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尚COSMO
Hey girls,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这里有最潮的穿搭,最美的女神,最流行的美妆术和最先进的时尚态度。如果你们想加入COSMOgirl俱乐部,请在后台留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一日道|人生在禄 ·  2 天前  
手艺门  ·  今年流行的紫色,太时髦了! ·  4 天前  
手艺门  ·  今年流行的紫色,太时髦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尚COSMO

“女人一有幽默感,男人就没多巴胺”?呵呵

时尚COSMO  · 公众号  · 时尚  · 2019-10-27 14:38

正文



喜剧人间,FUN女登场。



不知道什么时候,“女人一有幽默感,男人就没多巴胺” “女人的所谓幽默感是建立在肤浅的扮丑和自贬身价的恶趣味上”的论调充斥坊间,仿佛幽默感这种蕴含着极度智慧和丰富洞察力的高级情绪只专属于男性。


最近一期的圆桌派,香港导演王晶说起老友吴君如,当年从港片女丑形象拼命减肥终于变美翻身,王晶问她为什么这样,她竟然大哭道,“别人告诉我,你变美了,人会更开心一点。”原来,一直以丑示人的开心果吴君如,内心是如此不快乐。但美貌如小S,在镜头都前都数次崩溃,更不知私下真正的快乐有多少。



说到底,女人是不是Fun,与美丑没有关系,女人内心的快乐更与美丑没有直接关系。展示喜感更不是女人不快乐的原罪。从艾伦·德杰尼勒斯(《艾伦秀》)、蕾切尔·布罗斯纳安(《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各种奢侈品代言拿到手软的渡边直美、瘦成励志文美成热搜贴的闫妮…… 这些女性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诙谐与幽默,是一种只属于强者的游戏。只有内心强大、精神独立、自信充盈、乐观通达的女人,才能在娱人的同时,做到悦己。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照 ■


当我们已经足够能干足够美,为什么不试着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毕竟,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游戏。


闫 / 妮

“哭中有笑,喜乐掺悲,才是人生原色”


从十年前《武林外传》里风情万种的佟湘玉,到如今粉丝眼中性感迷人的“闫大美”,时间已经过了十四年。这几年,更瘦更美的闫妮频频因为“身材”“保养”等话题登上热搜,但美出天际的闫妮并没有开始走性感熟女路线,而是继续诠释着高度生活化的角色。比如最近一次引起热议的角色——《少年派》里的王胜男。一个严厉苛刻又玻璃心的中国式母亲,自然写实,自带笑果,且非常闫妮。



跟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一样,生活中的闫妮并不怎么搞笑,她曾经说过,“喜剧的东西,一定是有些沉重的东西压在里面的。”在拍摄《武林外传》时,她刚经历离婚,正处在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有时在片场,她会躲到楼梯边偷偷落泪,但是一开机,她又能马上变回那个泼辣爽朗的佟湘玉。与其说是迷恋这种角色转换的感觉,不如说她是找到了一个在现实痛苦中遁形的出口——那个她口中的有一些沉重的东西,不就是时刻交替的悲喜人生吗?



“把闫妮的面具放下,戴上角色的面具。那是一种保护的感觉,我演的也不是我,这个身体是我,但其实我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样的话,我就会比较自由,更放松一点”。正是在这种现实与表演,喜与悲的紧密切换之中,她感觉到了表演的另一个层次,体验到了欢笑背后可能也有着苍凉底色,“其实所有的喜剧都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有大喜,也有大悲,人生都是这样吧。”



看清生活真相但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才永远不会消沉,不会变丑,不会老去。



COSMO: 你觉得幽默是构成女性自身魅力的一部分吗?

闫妮: 我之前看过一句话,也是我自己对于幽默的理解,幽默就是悲剧加上时间。


我觉得幽默这个东西,是一种交流下的产物,很多灵光都是当下产生的。一个人不可能始终都是一个好玩的状态,你走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一种什么样的交流,能让周围的人感到舒服。一个人可以通过高级的幽默感来传递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虽然他看上去未必有多搞笑。



COSMO: 有人说,玩幽默这件事,女性更擅长扮演倾听者而不是主导者,你怎么看这种观点?

闫妮: 幽默跟性别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常常都觉得一个男人有幽默感特别好,同样,为什么大家不会说一个女性有幽默感特别好呢?当然,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学会做一个倾听者也很重要,如果你不喜欢做幽默的主导者,不妨跟我一样,做个人见人爱的见缝插针型幽默者,哈哈。

傅 / 首 / 尔

“生活一地鸡毛,且丧且自娱”

在《奇葩说》里,每当傅首尔准备起身辩论的时候,观众内心的OS都是——前方高能,一波猛料来袭。她的段子诙谐有趣又逻辑严密,用最寻常的生活案例,揭露“sad but true” 的事实真相,有些凉薄、有些刺痛,但让人不由自主地服气点头拍手叫好。



在这档宣称“40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格外彰显年轻人个性和态度的节目里,傅首尔的出现甚至有点“违和”,良家妇女,慈眉善目,衣着淳朴,很早就结婚生子,年轻的选手甚至都喊她“傅妈”,35岁的她过的正是大多数中年女性正在经历的——工作、厨房和辅导孩子作业之间连轴转的生活。



