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粥左罗  ·  告别大脑疲劳,2025重启好状态的4个小技巧 ·  22 小时前  
粥左罗  ·  告别大脑疲劳,2025重启好状态的4个小技巧 ·  22 小时前  
辉哥奇谭  ·  命与运 ·  昨天  
辉哥奇谭  ·  命与运 ·  昨天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味觉隐喻 ·  4 天前  
简单心理  ·  35+的人生如果重新开始,还来得及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母亲节特别篇 | 作为妈妈,你真的要成长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5-16 15:42

正文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作者 | 周小宽

从事心理学工作多年,专栏作者。

关注自我成长、两性关系,

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心灵陪伴者。



我从不觉得自己伟大。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为了孩子而不断成长进步的妈妈。”


昨天,一个单亲妈妈花了29年时间将重症脑瘫儿送进哈佛的新闻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



母亲节当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查尔斯河畔,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丁丁在宿舍里等待着母亲邹翃燕回复微信。


每次联系不上妈妈时,他就格外想妈妈。


近两万公里外,中国长江边上的荆州市,邹翃燕笑着念叨起儿子,眼睛弯成月牙。“他在哈佛遇到任何生活或情感问题,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我。”


不过,丁丁并不是“妈宝男”;他,曾经是一名重度脑瘫患儿。

为了给儿子治病,邹翃燕不惜做一名单身母亲,把全家扛在肩上……


回想起29年前分娩的痛,一切都历历在目。


“固执”的产妇


“这个孩子没有抢救价值了,将来非傻即瘫。我建议你们放弃。”


1988年7月,一起医疗事故造成邹翃燕的胎儿宫内窒息。躺在产房里早已筋疲力尽的她,接到的是五张病危通知单和医生一句“理性”的建议。


“别要这个孩子了,将来会拖累我们一辈子。”丈夫近乎无情的理智,让邹翃燕失望至极。


为了让腹中胎儿来到人世吸一口新鲜空气,25岁的邹翃燕用尽了每个毛孔的力气。


十月怀胎,数次晕倒在讲台,被学生抬回家;改变爱睡懒觉的习惯,天天早起读诗;买最新鲜的食材,自己做自己吃,吃了吐吐了吃。


“不行!我要把娃生下来!他的小脚丫曾经那么用力地踹我的肚皮,他的小心脏和我的心脏一起律动。我曾经承诺要把他带到人间,同喜同悲。”母亲的本能如潮水般汹涌。


“你不听医生建议,这么固执,你自己养这个孩子!”丈夫的话字字如刀。


“这还是我认识的男人吗?无情、自私、毫无责任感。这种丈夫,不要也罢。”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在骨肉和丈夫之间,邹翃燕最终选择了前者,自此开始一段注定荆棘丛生的人生。


“全能”的妈妈


丁丁小脑运动神经受损,一岁手不会捏握,两岁才会站立,三岁才会走路,六岁才能跳……


丁丁比同龄人慢几拍的童年里,倾注着邹翃燕比其他母亲多几倍的努力。


当年,在武汉幼儿师范学校任教的邹翃燕月工资不过百余元。丁丁的康复治疗全部自费,光按摩就一周3次,每次5元。


三代四口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遇上雨天,屋外大雨室内小雨,床头床尾摆满接漏的盆桶,窗台上经常长蘑菇。为了养家糊口和给丁丁治病,她跑遍全省做礼仪培训,还兼职卖过五年保险。


艰苦的治疗过程不堪回首,医生从未承诺丁丁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只说治疗一定比不治好。


为了给儿子一个尽可能安然的将来,她几乎拼尽全力:白天上班,晚上带儿子看病,风雨无阻;把自己训练成按摩师,一有时间就给儿子按摩;午间休息也要跑回家陪儿子玩撕纸游戏,开发智力。


“妈妈养育我非常辛苦。我小时候,记得一次去按摩赶上下大雪,妈妈骑自行车带着我,陷进泥坑里。把我扶起来,自行车倒了;把自行车扶起来,我就倒了。等到了医院,母子都成了泥人。医生看到后大吃一惊,说今天这样都觉得你们不会来了,我妈妈说我的病情耽误不得,医生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丁丁回忆道。


“我留下孩子,就会陪他到底。孩子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迈步,第一次叫‘妈妈’,都是上苍给我的礼物,老天待我不薄。”邹翃燕满怀感恩,所有不幸都被她过滤掉了。


“狠心”的母亲


在别人眼里,邹翃燕有时候是一个“狠心”的母亲。丁丁运动不协调,用筷子这种小事对他来说难如登天。别人看不下去,劝邹翃燕别让他学了。


“以后一桌人吃饭,就他一个人不用筷子,别人就会好奇。他必须要跟每个人解释自己脑瘫,那会极大伤害他的自尊心。所以我坚持让他学,”邹翃燕说。


打过、骂过,过了一年多,丁丁终于学会了使筷子。


“我不想他因为身体疾病自惭形秽。就是因为他很多方面不如别人,我对他的要求才更高,让他更努力。”


