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头条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官网:http://www.cm3721.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江南大学肖学良/盐城工学院吴官正团队CEJ: ... ·  4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东华大学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铜掺杂 ... ·  23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福师大Joule:n型聚合物助力钙钛矿电池中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西湖大学程建军教授团队 AC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头条

00后电视新闻女主播,竟上了一档网络恋综?

传媒头条  · 公众号  ·  · 2024-09-10 20:36

正文

来源丨传媒圈-传媒头条  文丨钟彬

9月2日,恋爱社交推理真人秀《心动的信号7》在腾讯视频播出。

该节目是一档情感观察素人恋综,以往的嘉宾多为光鲜亮丽的职业,如时尚博主、舞蹈老师、 赛车手、 公司董事长等,新一季也不例外,一位名叫 孙乐言的 女嘉宾,竟是电视新闻主播。

节目显示,孙乐言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今年才23岁。


第一期节目中,孙乐言以其标准的普通话和落落大方的行为举止迅速赢得观众喜爱,其明艳大气的外貌与生动活泼的性格不仅让弹幕心生喜欢,甚至同场的女嘉宾也特别愿意跟她讲话。

在初识阶段,孙乐言便与97年成都程序员彭高擦出火花,两人互动自然,当晚也相互发送了心动短信,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乐高CP”。

初相识的乐高CP非常好磕,女生明艳开朗、自信端庄,男生开朗热情、帅气体贴,两个人的相处不会冷场,十分松弛。

更最重要的是,第一天节目的心动短信,他俩是双向发的。


然而没想到这位人缘极佳的女主播,很快就成为本季首个爱情修罗场的主角之一。

录制第二天,11位嘉宾集结在游轮晚宴上,彭高初见翁青雅便让人具象化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见钟情”。

安静的青雅,不说话就已经吸引了彭高全部的注意力。

这种变化,很快就被孙乐言察觉了,她多次看向彭高和青雅,但是彭高没有再看向她。


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节目组,也迅速向 彭高提出了一个辛辣的问题,“ 对比昨天,你此刻的心动短信对象有变化吗?

彭高一边盯着青雅,一边坦白: 有变化。


这让不少“乐高CP”的粉丝捏了一把汗。 当晚,第二次心动短信发出。 这次彭高发给了翁青雅。


孙乐言则还是发给了彭高。


虽然综艺节目最喜欢抓马,但一天时间就形成“三角恋”的节奏,还是让许多观众闪了腰。

不过孙乐言也不用太过 失落 ,另一位男嘉宾TVB演员 涂毓麟在眼神中似乎有种对 藏不住 的喜欢,后续两人会否有所发展值得期待。


当然对于孙乐言来说,在热门综艺一开始就能收获如此重要的“戏份”也并非坏事。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新闻主播,转型到互联网平台上综艺想来也是为了突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如此一来,有记忆点总归是好事。

播音员主持人跨界上综艺做明星嘉宾并不鲜见,实际上《心动的信号7》就有江苏广电资深主持人张纯烨担任观察室的“心动丘比特”,但像孙乐言这样成为恋综主角,公开私人感情还是让人颇感意外。

毕竟以往人气高的恋综CP很容易发展成网红,而孙乐言有着靓丽的外形、端庄的气质以及大方的谈吐,显然是个潜力股,莫非这是要转行?

也不尽然,像孙乐言这样的事业发展思路,倒是有一个成功模板珠玉在前。

孙乐言 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时期,她的舍友正是有着“最美领诵员”之称的冯琳。自2021年惊艳亮相后,冯琳便在互联网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如今已是小红书百万级博主,事业发展远超同龄人,在多个重要场合完成了主持工作。

也就是说,如今的播音员主持人,可以通过先在互联网收获人气,再继续反哺所在的广电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孙乐言,2000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12月30日,入职湖南卫视;12月31日,参与主持《2021-2022湖南卫视跨年晚会》。2022年1月15日,以“消防宣传志愿者”身份参加的青春励志消防纪实体验节目《勇往直前的我们》在湖南卫视播出。


在校期间,她还积累了丰富的晚会主持经验,并在湖南卫视《党史上的今天》担任了大学生代表。 本科毕业后, 孙乐言 去了广东一个电视频道担任新闻主播。

在当今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多种媒体形态的界限逐渐模糊。 主播走出传统媒体的舒适区,参与互联网综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

对于孙乐言这样的年轻主播来说,参与热门的互联网综艺节目是一种扩展个人品牌和增加曝光度的策略。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还能突破传统新闻主播的严肃形象,展示更多元的个性和才能,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中脱颖而出。

或许是参考借鉴了湖南广电以往女主持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刚步入职场的孙乐言便考虑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工作,积极尝试 通过 在互联网平台等多元化的渠道开展自己的事业突破,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和演艺工作,拓宽人生选择。

而这种让新闻主播多栖发展的打法,显然有助于增强传统媒体的多维影响力,其背后或许也有着任职单位领导层的授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电行业的定海神针,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就曾提出,鼓励支持总台“网红”记者、主持人施展才华,持续创新“好感传播”。

可见,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正在成为主流媒体推进融合发展的“标配”方式,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魅力、风格去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是这条发展路径的关键之一。

总体来看,孙乐言的这一选择显示了当代媒体工作者对职业路径的灵活调整和对新媒体环境的积极适应,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这种职业选择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她如何平衡职业形象与新兴挑战带来的机遇。
-END-
欢迎关注
传媒头条 视频号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又一媒体人突发疾病离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