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诗词赏读
诗词名作赏读,小众诗歌解析,原创投稿展示,诗词格律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13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普京重要表态! ·  2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昨夜,美股经历了2025年以来最差的一天 ... ·  2 天前  
e公司官微  ·  华为,重磅发布!百万豪车,黑科技现身!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彻底爆了,传A股董秘发圈庆贺股价大涨!机器人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诗词赏读

五位大师笔下的父亲

古诗词赏读  · 公众号  ·  · 2024-06-16 00:03

正文


0 1

林语堂《忆父亲》

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



父亲的人生观简单地可以这么说:

“我认为合情理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合情理的人也就是最有教养的人。

一个合情理的革命家并不是一把新扫帚,把整个宇宙扫得一尘不染,却总宁愿留下一点尘垢。

一个合情理的戒酒者,偶尔也喝一两杯。

一个合情理的素食者,也总可以偶尔吃一块牛排。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伟大的科学真理,但却失去了人性,又有什么好处呢?

大智慧在于不要对人性太苛求。”


这也许是他幽默感的出发点,他能够看出做人的矛盾,而宽恕一个人,因此他的幽默是谑而不虐的幽默。

父亲在压力之下,也能保持他的幽默感。

一九五四年他出任南洋大学校长之后,有人便想办法把他弄下台。

许多报纸都攻击他,小报更加凶恶,有一家小报竟然刊登了一个人的照片,加以说明是“林语堂的兄弟,是一个吸毒的挖坟墓的人”。

我看了十分生气,对父亲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胡闹?”

父亲把报纸拿过来一看,微笑道:“面貌倒有点像我。”

父亲一直到老心里都充满梦想,觉得世界是美好的。

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


0 2

朱自清《背影》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0 3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

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

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 但他从不指点我。

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

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

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

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

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

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

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

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

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

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

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

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

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

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

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

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0 4

鲁迅《父亲的病》

“父亲!!!” 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
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
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
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