邹翃燕想尽办法帮助丁丁克服身体缺陷给学习带来的障碍。丁丁握不稳笔,她就拿着他的小手,从粗的画笔开始,练习画一些形状,再换细的笔。从一岁起每天坚持带丁丁读书,不到两岁,孩子就认识了100多个汉字。


而丁丁上学后,邹翃燕却从不辅导孩子功课,也从不逼孩子上培训班。


“如果只看学习,那我妈妈看似是在放羊。但是她的关注点在更高层次的东西,”丁丁说,“我妈妈的一句口头禅是,‘别问我,我是文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精神的“导师”


在母亲精心陪伴下,丁丁2011年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就读。


2016年3月,已经工作两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


“我从来没敢想过申请哈佛,是妈妈不停地鼓励我让我试试。我每次迟疑不前时,妈妈都会伸出有力的双手,护我前行,”丁丁说。


谈到养育儿子的体会,邹翃燕觉得两点最重要:尊重孩子和家长的自我成长。在儿子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时,邹翃燕都把丁丁当成平等的“谈判对手”。


丁丁也认为,平等协商是他们母子健康关系的基石。


“很多家长在职场上可以雄辩滔滔,面对孩子不是溺爱成性,就是缺乏耐心,不会用平等而严肃的态度来和自己的孩子讨论。我妈妈则不同,意见相左时,她会引经据典让我心悦诚服接受她的观点。”


在丁丁眼里,妈妈是“精神导师”。邹翃燕却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挚友。“我从不觉得自己伟大。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为了孩子而不断成长进步的妈妈。”


昨天母亲节,丁丁告诉记者,虽然哈佛提供了多达学费四分之三的助学金,但是剩余四分之一费用对母亲来说仍是不小的负担。


“我小时候常常想,自己30岁应该如何如何,现在我29岁了,还要妈妈养着。我希望能争气一点,早点养活自己,让妈妈也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上下滑动,查看该新闻



这位妈妈面对社会各界说她如何伟大,母爱如何高尚的盛赞,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 单亲妈妈和重症脑瘫儿合影 


很高兴,在今年的母亲节,再也没有看到漫天飞舞的歌颂母亲的文章了,昨天的这则新闻,让我看到的不是伟大的母亲,而是“为母则强”,而是一个女人因为自己是一个妈妈而不断成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故事。


妈妈这个角色,从来就不是需要被歌颂的。

 

母亲节这天,还有一个妈妈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不能以“我生了一个孩子”的心态来生孩子,而是当“我遇见一个人”。


这句话,值得为人母亲的人反复掂量,直到弄懂它的意义。


无论做了什么,我们都不是孩子的恩人,更不是他的拥有者,只是一种机缘,他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一段缘分使你们成为母子。如果说选择的话,那不是他的选择,完全是你的选择。你作为成年人,选择了做一个妈妈,选择了生下这个孩子。这不是一种牺牲,也不是一种伟大,这最初仅仅就是你关于自己人生的一个选择。


我想,培养脑瘫孩子29的那位母亲,应该会赞同我上面这段话。


至于养育,也一样。生下自己的孩子,养育自己的孩子长大,是动物都会做的事情,这件事本来就铭刻在我们动物性的基因里,已经数千年了。如果生下来,你压根不想养,那你是属于基因变异了


——而出于本能,爱本能、繁殖本能来养育孩子,那有什么好歌颂的呢?


以养育这个孩子为己任,用爱浇灌这个孩子,这本来就是为人母亲的本分。






母亲节的前一个夜晚,儿子班上的老师在家长群里发送了一个她制作的视频,是老师当天即兴拍摄了每一个孩子跟妈妈说的一句话。


这些孩子的年纪大约都在5岁多到6岁多之间。


每一个孩子,真的是每一个孩子,都对着老师拍摄的手机,充满感情地大声直白地表达着对妈妈的爱:


“妈妈,你就像被子那么温暖,我爱你。”


“妈妈,你就像天上的星星那么纯洁,美丽,我爱你。”


“妈妈,你就像苹果那么甜那么红,妈妈我爱你。”


“妈妈,你就像雨伞,为我挡风遮雨,妈妈我爱你。”


……


我的眼眶看得湿润了。


学习心理学,听到不只一个老师说过,天下没有不爱妈妈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


至少,在生命的最初是这样,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是这样,事情的本来面貌就是这样。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无所知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界,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和他们一起来的“对妈妈的爱”。


我看过很多爱孩子的妈妈,也看过电视里拍的那些妈妈照顾孩子的画面,挺让人感动也很煽情,但是,它们都不及老师发的视频更击中我的内心,让我一瞬间泪目


——我想,我在那一刻强烈地体验到,在这些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真的只有母亲。母亲就是他们的世界。


