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天医美行业的发展,有几个趋势是毫无疑问的。
首先
是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低,将来还有很高的增长空间;
其次
是医美市场中轻医美高幅度增长,占比逐渐提升;
第三
就是医美连锁机构品牌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成为发展趋势。
在一层层发展趋势的叠加之下,行业内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将目光投向了轻医美连锁机构,例如
朗姿股份、美丽田园
等都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在多地生根开花,并影响着当地的医美运营生态。
但不得不承认,即使当下轻医美火爆,也并没有跑出全国连锁的龙头企业,主要是因为医美是以医疗为底色,在发展的途径中,总有些扩张的问题等待解决,且不能很快就拿出方案,这也一直阻碍着医美连锁发展的脚步。
黑医美作祟,导致行业信誉危机
当前黑医美有多猖狂?据《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报告,国内医美存在黑医生、黑培训、黑诊所、黑药品器械“四黑现象”。
医美行业合法合规医生占比仅24%,合法合规医美机构占比仅12%。
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相关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而每次新闻的出现都在透支行业正规机构和合资医生之间的形象,让信任的成本无形中翻倍。
针对黑医美机构,国家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管制,但大环境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若黑医美机构一朝不被彻底清除,行业的信任就难以立下根本,机构的扩张也无从谈起。
合规医生数量少,难以填补扩张缺口
当前我们总拿咖啡的扩张来当做例子,其实做咖啡并不依赖专业的人才,而且在资质、面积、风险等方面都非常容易控制。
但医美行业并非如此,人才医生是发展的第一资源。
但医生的培养是一个过程,不是只读一本专业书、只看一些操作实录就可以被称为医生的,少则需要5-6年的时间进行持续培养,这也是医生少的关键原因。而且,轻医美也存在风险,也需要对注射点位、注射量、光电仪器控制以及治疗强度进行把握,这些都需要深造学习。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内持证上岗的医生人数约有3.8万人,而非法无证上岗人数达到了10万人,多数是在医美7天速成班进行“包装”的人员。
平均来算,持证上岗人数分配到合法医美机构,每家只有不到3人,而一些大的医美机构人数可能达到20人,小机构的医生人数明显就更少了。
如果各大医美机构再开设轻医美连锁,如何去找医生提供治疗服务呢?
标准化难构建,用户多追求个性化美丽
作为连锁化品牌,就需要构建标准化,一致的服务态度、相同的医资实力,才能够在消费者
之间形成良好的口碑,而这背后是总部对各个门店的强管控,甚至是门店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型的标准化行为,智能化设备也为标准化提供了更大可能。
在构建标准化之后,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
例如天津大姨喜欢盘头,东北大姨喜欢穿貂,各个地区的审美并不相同,那么在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化运营后,也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选择来制定方案,如何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也是一道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