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荆轲是女的,李白成刺客!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还能学好历史吗?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11 08:31

正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 这样的角色错位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一款名为 《王者荣耀》 的手机游戏近日大热,角色都取自中国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可游戏中从形象到内容都与历史、传说完全不符合,颠覆了传统的记忆。



数据显示,这款手机游戏的玩家过亿,连小学生也在玩,2016年全年收入为68亿元,占2016年手游总收入的17.7%。 在这一连串傲人业绩背后,不得不让人思考,游戏应该怎样去弘扬传统文化,应给孩子怎样的历史观?




有名无实,内容空心化



“诸葛亮是一名拥有超强单体爆发输出的法师,他的技能一旦精准命中敌人,都将获得谋略刻印,谋略刻印达到5层时,会召唤5颗法球围绕自身,自动攻击附近的敌人,造成高额伤害。”这满是游戏术语的介绍,与诸葛亮的智者形象相去甚远,只作为一个游戏角色的代号。


像诸葛亮一样,在《王者荣耀》中, 截至目前一共出现了60多个中国历史英雄和神话传说人物的名字。 李白、赵云、孙悟空、墨子、庄周、狄仁杰、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游戏中不仅穿越时空,一起“混战”,而且所有人物按游戏的角色设定只是取了一个名字而已, 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关系,内容和精神被架空,有名无实。


《王者荣耀》中的诸葛亮形象


虽然这款游戏官方提示面向16岁以上的玩家,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却是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都热衷于玩这款游戏,他们表示十分担忧,这些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就算以后学了真正的内容,也会像白纸乱涂了色彩,即使再擦掉仍会有印迹,会对历史有误读。



手机游戏管理应精细化



作为一款现象级游戏,《王者荣耀》为什么非要用历史人物作为游戏的角色,而不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和命名一些新的名字?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夏烈分析,一是历史人物没有版权,可以无成本、无纠纷地放心使用;二是历史人物没有距离感,能让玩家很自然地接受,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亲近感的同时,也要接受人物的基本史实。夏烈希望,游戏设计者不应只把精力和财力用于增加用户体验,让玩家“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游戏内容的研发,讲好故事,最起码要精心给角色取好名字,形成自己的独有品牌和“IP”,而不是从历史中生搬硬套角色名字。


《王者荣耀》游戏界面


有人认为: “游戏就是游戏,就是娱乐,不能对它要求太高。” 还有一种言论这样说: “游戏从另一个角度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不必对游戏戏说历史大惊小怪。” 对此,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盘剑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可以对历史进行艺术演绎,但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的演绎不应就是打打闹闹,也不是随心所欲地演绎历史,而应有底线和规则,无论怎样重新解读历史,都不能改变历史已经留存下来的真面貌;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已经作出来的结论;都不能改变已经由历史凝集的民族情感,不能让价值发生倾斜以至于崩坏。 “说得重一些,随意涂抹和戏说历史,就相当于‘抛弃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让我们的文化发展‘迷失方向和目标’”。


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新增网民中45.8%为19岁以下的青少年。“对青少年,游戏内容的审核应该比成人更严格,电视剧不能戏说历史,游戏同样也不能戏说历史。”盘剑指出,成年人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不太会有历史“错乱”的问题,但青少年历史知识还不丰富,游戏没有底线的戏说,把年代、地点、人物、情节肆意地重组,违背史实,编造情节,混淆青少年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可谓“误人子弟”。建议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除了对游戏进行事前审核外,还要加强事中监管,跟踪究竟是什么人群在玩,尤其要评估对青少年的影响。


《王者荣耀》玩家年龄分布



文化企业要有正确价值观



《王者荣耀》注册简单、操作简便,孩子只需要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可以对这个游戏的操作和流程了然于心。夏烈分析,《王者荣耀》迅速流行的原因,体现了这些年游戏产业的发展成果,制作水平炉火纯青,在赢利模式和用户体验上很成功。仅今年1至2月月流水就接近20亿元。


像《王者荣耀》一样,去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数据也很惊人,总规模接近1800亿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相关机构预计,到2019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


游戏产业快速增长壮大的同时,网络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助长“成瘾性消费”,也一直受到批评。盘剑介绍,近年来中央十分强调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提出坚决反对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文化企业不仅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怎样用精品去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贡献了怎样的正能量。青少年喜欢游戏,也潜移默化在接受游戏传达的精神文化信息,游戏的本质不仅仅是娱乐,还有教育、训练及信息传播的功能。作为文化产业门类的游戏也应该发挥游戏的这方面功能,不仅要加强娱乐游戏正能量,而且要注重以传播知识、训练能力为目的的应用游戏的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产业的重要作用。

王者荣耀:人民日报痛批《王者荣耀》给历史毁容?网友机智回复

作为手游行业的大哥大,《王者荣耀》长期霸占畅销榜单榜首,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王者之风”,可谓让腾讯公司赚的盘满钵满,但是人红是非多,辉煌的背后总是会有争议,这不,近来一家著名媒体对王者荣耀发起了炮轰,背景深的吓人。


近日,人民日报以“ 虚构穿越、架空历史人物,不良引导青少年儿童 ”为由,对《王者荣耀》进行点名批评,对此,网友们持的态度褒贬不一

这次针对于《王者荣耀》的批评中,很意外的没有以往对腾讯旗下游戏人人喊打的局面,因为绝大多数网友认为 虽然游戏在人物设定方面为了吸引玩家的眼球,可以对一些角色的职业、性别甚至是做过的事件进行了改动,但毕竟这仅仅是游戏,它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休闲娱乐方面,虽然我们不能说“玩游戏能够增加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种不负责任的话,但毕竟如今青少年的普遍早熟,让孩子们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而如果这种思维会被游戏所误导的话,相信其真正的症结应该是教育体系的问题,而并不应该拉一款游戏出来挡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