而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她的世界当然不可能全部是孩子。


她还有她自己,和她潜意识里各种她控制不了的遗留问题。


这不是一个好与坏的问题,不是说哪一种爱更伟大更纯粹更高尚的问题,在这个母亲节里,我很想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说一说,这两种爱的不同,而引发的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首先要懂得一个理论,接受一个事实。

 

一个婴儿出生后,到两岁他才有“客我”的概念,也就是说,在两岁前,他没有办法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这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模式。


他和周围的世界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边界。

 


由于还不懂得语言,再加上和所处的世界还没有完全分化,大脑皮层也在发育之中,所以婴儿这个对于外在世界是靠”感觉“来体验的。这种感觉会深深地进入潜意识之中,这就是潜意识形成的最初。


孩子无法用大脑里面的语言(因为他还没掌握语言)进行我们所谓的”思考“,无法对于他的感觉进行辨认和思考或者合理化或者粉饰


——这是我们每时每刻大脑都在干的事


——也就是说,他还没有办法去运用我们大脑意识中的防御体系,比如我们感觉受到了伤害或者攻击可以自我安慰或者迅速找理由合理化,他没法用思维去做到这个,一个六岁的孩子或许渐渐可以,但对于两三岁前的孩子来说,他感受到的东西,会毫无防护地直接进入到他内心最深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里面,然后如无意外,这个感受会一辈子呆在那里,当然,它也会一辈子发挥它对我们的影响作用。


 

同时,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一开始母亲就是他和世界的全部链接,我们要知道链接就是我们感觉到我们活着的一个基础。没有和外部的链接,我们感觉不到自己,也感觉不到世界。


母亲作为这个婴儿和世界的全部链接,她的重要性,她对孩子的感情,她的表达和情绪,有多大程度影响这个孩子,不言而喻。



最初,孩子的世界里,只有母亲和他,并且开始他会把母亲看作和他是一个整体,没有分化出我和你这样的概念。


接着,他慢慢长大,将母亲当作客体,就是另一个人,然后知道了自己。


他从客体对他的态度,夸奖还是批评,赞许还是嫌弃,喜欢还是冷漠,来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世界的欢迎,判断自己的好坏。


这就是潜意识中最深的那一部分,伴随人的一生。


出于人的本能,婴儿天然地需要妈妈,或许因为这种需要太过强烈,而且婴儿也是来自于母体的一个生物,所以他对于母亲的情感,几乎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孩子会把妈妈看作他全部的世界,稍微大一点,爸爸也会进入这个世界。


因为孩子非常幼小,他依附着大人才能生存,所以人类的基因,让孩子深深地依恋着妈妈和爸爸,尤其是妈妈,人类的基因让孩子无比地热爱着生育自己的那个人。


而人类基因,也决定了,生命的最初几年形成的潜意识人格,就是我们一生无法摆脱的代码。


我们总是说原生家庭,这就是原生家庭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个写照,在原生家庭之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母亲。


外面风吹雨打,就算家里也是风雨飘摇,只要母亲能支撑住,继续给孩子提供照顾和爱,这个孩子就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就能慢慢成长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所以每一个妈妈都需要知道,如果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年,你让他感觉到你不爱他,那么他一辈子都很难去爱自己;


如果你对于他呼叫的回应总是很迟疑或者忽视,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


如果你很少充满爱意和喜悦地看着这个孩子,总是很惆怅或者很焦虑或者满怀怨恨,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快乐,都很难和自己和解,都会活得非常矛盾挣扎。


太多如果,根本写不完。


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妈妈和他的故事。



所以,让我们理性地来看待母亲这个角色,那就是,当你生育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经由你的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的一生。


虽然他把你当作他的全世界,无条件爱你依恋你;而你可能会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和问题,还有你自己的痛苦和内心冲突,无法无条件爱他,无法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你只能尽力,这种尽力很可能会有欠缺,因为我们是人。


那么这种欠缺,会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孩子的人生。


总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怎样对待这个孩子,对于他的人生,他的爱恨、他的强大和软弱,他的幸福与痛苦,有着至少一半的影响。


这个角色,就是母亲。

 

实际上,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角色也许更合适:做得非常好,那是完成了对于经由你的选择才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生命的基本责任,因为“你遇见的这个人”没有因为遇见了你,没有因为你是他妈妈而变得不幸。


如果做得非常不好,母亲就是一个人一生不幸的源头,在这个人活着的一辈子里,始终发挥着自己的影响,谁也无法抹去。


这是对于母亲这个角色,我们应该去正视的意义。


歌颂,并不具有力量。

 