她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最传统的,立论的生活场景是最普通的。但恰巧,她是一个特别能说的“普通人”。“我就是以接地气的姿态进入节目,观众可能觉得我离他们更近一些,也许很多人在我这种生活里,表达欲被磨灭了,但我把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说得特别开心。



在节目里她常常称自己代表“广大小市民群体 ”,带来了一份大家都够得着的快乐。至于秘诀,就是为了“维护内心世界的秩序”,该撕就得撕,不必碍于面子不计较。而“俗”正是因为傅首尔活得真实不拧巴。她经历了不那么如意的童年,1岁那年父母离婚,她跟着妈妈切身体会了一个单身母亲独自带孩子面临的生活窘境,是一个从小就把懂事、争气写进骨子里的人。“也正因为见过的糟糕事情,上过的当、吃过的亏比较多,自然就形成一种吐槽的能力,不爱说废话,习惯一针见血。把我扔菜市场,我就是世俗里最闪亮的星!”



她说,不要看破红尘,因为红尘来本来就是破的。


COSMO: 有些男性认为和很有幽默感的女孩儿相处起来像哥们多过像情人,很多女谐星也总被调侃嫁不出去,你是怎么看的?

傅首尔: 你就这么想,一个女人再受欢迎,结婚的时候她也只能嫁一个人。无论是五十个人还是五个人喜欢你,你也只能挑出一个人,所以基数的大和小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迎合那五十个人,我觉得没有必要理会。



COSMO: 在同时面对工作、家务、孩子,令人焦头烂额的时候,怎么保持调侃的能力?

傅首尔: 不必压抑自己在生活里的一些不满,豁达一点,拼命地嘲讽自己,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这种自嗨的能力也是要培养的。不是有句话叫“男人至死是少年”吗,男人的一生就像是游戏,过家家,像孩子一样生活,但是女性就更像活在真人秀里,很难有那种游戏人间的态度,她会更加在意在别人眼里自己幸不幸福,而一旦想把自己的生活包裹得光鲜亮丽,最后就会生活得很压抑。幸福是无须向人证明的,想证明的人一开始就输了,放下包袱,看开了就是快乐的人。


辣 /目 / 洋 / 子

“网红无需网红脸,女丑不用真扮丑”

辣目洋子的走红方式其实非常“网红”:一段学习B-box的搞笑短视频几乎瞬间火遍全网,完全不亚于当初Papi酱的横空出世。于是,她开始参加综艺节目、自己创业,在演艺圈“攻城略地”,甚至被人们称为“下一个贾玲”、“中国的渡边直美”。



这位非典型性网红姑娘,突破了“白瘦锥子脸”的封锁线,以一组夏日复古大片在微博上获得了近18万个点赞。在这个时代的流水线式审美下,辣目洋子尽情展示着属于自己的“辣目式美感”——不美白,不磨皮,轻松,可爱,讨喜,外加绝对的自信。上抖音之后,更是凭借自己的幽默自黑功力,拥有超200万粉丝的关注度,每个视频都有过千万的点击量。



在《生活对我下手了》系列单元剧中,辣目洋子想试着“不装疯、不扮傻、美滋滋地演喜剧。”这部剧被称作“普通女孩的残酷生活史”,没有大起大落,都是贴近生活、关乎人性细微的点,展现大部分普通女孩都会遇到的尴尬困境:极品男友、塑料闺蜜、奇葩同事……作为一名95后,她无疑对年轻人的笑点和嗨点拿捏得更为精准,欢乐之余传递正能量,“年轻女孩喜欢跟自己的成长、职场,以及更贴近都市生活那一面相关的东西。” 她总结这是“新时代的一种好笑,就像网络上很多扎心的段子,戳中了某一个细微的心理”。



据说不少谐星的内心往往是阴暗而沉重的,那辣目洋子可能是一个极好的反例,年纪轻轻的她,却已经懂得享受“女丑”给自己带来的福利:“因为已经被贴上了搞笑幽默的标签,社会对你就会更宽容一些,自己也会少一些束缚感。” 比如可以在镜头前肆意地展示自己,无所谓身材管理,表情管理,偶尔被抓拍到一两张“丑照”,也不会担心人设崩塌。



如果说Papi酱在中国网络上开创了一个“女丑不丑”的新世代, 那么被誉为“日本最潮胖妞”的渡边直美则改写了人对时尚的新定义。在95后的网红中,辣目洋子没有“标准网红脸”,作为一名喜剧女演员,辣目洋子又不想装傻扮丑。因为她觉得,这些可都太浮于表面了。



COSMO: 从小到大描述女孩的优点,往往是温柔、善良、通情达理,幽默这个词似乎很少出现,你怎么看?

