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已在千里之外
文/谢慧雅
窗外,是连绵不断的云,如一层棉被,严严实实的捂住了即将撒下来的阳光
。我嚼着口中的饭,手上的瓷碗,似有千斤重。又是要离开了呢,我心情无比沉重地叹了一口气。离开这里,回到城市里去。
不舍,伤感顿时漫上心头,真是不舍得离开这个无忧无虑的地方啊。大家沉默地坐在桌边,谁也不曾言语。
不舍得慈祥的外婆,我们出去后她又要孤单了;不舍得这里的玩伴与姐妹,我们出去后大家就不能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了;不舍得这里的青山绿水,我们出去后,就更添一分寂寞;不舍得这里的星空,不舍得这里的蓝天,不舍得这里的亲人......
千言万语终究汇为三个字
:
不舍得。
喉咙中似有一团棉絮堵在那里,上不去也下不来。面对着大家的沉默,我也只好沉默。
沉默,是离别的笙箫。
天上下起了小雪,一粒一粒,带着料峭的寒。这是我们来到这里后下的第一场雪,你也是在为我们送别吗?
走上车,看着它慢慢启动,大家相互告别的话语还萦绕于耳畔。真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车子往前开去,我看见了熟悉的风景,想起那时的欢声笑语,那熟悉的记忆。但还没回亿完,又是另一处熟悉的枫泾。她们在我眼前飞速退后,直至被抛在脑后。最终看不见。
远处黛色的山上,有云雾在翻滚,像是仙女飘动的裙摆。飘渺而华丽。我凝望着她,直至她消失在我眼前。
最终,风景逐渐陌生,我真想拉开车门,不顾一切地奔回去。我留恋那带着泥土香的空气,留恋大家的欢聚,留恋那段悠闲自在的时光......
但我不能,我只能回到城市,在新的一年里奋斗,创造更辉煌的明天!让我在回望你一眼。
自此一别后,再见定然又要过许久
......
故乡,已在千里之外!希望我举头望明月时,明月也在望故乡......
古镇古香,你我共享
文/宋家乐
清风划过我的发梢,青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享受着这一切。我已经满足于这时的清静。
——题记
立于大门前的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威风凛凛的石门矗立于小镇的最顶端。美丽的字迹勾勒旅行最好的开端。淡淡的古城特殊的韵味渐渐显露在我们面前。
沿着羊肠小道,周边的风景就更佳了。石子铺成的小道别有一番趣味,上面圆溜溜的鹅卵石,不同的颜色交映着。比那些宝石都漂亮,更朴素。小道旁坐落着几座民宿,门前挂着几盏红艳艳的灯笼,为这新年增添了不同的气氛。一块小小的竹地紧挨着民宿跟前,似乎被雪打的更精神了,根根苍翠欲滴。说不定,在那厚厚的竹叶覆盖着的下面。已经萌发出鲜嫩的小笋了。嘘!别吵,听他们正在长大。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小道旁有两条小渠里不知从哪来的小鲤鱼。红红的身子上不知何时被点上了黑黑的小斑点,更加讨人喜欢。害得小孩不顾一切的伸向那冷冰冰的水。一口古井出现于眼前,上面布满着岁月的痕迹,井底已经干涸,只剩下那野草从那石缝中生长。再走进些,小道上挤满了人,虽只是新年,可是比当初的庙会热闹多了。小巷间传来淡淡的香气,说是美食的香气,更是这古镇古色古香的韵味。循着这淡淡的,令人着迷的味儿。来到了一座木板桥上,桥上散发着淡淡的木头的清香。这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不说大话,这真这一个仙境,处处弥漫着仙气。
水上是喷泉更为精彩。一大朵水花从水面一跃而起,喷出一道浪花。喷射在喷泉周边的那一盆盆的鲜花上。温柔可人,一大美景啊!一阵迟来的春风袭来,我也毫不顾及,我已经被那座高高在山上的寺庙所吸引。虽看不清,但影影绰绰的美在我心中永存。
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岸上芦苇已经暗黄。虽已经劳累,但也迟迟不肯离去,眼前的一切,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所馈赠人们的礼物。虽多处是人工仿造,但也表明了中国历史的雄伟之举。
古镇古香,你我共享。
——后记
重游蠡山风景区
文/张孙立
早就听妈妈说,我们的家乡钟管镇蠡山村现在建设得非常漂亮了,我特别想故地重游一番。正月初七,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吃过中饭没什么活动,我就提议由我和妈妈带路,大家去蠡山风景区逛一逛。
大约两分钟车程,我们大部队就到了蠡山脚下,这里因范蠡与西施的隐居故事闻名遐迩。沿着上山的公路,我们首先来到了范蠡祠,门口的香樟树上挂满了一条条的红飘带,妈妈说这些是祈福飘带,上面有祈福人的愿望;旁边的香火台前香火非常旺盛,蜡烛方阵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蜡烛,一根蜡烛足有几十斤重。陆陆续续地有烧香祈福的人,还有不少孩子呢。在妈妈的提议下,我们也去烧了一柱香,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康,祝愿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