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电网购已成为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对能享受到这一新兴业态带来的生活便利已经习以为常。
而不少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发现,中国人躺在沙发上就可以买到高品质的名牌家电,并且享受到极速送货、安装的服务,都会感到惊讶与羡慕,据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购买家电依然是以实体店为首选,消费者们驱车前往百货公司或者在促销节日彻夜排队抢购家电实属常见。
其实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家电消费模式出现差异化是在2012年。在此之前中国的家电促销还只是线下卖场的节日“游戏”。中国人还和美国人一样要去家电连锁实体店购买家电商品。
中国家电网购发展初期,因家用电器体积大,价格高,使用周期长,运输困难,售后服务难度大等问题,一度被认为是传统行业渠道中最难以被电商取代的。当时传统家电连锁巨头曾下过断言,称家电线上规模不可能超过10%。
在这种背景下,当2009年京东作出在网上卖大家电的决定时,包括投资人、一半以上的员工与业内人士都认为是“疯了”。
不过事实的发展证明,这一决定改变了中国家电网购的发展历程,经过三年的学习与沉淀,2012年京东对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实体连锁渠道发起了“家电价格大战”,变化几乎在一夜之间,家电网购走进消费者的视野,中国人的家电购买趋势迅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时至今日,中国人接受家电网购的程度高到让外国人吃惊,很多消费者根本没在线下看到过样机,仅凭着电商网站的图片、参数、说明等信息就会下订单购买数千元、上万元的家电产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终端)规模达2160亿元,同比增 长16.9%;其中占比:京东61.3%、天猫28%、苏宁易购9.40%、小米、亚马逊、国美在线等其他电商平台占据剩余份额。
中国已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实现家电网购的普及化,形成了京东领跑,猫宁居其后,其他电商平台跟随的“一极多强”的稳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