辣目洋子: 从小到大,大部分中国父母都会教育一个女孩子应该知书达理,而很少有人被鼓励去做一个有趣的女孩。这就导致大部分女生羞于肆意表达自己,就算有这种性格也会被身边人压制住,而能够突破身边人压制去表演喜剧的女生就更少了。就算有,也是在男性主导的喜剧系统下面的一抹颜色,一个配角。很多人可能认为女演员只有扮丑才能逗大家笑,但当你扮丑了,几乎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大家会觉得你只有这样一个表演方式。


张 / 乐 / 乐

“幽默和自黑,是对抗恶意最好的武器”


如果凌晨四点,笑果文化的办公室里还能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爽朗大笑,笑声的来源十有八九是《吐槽大会》的制片人兼总导演,张乐乐——那个在同事眼里拥有神秘力量,阅片无数,手握节目生杀大权的人。


从节目该请什么嘉宾,聊什么话题,怎样让嘉宾放心地被吐槽,熬夜录制时怎么活跃气氛给大家“打鸡血”,到段子响不响,收视率高不高,广告主买不买账,事无巨细都得操心。在观众眼里,要扛得住这些,怎么也得是一位身材魁梧、气场十足、经验丰富且能说会道的男性(参见李诞)。而在幕后揭秘的片花里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吐槽大会的总导演竟然是一位长相清秀、气质温婉,对着镜头说话甚至会脸红的萌妹子。



心理学家说,当人们意识到一种范式被违反,并且这种违反不是冒犯性、应受谴责或者令人不快的,幽默就产生了,所以幽默说到底,必须是一种“善意的出格”。正如节目的口号“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不少敢于面对爆料和善于自黑的人,往往能在节目中享受到“黑转粉”的待遇。张乐乐相信用幽默的方式传达善意和理解,是会互相鼓舞的,“我们鼓励明星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还原出来,去面对质疑或是误解”。而在一起创作的过程里,他们也逐渐击碎从网上拼凑出来的刻板印象。



当汹涌的嘲讽和恶意如潮水般袭来时,用幽默和自黑来对抗,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武器。


COSMO: 无论台前还是幕后,女脱口秀演员或者编剧都格外稀少,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张乐乐: 我们的编剧团队有三四十人,只有四五个女生,我觉得这是教育的问题,我们是被当作一个女孩子养这么大。小时候大家会告诉你,你要像一个女生的样子,你不能质疑。但喜剧说到底就是去质疑、去反问。而男孩像池子,他就是从小爱接话茬的人。但因为你是女孩子,你就要乖乖的。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一直以来很多女孩就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男生就没有这么多束缚,他们从小就在训练怎么向权威挑战。



小 / 鹿

“哭得越用力,笑得越大声”


那晚,小鹿的场子不算太热。以中年男性为主的观众对男演员的脏话梗和对女性穿着的调侃都很买账,但他们显然没做好听小鹿讲述看妇科病,却无端遭遇一群实习医生窥视的准备。当段子中出现“阴道”“子宫”这样的词汇,一些人自然紧张起来。将困窘经历包装成段子本是单口喜剧的惯常做法,但如果观众对其中的痛苦毫无概念和共情心理,很难理解把苦涩消解后的幽默。



冷场,对于一名决心把女性在社会中面对的尖锐真相编成段子的单口喜剧演员来说,是必然要承受的代价。不是所有演员都有底气扛过这种会让人自我怀疑的时刻,但小鹿很敢,作为国内唯一拥有两个单口喜剧专场的女演员,她有实力分清偶尔的冷,是因为段子不够好,还是因为对的段子没有遇见懂的观众。


所有的段子都从她的负面情绪里酝酿出来。没有人天生渴望痛苦,但机敏地捕捉、直面不如意,并且调侃它的过程,让小鹿重新获得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当你把最靠近你负面情绪那一层的事情先讲完,就会去挖掘下面一层,再往下、再往外,视野就会从自身拓宽到社会层面的痛点。



从小,因为爱搞笑,她极受同性的欢迎,但却有男生爱说她坏话。她切身体会过“女生好笑这件事在男人眼里非常地消解性感”。但现实如此并不意味着女性就得认命假装成一个无趣又无锋芒的人,只是为了照顾部分男人脆弱的自尊。毕竟在她的偶像艾伦·德杰尼勒斯身上,小鹿真切地看到过一个有才华、有幽默感的女性不靠扮丑和哗众取宠,轻松自如地就能把观众逗笑是一件多么有魅力的事。



2017年底小鹿在电脑里建立了一个文档,问自己“你到底要表达什么”?现在她找到了答案——“我是一个女演员,虽然我平时不太突出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我觉得在单口喜剧的舞台上,应该要有人发出非常强的女性声音”。她想要在这些让人喘不过气的家长里短和女性面临的社会困境里,用讲笑话的方式,撕出一点正义。


COSMO: 把人逗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时候比把人弄哭还难,作为脱口秀演员,会不会压力很大?

小鹿: 我不是那么博爱的人,一定要让每个人都笑。我们观众群也很固定,都是城市白领,很聪明,知识面很广,爱笑,喜欢自己的生活。喜剧不能治愈你的不开心,它只是暂时帮你缓解一下,让你暂时不去想它,而且还得看你自己愿不愿意。你要总是极其敏感地盯着自己那头的悲伤,我说啥你都能联想起你的前男友,那谁都没办法。喜剧演员永远没办法单方面地把你逗笑,你得自己主动咧开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