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是由美国未来研究所、创客大爆炸和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筹建的一个国际创客交流合作的众创空间和平台项目。实验室致力于发展、挖掘全球创客项目及产品,研发解决方案来连接大规模生产生态系统和小型硬件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后浪来袭 | 萤火创变者社区X洞悉未来·社会创新共创营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深圳  · 2020-11-03 11: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前言纪要


2020全国双创周深圳活动暨第六届深圳国际创客周洞悉未来·社会创新共创营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承办,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协办,联动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Shenzhen Open Innovation Lab)、 嘉士伯中国(Carlsberg China)、UNLEASH(丹麦UNLEASH全球青年创新集训营秘书处)、全球杰出青年深圳社区(GSC)、黑马设计思维创新实验室(Dark Horse Innovation Design Thinking Lab) 等跨行业、跨领域组织机构,激发双创活力,探寻循环经济与社区互联与深圳各产业现状的结合点,形成切实有效的落地方案,进一步推进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中国双创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圳经验。

本次活动鼓励校园创新人才参与,萤火创变者社区作为社区合作伙伴,负责独家校园招募。 营后我们收到了大家的反馈,我们非常开心地看到, 许多 从未接触过社会创新的学生 能参与到本次充满意义的活动中并有所收获。在此将反馈与屏幕前的你分享,共同品味社创营之旅带给他们的成长。





这是一篇絮絮叨叨但充满真诚的 回顾




“后浪:为未来蓄势

我是 Victor 黄昊 ,一名来自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和我分享本次活动感悟的是我的同学, Brady 姚培鑫。


Brady举着小组讨论的思路图


⼀开始,我通过萤火创变者社区推文了解到本次双创营的活动,后来深国交官方也转发了这篇推⽂,于是我对这个活动产⽣了兴趣。受David学长的邀请,我决定参加本次活动,推荐给Brady,希望能 锻炼自己社会实践的能力 以及 学习如何针对社会问题进行策划 。 在这一次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我们经历了挫折,不断地在沟通交流碰撞中学习,最终得到了自我的成⻓。


我和Brady首日签到


第⼀天来到这之后,首先聆听了许多创变者前辈的演讲,我们了解到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到如何进行从扩散到提炼、发散到迭代的思维方式。我们对华强北从被命此名⾄今的变化产⽣了兴趣。听完演讲,我们分了⼩组并开展了采访调研活动,调查华强北的问题和群众对循环经济的看法。


分组阶段破冰讨论

我们小组成员的构成,则是十分有趣的,从我和Brady这样的学生,到大三大四的学姐们,甚至是四十岁的创业大叔。而就是在这种年龄差距下,不同的思维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火花显得格外 独特且亮眼 。我们的导师冯晓老师作为社创探索者、职业公益人给予了我们非常多的指引。


冯晓, 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秘书长;深圳市龙华区社会组织总会会长


在采访中,我们遇到了卖电⼦产品的⼈、卖化妆品的⼈、拉货的⼈、环卫⼯⼈、学⽣等⼈,形形⾊⾊的⼈也得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我也了解了很多采访技巧,⼀个是录⾳,可在之后归纳总结时记住别⼈的语⽓与内容,分析出别⼈的真实意⻅;另⼀个是和别⼈聊天,并巧妙地转移到问题上,重复别⼈的回答,激发别⼈内⼼深处的想法,找出问题的根源。



我们在街边采访路人

之后,我们⼩组集合并进⾏归纳、总结采访得出的问题,使⽤了便签条和橡⽪泥作为道具将总问题分为各种⼩问题,⽤便签条写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法并贴在墙上的不同分区,依据问题的重复性排序,得出最严重的问题,共分为:


  1. ⽂化氛围不⾜

  2. 认同感不强(不认为华强北是“家”)

  3. 外界误解(“山寨大王”)

  4. 资源利⽤不⾜

  5. 平台交流机会有限


我们用一张大纸写出了我们这个项⽬的进展,分为问题、解决⽅案和资源分配, 并不断将其迭代、推翻、完善 。晚间,各⼩组之间开始互相介绍、提问、学习各小组的项⽬。最后,我们⼩组各⾃分配了路演的内容制作,分为整体描述、技术创新、可⾏性、效益预期、ppt制作,并进⾏了彩排,提升团队⻛采和现场表现。我负责的内容为提出我们的问题和解决⽅案,描述初⼼和三天的经历以及在舞台上场景还原华强北群众的分类。


