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人
哲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挑战思维的极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20星]audiobox-aesthet ... ·  10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爱可可微博热门分享(2.6)》 ...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预亏超5000万元后,好想你股价三日跌掉两成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Stanford CS236 Deep ... ·  2 天前  
黄建同学  ·  John Rush对24+种AI编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人

先驱者的悲哀:中国坐失二十年

哲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6-24 18:49

正文


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强调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但到了运用关头,中国还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机会。


著名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讨论林则徐、琦善与鸦片战争关系时有一段话发人深省。


蒋廷黻说,琦善受命前往广东处理中英冲突时,确实没有准备在军事上与英国人决一雌雄,他大概知道两国在军事上的差距,知道诉诸战争的后果,审时度势,做了一个理性选择,拯救了国家,挽住了大清的一点儿脸面。


然而,琦善的理性选择却使他个人蒙受了巨大羞辱,成为国人皆曰可杀的卖国贼。 这是琦善的个人悲剧,更是近代中国的巨大失误。


按照蒋廷黻的推理,假如不是琦善出面化解中英冲突,那么中国一定会按照林则徐设定的路径选择战争,中英必将有一次大战:战则必败,败则必速和。速和不仅可以使中国的损失大幅度减少,而且可以使中国提前至少二十年走向维新,进行政治改革。换言之, 中国应该比日本提前三十年转身向西,走向世界,而且不会发生后来那么多政治、文化上的动荡与波折。


仔细想想,蒋廷黻的这个看法虽说残忍,但确实是对的。 《南京条约》使中国损失不少,比如,割让香港,但对一个长期受人恭维的“中央帝国”来说,一千二百万元洋钱的赔款确实是“小菜一碟”。


至于五口通商,不过就是在原先广州一口通商基础上再增加四个通商口岸而已,充其量不过是四个“经济特区”。清政府在经过短暂痛苦后很快就觉得庆幸,因为战争终究过去了,中国重回帝国老路,可以继续“天朝上国”的美梦了。

过去很多年,但凡要我推荐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书目的,我都没有忘记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不仅因为这本小册子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 ,我们可以不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他是民国学者从政的标杆,国难当头之际,被蒋介石三次召见,因国事高见担任政府要职;他又是民国官场的例外,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但终身不入国民党,还时常批评当局政策失当和政治腐败。


他不虚伪、不矫饰、不做作。无论为官、为人、为文都做得出色。


为官: 历任驻苏大使、驻美大使。西安事变时,参与多方斡旋,力促苏联放蒋经国回国。


为人: 与胡适、梁启超同为风云人物,他于南开、清华教历史,总是提醒申请读历史的学生,读历史会受穷很久……


为文: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近百年中国近代史纷繁复杂,他只用短短五万字写成的“简略初步报告”,被誉为史识最为可观的中国近代史。

他的学生,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顶尖学者 费正清 :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何炳棣说 :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然而,这部短小大气的传世之作,却由于他在抗日危急关头的弃文从政,实际成为他学术生涯的句号。


更可惜的是,1949年之后,他和他的书,不是作为大陆批判对象,就是长时间成为 禁忌 而被遗忘。


他叫蒋廷黻。由于长时间被遮蔽,就是在他的老家邵阳,依然没太多人知道他的名字。



其实,他只是审视中国,不是义和团主义,不是沙文主义,而是不说大话,不逞意气:


· 他看清朝:历史之悠久,体制之完备,却是天朝落后世界之源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