6万余名网友点赞。
在网络流量的助推下,天水成为热搜榜上最火的“打卡地”。
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3月以来,天水市已累计接待游客6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1倍。由于假期游客量激增,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宾馆住宿率均接近100%,其余周边县区宾馆住宿率接近74%。
雷同的剧本
和北京、上海、西安、三亚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同,近两年涌现的网红城市无一不是
在网络的助推下迎来了它们的高光时刻
。
而接下来的剧本也很“眼熟”:
爆红后当地政府“花样宠客”,本地人“卖力保荐”,全城都在奋力延续这“泼天的富贵”:
淄博当地人为了给外地游客更好的体验,自发减少出行。当地政府更是反应迅速:连夜修路、新增21条定制专线公交、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强化交通疏导、发布淄博烧烤地图、文旅干部上车服务。
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尽兴,哈尔滨竭尽全力满足游客需求:室外的温暖驿站、冻梨摆盘、索菲亚大教堂人造月亮、飞马踏冰、松花江冰面热气球、中央大街铺地毯,网友们不断分享在哈尔滨旅行见闻的短视频,造梗热度不断。
针对假期游客激增导致停车困难、住宿饱和的问题,天水市开放秦州区部分中小学操场、医院供外地游客免费停车,设立天水师院学生公寓、麦积区合作银行培训中心临时住宿点,协调解决240余名游客住宿问题。
线上出圈转化为线下热情,这样的剧本尽管存在某些“天降流量”的成分,但偶然的背后仍有着其必然的逻辑。
凉下来只是早晚?
“网红城市”是典型的符号消费,从已有的路径来看,无论因何走红,网红城市都会尝试走文旅融合的路径,期待游客在“网红城市”的关键词之外留下更多记忆。
但舆论的耐心有限,网红城市的“时效性”,或许只有一个小长假、一个季节、甚至是一阵风。
只是经验总结,无法预测下一个网红城市。
能做的,一方面是做好长期规划,提升城市竞争力,做好营销和宣传,静待花开;同时也要对“热潮退去”有所预期,接受有热潮就有退潮。
对于城市来说,以高质量的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营造持续的心流体验,远比拍摄几张美照、几段点赞量高的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
校对
/ 李立军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
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
,去年开班13期,
合作单位包括
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
等,
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