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昨天(6月6日)在央行的官网上挂出了一条重要利好信息:央行宣布开展MLF操作4980亿,品种为1年期MLF,利率和上一次持平,仍然保持在3.2%。此举可谓“加量不加价”。
利好突袭,央行就这么放水了!
一、危险的六月来临,资金面紧是大概率事件
1,6月份是继4、5月之后,又一个MLF到期高峰期
所谓MLF,中文名称是“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以招标方式向大银行提供资金,大银行则以优质债券为抵押物。MLF的期限,一般是3个月、6个月和1年。
据彭博统计,6月份MLF的到期规模仅此于4月份,是今年第二高峰的月份。前三个月曾出现过季节性自然"缩表",造成市场一定的紧张气氛。
月度MLF到期规模
实际到6月来说,有3笔共4313亿元的MLF到期,其中6月6日、7日、16日分别有1510亿元、733亿元和2070亿元。
2,6月份又面临到银行体系MPA大考
考虑到近期银行体系的监管强度较大,6月的MPA对银行体系的严峻性不同以往。2017年3月末超储率从2016年的2%左右,迅速下滑至1.3%,为2011年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超储率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往往会用到,通俗理解为,在商业银行没有借出的存款中,刨去央行规定的必须存在央行的那部分外,商业银行可以相对自主动用的“救命钱”。
超储率降至6年来最低水平,说明商业银行在最大限度释放可动用的流动性。在其“努力”下,货币乘数(货币派生效应)从3月末的5.29上升到4月份的5.33,几乎已快到极限值。
3、年中大考即将来临!破7银行理财重现江湖!
年中大考即将来临,银行揽储工作又到了一个关键时点。
由于市场预期MPA的考核指标将更趋严格,在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银行的揽储压力逐渐增大。为了“抢存款”,无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股份制中小银行,都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刷新年内新高,年化收益率超过7%的产品再现江湖;而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亦上浮40%以上。
二、6月中旬美联储可能加息
2017年的6月,对于投资者来说值得高度警惕,因为这个月份极度危险。
美联储将在6月13日到14日召开议息会议,会后极有可能宣布加息(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2点左右)。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很有可能更加清晰地谈到“缩表”。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随着6月份,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人民币可能又会面临较大压力。为了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及其衍生的广义货币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必要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冲。
三、利好突袭,央妈远超预期放水!
央行放水了!今天(6月6日)上午9点46分,央行通过官方网站宣布: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方式放水4980亿元,全部为1年期;利率为3.2%,与上次持平。
6月共有4313亿元MLF到期,其中6月6日1510亿元到期,6月7日733亿元到期,以及6月16日2070亿元MLF到期。
不难发现,此次央行一次性就投放了4980亿的MLF,不但完全覆盖4313亿的到期规模,还有600多亿的剩余。
联讯证券认为,央行开展4980亿MLF目的有二:一是6月共有4313亿的MLF到期,现在放量有对冲到期的意味;二是现在银行体系超储仍处于低位,超额放量是给银行体系补水,补充跨季资金,稳定年中资金面。
在这样高度敏感的时刻,保证市场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仅股市里,就有5万亿的股权质押,其中数千亿面临“补充抵押物”或“强制平仓”的危险。
早在5月末,针对近期资金面的扰动,央行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
当时有分析认为,央行表态透露出已经做好平抑资金缺口的准备,稳定了市场情绪,“6月大考”预计将平稳度过,但也有分析认为,央行准备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符合市场预期,央行此番表态并没有太多增量信息,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之下,6月份资金面不可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