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心理人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两中心日常信息推送,活动宣传,风采展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恭喜!他们结婚了 ·  18 小时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黄金水道”再启繁忙新程 ·  20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东方红路一路段,今起封闭施工! ·  23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事关房地产,淄博最新要求 ·  昨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特斯拉到访山东高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心理人

心系疫情 | 新型肺炎疫情中的焦虑应对小建议

北大心理人  · 公众号  ·  · 2020-01-31 15:19

正文






心系疫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民众时常都会经历焦虑、恐慌、甚至抑郁等情绪状态。在一线医疗工作者紧张地对抗疫情的同时,对于普通民众的科普工作也必不可少。为帮助我们了解疫情相关的行为、情绪应对方式,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将通过学院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文章,向社会提供科学的心理知识,提高身心健康。让我们在关注疫情一线的同时,也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


05  新型肺炎疫情中的焦虑应对小建议

撰稿人:戚隆石

审稿人:王小玲

本文字数:1148字

阅读时间:3分钟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武汉为中心开始扩散,发展较快的疫情造成了人们的焦虑甚至恐慌,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方面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应对焦虑情绪的科普。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钱铭怡, 2006)。焦虑与恐惧情绪相近,一般语境下,焦虑是发生在危险到来之前,而恐惧是发生在危险来临之时。


现在的我们既恐惧于正在蔓延的疫情,又焦虑于自己会受到病毒的侵袭。在这种压力下,人们比较容易出现持续时间短,焦虑程度较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如坐立不安、易怒、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等(Cuijpers et al., 2014)。在心理学方面,现被证明比较有效的应对焦虑的治疗方法有:基于接纳的治疗、认知重构、暴露疗法、问题解决、放松疗法等(Cuijpers et al., 2014)。针对这几种方法,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应对建议:


一、接纳焦虑情绪。 从进化的视角来看,恐惧为帮助人类的先祖适应有潜在威胁的环境状态而出现,伴随着人类不断面对新出现的压力适应而发展(Öhman et al., 2001)。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焦虑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而存在,虽然可能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适应失调,但它也会保护个体远离特定威胁(McWilliams, 2011)。在本次疫情中,焦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易怒、失眠等致使免疫力下降的适应不良行为,但同时也可能会使我们做出勤洗手、勤清洁等特定情境下的适应性行为,所以在我们焦虑加重时,尽量选择将焦虑表达为适应行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