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会显著增加患者卒中及血栓栓塞的风险,同时增加死亡率。AFFIRM(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Sinus Rhythm Management)研究发现,药物控制心脏节律治疗在房颤患者长期生存率上并不优于药物控制心室率治疗。但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房颤的高复发率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毒性有关。导管消融治疗在控制房颤节律方面相较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优势明显,能更好地减轻房颤相关症状,提升活动耐量、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房颤复发,已被当前指南列为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导管消融治疗能否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及死亡风险尚未有定论,主要原因是这方面的临床研究证据比较缺乏。为此,近期一项来自以色列的回顾性分析,对比了接受射频消融与非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在卒中/TIA及死亡率方面的差异,并将成果发表在近期Heart Rhythm杂志上,结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该研究纳入了从2005年至2015年共43,026例房颤患者,其中有1015例患者接受了射频消融治疗。之后用倾向性积分匹配(射频消融组1∶≤4非射频消融组相匹配)筛选患者,最后射频消融组共969人,非射频消融组共3772人(匹配资料见表1)。研究首要终点是发生记录在案的卒中/TIA,次要终点是发生单独卒中,单独TIA或全因死亡。所有入组患者随访至终点事件发生,死亡,失访或2016年6月30日为止。
所有入组患者中,共3953人(83.4%)的CHA2DS2-VASc评分≥2。射频消融组与非射频消融组患者卒中/TIA发生率分别为2.10/100人/年和3.26/100人/年。射频消融组对比非射频消融组发生卒中/TIA的风险比为0.61(95%CI:0.48~0.79,P<0.001)。在校正两组患者CHA2DS2-VASc评分之后,两组发生卒中/TIA的风险比为0.58(95%CI:0.43~0.72,P<0.001);另外,射频消融组对比非射频消融组发生单独卒中、单独TIA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比分别为0.62(95%CI:0.47~0.82,P=0.001),0.47(95%CI:0.20~0.78,P=0.004)和0.57(95%CI:0.47~0.66,P<0.001)。
由此可见,对于高CHA2DS2-VASc评分的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卒中/TIA以及全因死亡率。但该结论仅来自于回顾性分析结果,是否能影响指南,还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Heart Rhythm, doi:10.1016/j.hrthm.2017.02.001.
编译:金河、方任远、杜先锋
表1. 入组研究人群基线资料。左:倾向性积分匹配之前;右:倾向性积分匹配之后
表2. 未校正CHA2DS2-VASc评分之前两组终点事件结果比较。射频消融组与非射频消融组患者卒中/TIA发生率分别为2.10/100人/年和3.26/100人/年。射频消融组对比非射频消融组发生卒中/TIA的风险比为0.61(95%CI:0.48~0.79,P<0.001)。
图1. 两组患者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曲线图。A:首要终点(卒中/TIA),B:单独卒中,C:单独TIA,D:全因死亡率。实线表示射频消融组,虚线表示非射频消融组。结果提示射频消融组的卒中/TIA及全因死亡风险明显更低
表3. 在校正两组患者CHA2DS2-VASc评分之后,两组发生卒中/TIA的风险比为0.58(95%CI:0.43~0.72,P<0.001);另外,射频消融组对比非射频消融组发生单独卒中、单独TIA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比分别为0.62(95%CI:0.47~0.82,P=0.001),0.47(95%CI:0.20~0.78,P=0.004)和0.57(95%CI:0.47~0.66,P<0.001)
表4. 两组患者基线及随访第1、2、3年时抗凝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
《书心剑律》
门诊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