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上海高度重视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上海北斗导航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上海拥有卫星导航相关企业百余家,产品覆盖了导航卫星、星地增强系统、核心芯 片、板卡、终端、导航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领域,产业规模逐年加大, 产值增长连续几年超过 20 % ,2017 年上海卫星导航产业总规模已达 220 亿元。
在政府的支持下,上海的导航企业通过“卫星导航行业信息简报”、“北斗时空”微信平 台、“北斗星”简报、“卫星导航信息网站”以及“论坛、峰会、展会”、“专题沙龙”、“国 际学术会议”、“科普教育”、“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拓展,国内外影响不断扩 大。
截止 2018 年 8 月,上海有(上海普适、上海创远、上海飞田、上海司南、上海蓝色星球、上 海图聚等)6 家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2017 年 3 月,上海华测成功登陆创 业板市场。截止 2018 年 8 月,上海共有 12 家单位获得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国家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研发和生产的两大总体单位之一,截止到
2018 年 9 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先后成功发射了 8 颗北斗导航卫星,预计到 2018 年年底
还将发射 2 颗,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全面参与了北斗系统的建设任务。 上海天文台是国家北斗系统建设任务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在北斗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天
文台在混合星座精密定轨、自主研制星载原子钟、以及卫星激光测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于 2010 年 6 月成立了“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通过组织管、
产、
学
、研
、
用
的
联
合
和协
同
合作
,
在
开
展
产
业发
展
规划
、
组
织
实
施
国家
北
斗示
范
工
程
和
应
用
专
项、加
强
与市
场
重大
需求
对接、
组
织企
业
与各
种资
源对接
等
多方
面
主动
开展
工作。
上
海
《
国家
卫
星导
航
与
定
位
服
务产
品
质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
201
6
年
1
月
在
上
海计
量
院竣
工
验
收,中心建有时间频率、导航终端检测、高精度测量终端检测、室内外定位产品检测、通信辅助 导航检测以及电磁兼容、环境、安全检测等实验室,中心的建成和运行,将为我国卫星导航产品 的质量认证、型式试验、质量监督、进出口产品认证检验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2013 年 12 月正式启用,目前基地已汇集了 100 多家企 业。2016 年 9 月,以基地为主体发起并落户在基地的“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揭牌,研究院 围绕“智库建设、前瞻性技术布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信号和测试环境以及综 合应用试验区”等方向打造上海北斗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
杨浦区“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为特色的湾谷科技园,嘉定区“具有高精度北斗核心产品和 智能驾驶”为特色的司南北斗产业园,闵行区“国家北
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以及筹建中 的“导航卫星研发和制造”基地以及“卫星导航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也都在 不断推进和发展。
上海交大“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在远距离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低成本高精度 惯性视觉融合定位、多平台高效率视觉定位制图、真实场景高精度导航虚拟测试关键技术开展研 究并取得积极进展。构建中的“通导一体融合位置服务开发验证平台”,将提供支持融合网络以 及多源融合定位技术的室内外一体化的时空无缝融合的位置服务开发验证平台,
在标准化方面,北斗终端及相关位置服务的规范标准制定工作,也作为重要科技攻关内容加以推进。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款北斗高精度多频多模 GNSS 主板 并实现批量应用,公司致力于进一步实现高精度 SoC 芯片和通用模块的研制和批产。2017 年 10 月,司南导航获得全国首张智能驾驶领域 GNSS 高精度量产乘用车零部件合格供应商准入资格。
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北斗多模多频基带芯片继续保持全国专用芯片市场 占有率第一。
上海迦美信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 GNSS 射频芯片已经批量供货,公司研发的高精 度宽带 GNSS 射频芯片,已经通过系统认证即将量产, 公司在该领域的专利数目名列前茅。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单颗芯片实现北斗导航、卫星移动通信和无线移 动通信并发处理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采用了辰芯科技的软件无线电通导一 体化芯片平台进行应用开发,预计将会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容量。
近年来,上海在国家重大项目落户以及北斗导航产品在高精度测绘应用、阅兵保障、国家基 础设施项目招标、重大项目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2015 年 4 月投资 15 亿元的“中兵北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设立,2015 年 8 月,注册
资本 20 亿元人民币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杨浦区正式挂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的