我也是一个妈妈。


我也有自己的妈妈。


学习了心理学,我渐渐知道,自己身上需要不断去与之斗争的问题从何而来,自己的一些创伤和由于创伤产生的一些心理疾病由何而来,我也学会了和自己这种状态和解、共处,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这将是一辈子的功课。


我并不恨我的妈妈。


因为她也尽了她最大的努力。


既然经由这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也因为她而有了一些创伤的感受和故事,那么慢慢去学习,去深入生命的真相,最终得到升华和解脱,经由痛苦得到成长,也是我这个生命需要完成的功课。


不管多么糟糕,或者多么幸运,我们都改变不了我们的过去了,我们也不可能走回一两岁,三四岁,手把手地教我们的父母如何当个好父母。


而我的过去也成就了现在的我,矛盾着但也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光明的一面也有着深不可测的痛苦和黑暗,是的,这就是我。


我尊重这个现实。


也尊重生命的这种规律和方式。

 


但是,既然我知道妈妈和孩子生命的关系,我对于自己做一个怎样的妈妈,就不可能再去找很多的借口,也不可能没有思考。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的妈妈,这是一种孩子也会感受到的压力。

 

最好的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意思就是好得恰如其分就够了。


具体行为来说,以一百分为满分,六十分就好。


孩子需要通过逐渐的挫折体验来成长,妈妈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无微不至。


两者相辅相成,完全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这个正循环的关键就是,“不完美的妈妈”让孩子体验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但是孩子有他的承受能力的极限,挫折再增大就是创伤,那么在他感受到挫折或者挑战以后,但创伤来临之前,这个“不完美的妈妈”一定会出现来解救他,安抚他,给他温暖的抱持的怀抱,于是孩子就在没有什么创伤但是又有挫折的环境下一点点地成长,在母亲的注视下,渐渐长大,最终完成和母亲的分离。


这是“足够好的妈妈”。

 

还记得有一幅曾让我动容的图画,一个大人把孩子扔上天空,孩子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落下来,大人一定会接住他。


足够好的妈妈就是在说一种这样的感觉。


周华健有一首歌的歌词,唱的也是这种感觉,“让我走出一片天空,让你尽情飞舞放心地追逐”,做好妈妈,就是要找一种这样的感觉。





我不觉得做个妈妈有什么值得歌颂和表扬的。


如果每一个妈妈,都能真正理解到,做好母亲这个角色,是我们的本分,那么这个世界上幸福的人会增加很多,人们会减少很多的愤怒、彷徨和痛苦。


每一个妈妈都不一样,每一个妈妈也有自己的生命中的问题,也有自己的烦恼和负担,所以每一个妈妈能够给孩子创造的环境是不同的,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妈妈们内心深处都有的,而且是相同的,那就是爱。


一个贫穷的妈妈和一个富有的妈妈对孩子的爱和重视可以是一样的。


只是有的人,从来就意识不到这种爱,有的人无法表达这种爱,有的人,作为母亲的爱早已被自己的黑暗湮灭……



做好母亲这个角色并不是说要拼命给孩子提供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让他受最好的教育,报最贵的补习班,而是说,你要关照你的内心,要时时反省,你有没有用你的爱和接纳在对待你的孩子,还是你总在忙于其他的事情,还是你总是焦虑着,总在应付你的人生中的各种烦恼,在那些无休止的纠结里,根本看不见你的孩子,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好好地平静温和地用心地注视过他。


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你有没有努力成长,让自己的心有力量打开,让你对孩子本来就有的爱流淌出来。而不是不断以焦虑、指责、回避、嫌弃的方式来扭曲这种爱,最后扭曲你孩子的人生。



周小宽致妈妈:


在母亲节的这个时刻,我想对妈妈们说的是:


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一直走在自我和解,自我成长的路上,与此同时我们也做了妈妈。


因为一些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或许还不能叫做”足够好的妈妈“,我们还没有那么健康、强大、完整的人格,


但是当一个生命来依赖你的时候,其实也是你自我治愈的时候。


你的孩子对你的爱和依赖,你对你孩子的意义,将是你最大的力量源泉和动机。


作为妈妈,最应该做的,就是成长。


唯有当你成长,成为一个更为强大的人,你的人格将会为你的孩子成长和治愈孩子内心的创伤提供力量。


一个强大的妈妈,提供的能量,可以帮助她的孩子,去面对他自己生命的功课,从妈妈身上汲取养分,去面对自己潜意识的黑暗,去接纳那个真实的自己。


所以,值此母亲节之际,祝愿每一个妈妈,都将自我的成长当作最重要的功课,只要你愿意,就还来得及。


此路远且长,妈妈,加油!



 小宽推荐

(你也不知道,分享会照亮谁的梦 | 感谢点赞)


推荐阅读

和妈妈和解,我做不到

☟ 戳阅读原文,购买胡慎之“爸妈营”精品课程


你的赞赏是我创作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