Brady在策划项目过程中的笔记


舞台场景还原其实是⼀个最好的锻炼机会,不能笑场、不能紧张、不能忘词......路演完后,我们⼩组总结了项⽬的优势与不⾜,进⽽发现⾃⼰的优势与不⾜,得以扬⻓避短和完善⾃⼰。


B rady(右)和小组长在舞台上路演

三天的旅程里,组员中的学长学姐,前辈导师都分享了很多知识和值得学习的思维、做事⽅法。 但我们的收获远不止于此。 我们希望 有越来越多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多元和谐的集体中碰撞观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优势, 丰富自己的经 历,为自己的未来蓄势,并为社会创新进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前帆:跳出舒适圈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我所学习以外的讯息,一个带队老师告诉我关于 ESG的概念 :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一个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单单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训练营让我知道财务专业的发展不只是考各种证书,帮企业减成本,研究税收等问题,它也可以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一起“合作”。 这是我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很感谢老师能与我分享这些,然后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以及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本次参加的选手大部分学历都在我之上,开始我也有些不自信,但是整个过程下来不仅没有感觉到高高在上的傲慢,反而有很多人在鼓励我,让我感觉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是一样优秀的。你们对我的观点与其他选手一样的有赞同有反驳,整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太令人兴奋了!有人和我说, 对于真正闪耀的人来说,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的能力和想法才更让人看重。 活动中得到导师的肯定也让我很开心,在我自卑时候,想起你们的认可都在我心里加一分。


很感谢我的导师Tiger还有我的组员,和萤火创变者社区给予我这次参加的机会。我收获了新的思考方式,收获了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实在太棒啦!

—— Joyce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感恩” 是我这次最重要的收获。修百世才能同舟,生命中遇到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缘分。我们这次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难争执,都是因为配合十分完美,我甚至感觉着迷于我的伙伴们的可爱和优秀!这次拿了第二,只希望我们还有机会一起合作,拿第一!也非常高兴主办方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邀请如此优秀的老师带领我们创客。

—— Eli 宾夕法尼亚大学



总体来说很不错的一次体验。作为一个学生,从这次的共创营收获最大的是与在学校完全不同的一种 思考模式 。在学校里也许需要一板一眼地进行学术就能拿到好成绩,但是在共创营里面需要的事一种 发散性思维 多维价值观 ,而这恰恰是社会更加注重的东西。所以,特别的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体验到这种差别。

—— 李昱 深圳大学



“启发” 二字是这次参加双创周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启发在于各位优秀导师们的演讲和指导给了我综合思维层面上的指引,在于其他优秀小组们的创意想法带给我的灵感碰撞…重要的不是终点站,而是沿途的风景。非常幸运能碰到优秀且满满的热情的各位队友,人生相遇即缘分,更何况遇到的是你们。希望我们能在人生下一个站口 有缘再见

—— Giselle 深圳大学



通过这次共创营带来的体验,我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新的思维方式。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是理论和技术,在共创营中我学会了如何将 理论和现实结合 ,创造出真正能够实现的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 团队的合作 ,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也是我的收获之一。这次我们的团队拿了第二名,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

—— 韩宇晨 圣彼得堡大学



相关成果展示

2020洞悉未来 · 社会创新共创营 圆满落幕

媒体聚焦 | 洞悉未来 ·社会创新共创营



/


复盘的最后,我们的编辑十分感叹,他说别人十四岁就有机会参与这些很棒的活动,自己十四岁净想着怎么变着法叛逆了。 许多人觉得社会创新离我们十分遥远,觉得这是那些能人才需要去思考的事情,殊不知,社会变革的开始,就发生在身边 ,萤火创变者社区相信,就是这一点一滴的想法,一个个坚持不懈敢于思考、敢于付出的灵魂,让未来的道路变得宽敞。青年人应该拥有的思维与能力,从书本上来,从实践中来,落实到经历上去。萤火创变者社区会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将创新理念与更多青年分享,与青年共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