千寻位置,承担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任务,目前已完成由超过 2200 个地面基站 组成“全国一张网”建设。基于该网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已经具备为全国绝大部分区域的 用户提供广域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定位精度的能力,用户规模已接近1.8
亿。2018 年 5 月 18 日,千寻位置发布了“天音计划”,全力打造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内天地一体 化的高精度时空服务中国方案。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并推广了我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频测地型卫星 导航一体化接收机。华测导航以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为核心,推出 200 余项的各类解决方案,在 大地测量、地基增强、变形监测、地理信息、精准农业和数字施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其服务规模 覆盖全球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2013 年启动的“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工程船舶智能位置服务平台研制 与应用示范”工程,开始了中国交建集团推进北斗在海洋开发建设中大规模应用的先河,基于北 斗应用的海洋工程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将成为疏浚业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和东海航保中心合作完成的《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卫星定位系 统》被评为“中国航海科技一等奖”,《极地综合航海研究与应用》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特 等奖。在大戢山建设了全球首个兼容北斗和 GPS 的无线电指向标-差分播发站系统并投入实际运 行服务。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绿色出行领域,将北斗高精度深入应用到公交服务、共享单车社会 治理中。在上海全范围推广应用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绿色出行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及产业化项目,在 全国范围内首次建设一批具有大都市公交特色的样板性区域和基于北斗高精度的共享单车精细化 管理示范区,为综合治理交通拥堵、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社会问题提供创新思路和技术路径。通 过与行业监管部门一起不断创新应用与服务,使上海成为首批获得“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 两座城市之一。
上海图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的室内地图服务商和室内定位服务提供商,公司构 建的城市室内位置服务开放平台,以及跨平台的终端地图引擎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患者指 引、停车场智慧寻车、无人车室内外一体化导航、新零售等城市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服务。
上海博泰(集团)公司是提供乘用车车联网完整解决方案的国内知名企业,公司已经成为提
供主动安全产
品、终端产品、地图引擎软件与云端架构解决方案、TSP 平台开发与运营的综合车
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手持式信号分析与监测设备,可以对现场的北斗
导航电磁环境进行实时检测,并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干扰排查和定位。上海创远研制的国内首台 一体化卫星导航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能够完成北斗抗干扰天线复杂精准的测试,定制的导航抗 干扰天线智能化自动测试软件将测试时间从几小时缩小为十几分钟,可为卫星导航设备的抗干扰 测试提供高效、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地图的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和天地一体的机动化应急通信系统,在全国 3 个直辖市、22 个省会城市、1000 多个地县级市的应急指挥部门得到应用。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上海和兄弟省市在北斗导航产业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兄 弟省市企业和上海导航联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在不断的加强和深入。
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 对上海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明确要求。
2018 年将是我国十三五计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北斗导航产业新一轮发展的规划年和 提升年。我们要做好新一轮上海北斗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把北斗导航产业向空间信息产业拓 展,要把北斗导航向北斗+5G 的通导一体、天地一体、室内外一体以及位置+感知融合发展推进, 要把北斗应用和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要把满足国家重点急需的航 运、金融、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无人系统应用以及满足大众应用需求放到优先发展来推 进。
在上海北斗产业新一轮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实现系统建设要有新贡献、基础设施要有新进 展、核心技术要有新突破、应用推广要有新模式、产业集聚要有新规模、产业发展要上新台阶。
上海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引导各类资源通过市场向卫星导航产业链的关键环 节和优势环节配置,发挥北斗产业核心驱动力,促进北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推进自主创新和集 成创新,探索位置服务新模式,培育应用市场新业态,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的新的跨越式 发展。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斗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