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0首付,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  8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过完年发现,县城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变样了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4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生活在一个十分钟就能走完的安逸小城,给生活做减法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19-04-25 13:00

正文

我一直觉得生活在一个小城市是件幸运的事。和身边的朋友聊起,我生活的城市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只要不到十分钟的脚程,大家都表示非常惊奇,这样的小城市真的能住吗?

抛去其他复杂的不谈,我给你罗列几个数字,你就会对小城市的优点非常理解:

  • 从家里出门到公司,步行 5 分钟;

  • 步行 3 分钟到运动场和游泳馆;

  • 到政府和邮局步行 5 分钟,因为人少办事基本不用等;

  • 到超市区步行 7 分钟,几家连锁超市密集的开在一起;

  • 往反方向走 5 分钟就进入了田野和山林。

小城市的布局相比于大城市无比紧凑,在北京、上海、德国斯图加特待过以后,我现在格外喜欢这样的小城,可快可慢,可谓相当惬意。

单就每天节约下的时间就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做我喜欢的事,比如在这里絮絮叨叨的码字写东西 😝(之前每 天通勤路上得花 3 个小时)。

当每天必须在路上的时间大幅 压缩以后,生活压力明显地下降。不用再担心路上会不会堵车、要赶几点几分的班车等等,稍微早点、稍微晚点都没什么问题。虽然是非常小的改变,但是对生活幸福感和自由度的提升却非常明显。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用买车了,省了一大笔 ✌️。楼下就有一个租赁点,遇到必要的情况租一下就搞定了(直接还没用上过……)。

给生活做减法

诚然小城市必然也会有很多不足,比如没什么大商圈、娱乐场所。

但是我认为这反而是一个很好的给生活做减法的机会,因为 我们想要的东西常常很多,但是真正对我们重要的东西其实没多少。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的事情也就那么多,Dalio 也说过「我们可以做成我们想做的任何一件事,但不能是每一件事」。在有限的时间里,想要尽可能地做好某一件事唯有聚焦,做减法。

我们可能想要上班、想要娱乐、想要逛街、想要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如果仔细想想一段时期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无非就两个核心点,绕着 工作 生活 转。这些真正核心的需求在小城市都可以得到超额的满足,这就够了。做减法去掉了很多伪需求,提高了重要核心的比重,何尝不也是一种断舍离。

“小城”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这样的思路不是一定要用在选城市上,我们可以把思维打开一点,一个大城市中的某一片商圈何尝不是一个个小城。选择小城不一定真的要搬到一个小城市去,而是选择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位置,重点在于——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最重要?

对于工作的人而言,有什么能比下班从公司出来,拖着疲惫的身子,5 分钟只能就能到家更增加幸福感?我现在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莫非下了班、吃了饭,去游泳回来,一看时间,「太爽了,平时这个时候还没到家呢。」

安逸导致消沉?

这样安逸的生活会不会导致一个人堕落消沉?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生活的安逸不但不会导致个人停滞不前,反而会给你深度长期思考的机会。只是这份安逸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自己靠努力和选择赢来的,而不是靠运气捡来的(比如投胎),尤其是当我们经历过奔波、浮躁以后,对这份安逸会有更多的理解。

之前在富爸爸系列作品《年轻乐享生活》中读到过这么一段内容:

1994 年,在经过了近 10 年的奋斗之后,我终于获得了财务自由,那年我 47 岁。我的朋友奈尔打电话告诉我:“在出售公司后一定要至少休整一年。”

“休整一年?”我回答,“我要退休,再也不会回来工作。”

“不,你会回来的。”奈尔说。“不到 3 个月,你就会感到无聊透顶,然后建立另外一家公司。”他说,“对你来说,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无所事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建议你,在另起炉灶之前至少要休整一年。”

后来不到 3 个月,作者开始想念工作、想要回来。但是他记着自己当时的目标,真的坚持修整了一年。他开始适应和享受新的生活,因为没有陷于忙忙碌碌,有时间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这也成就了后来《富爸爸》这个系列作品 20 多年的畅销。

当我们为生活忙碌时,总是陷于想活着、多赚钱、快抢坑。而让自己真正安逸下来后,你会开始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和价值。

安逸并不遥远

你可能也会觉得,有很多现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没有办法完全安逸下来的,工作 996、生病 ICU。但是这种生活真的没有办法避免吗?至少财务自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不再局限于日常开支和养家糊口,就可以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什么才是我真正想做的、热爱的东西?面对工作,如果你从来不担心收入,不担心养家糊口,那么这份选择到底是被迫还是你自愿的选择,不就很清楚了吗?

财务自由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虚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生活的合理规划、依靠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而不是幻想着某一天撞大运。

欢迎参考我的财务自由实证,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Early Retiremen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