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微信支付发布《2019“智慧36行”行业发展报告》,公布了微信支付对于“36行”的智慧助力。数据显示,
上半年电商小程序交易量为去年同期27倍
,小程序已成为零售行业加码经营能力的标配工具。
国内电商市场起起伏伏20周年,变幻莫测,科技更迭、流量不断地重构,近两年处在风口浪尖的
小程序成为电商领域的沃土
。拼多多、云集等诸多小程序电商新秀让微信关系链背后的商业价值无可隐藏;支付宝小程序宣布上线“智能客服”功能,加码小程序电商发展;百度战略投资有赞,借小程序补足电商交易能力;“天生社交”的QQ小程序和“200亿市场”的抖音也以极高的速度起跑。小程序电商凭借其轻便、内存小、支付压力小、天生信任度高等优势,快速占领用户心智,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当当购物」获得2019上半年阿拉丁神灯奖·最佳电商奖
当当作为电商行业中极具代表性的领导企业,其2018年当当利润4. 25亿,同比增加34.9%的盈利水平惊艳财经媒体圈。电商领域中,当当以“求变”著称,风口之下也理所应当成了那只行业黑马。其小程序
「当当购物」总用户已达1亿,月活顾客近千万,用户转化率9%,在电商中排名十分靠前
。
据悉,2017年,当当就把小程序提高到公司战略层面,专门配置产品运营研发团队,成立独立的小程序部门。“微信用户生活场景的高度分散和碎片化、当时微信和Wechat近十亿月活及其密集关系链,让当当预见到微信生态的商业价值。当当判断小程序会带来增量、引发用户行为的改变,于是开始在小程序中的攻城略地。”
2018年,市场环境、小程序赛道整体体量、当当自身数据均证明小程序用户量果然增长很快。当小程序作为增量渠道被验证时,当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做小程序广告投放,希望借这个风口构建“私域流量增量池”。最具代表性的“当当0元领”功能,每天为其带来12万顾客,
用户分享率达到20%,裂变率达到500%。
在当当与腾讯广告、小盟广告等广告平台建立合作期间,曾开展名为“月度投放”的测试计划,这也是当当首次在小程序上投放广告。在之后的6次大规模投放中,其效果显著提升,获得用户和品牌影响力的双增长。其中,当当与小盟广告在去年双十一期间的合作获得了
4000W+展现量, 40W+点击量, 点击率为1%~2%。
其ROI近乎1:
1,
获取订单用户的成本远低于电商平均获客成本。
当当网生产线
都说互联网寒冬还没过去,但当当都在近五年内连续盈利且连创新高,其小程序更是拿到前三的好成绩。是扎根于互联网起步的当当基因使然,还是另有奥秘?想必大家都好奇当当到底做了些什么?
其实广告主在投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当也曾无一避免。比如,接触新的投放渠道时,不知从何下手,或者用户逐渐显露“疲态”,拉新效果放缓;投放过程中确实有效果,但是后期流失率高;由于监测不到用户完整数据,难以明确广告的浪费部分以及对于用户的精细化运营策略;面对广告投放后的监控外流量,即增益的部分,很难确定增益的来源,也无法精细优化。在腾讯广告、小盟广告等广告平台的协助下,当当不断调整投放策略,并给出
以下四点小程序广告投放方法论:
作为图书市场一哥,当当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对于商场内书籍质量的把控,将大IP新书、精品书、时下热点及热销书目作为首选,将服务归于本真,提供给用户好的产品。
当当广告投放业务负责人
狄
明
表示,广告投放的目的是拉新,一次好的广告投放应该是好产品、好创意、好渠道相组合,品牌合一的精进艺术。做好拉新,增加平台电商新增量,是降低流量成本最佳途径。
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用户对于广告的接受和忍耐程度不高,当当早已摒弃传统的投放渠道和思路。“让广告变得有趣一些,比什么都重要。”在最近的广告投放中,当当尝试了诸如“集书签”,“有文化感的社交货币”等新兴广告代入模式,给用户符合其调性的入口,让广告变得有意思,这也是当当内部推崇的好创意。
说到好渠道,显然相对难一些,当当在此过程中也借助了外力。在对品牌有清晰用户画像的前提下,当当广告投放团队与腾讯广告、小盟广告等广告平台精心挑选匹配用户群的渠道组合,针对特定渠道研发专属的投放方案,这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当购物」芝麻开花活动
在决定做小程序广告投放之前,当当对其小程序做了重新定义。“当当购物”小程序被定义为用户体验当当的一个新的场景,并在投放广告之前做了充分的场景构建。
首先,确保卖场用户(尤其新用户)通过广告进入「当当购物」小程序后交互体验流畅。当当小程序团队和腾讯小程序团队日常联系密切,对于可提升用户体验的新功能、新技术随时跟进、更新和迭代。
其次,基于微信的社交属性,当当运营团队还在做小程序的裂变,让种子用户触达到更多用户。同时,基于社交属性,当当微信团队还在小程序搭建了换书、传阅的场景,当当卖出过很多书籍,数据显示相当大一部分用户愿意让书籍流动起来、充分展示其能量。
最后,针对不同人群,比如亟需知识能量储备的青少年阶段、应届生初入职场、毕业三年职场进阶等场景,挖掘痛点,展现创意,匹配更精准的人群触达。
在基于社交、场景的去中心化的小程序电商模式下,当当通过广告投放获取大量精准用户,继而利用产品自身的社交裂变技巧实现用户数几何式增长,最终将用户沉淀到公众号和社群,建立私域流量。
随后,通过内容或营销活动不断地促活和再营销,形成获客到转化到沉淀再到复购的闭环。
「当当购物」流量再营销活动
很多广告主有一个潜意识里的误区,认为获取了精准的流量就万无一失了。事实上,广告投放和流量交易的过程中广告主需要不停地根据投放数据持续调整自己的产品和广告素材,去配合广告平台优化投放策略,广告投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且投放过后,要做好复盘,以在每次投放中逐步提升。当当在与腾讯广告、小盟广告合作过程中,保持着至少每天沟通、每周开一次会、每两周调整一次广告素材和形式的频率,针对投放数据实时调整。
在此过程中,广告平台针对广告主的投放效果、数据维度分析报告等进行反思,优化作为平台方的数据监测能力、扩充监测维度。以上举措可以避免广告主广告投放的浪费,帮助广告平台为广告主提供行之有效的精细化营销方向,此为双赢。
中国的电商格局每过四五年都会迎来大洗牌,随着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QQ、360等相继入局,小程序黄金战场一触即发。各个巨头平台纷纷给出最优的政策扶持,流量也处于价格最低的阶段,接下来大量品牌和中心化电商平台将会往小程序迁移,以抢占这样的战略高地和先发优势。随着腾讯广告的重视、小盟广告等第三方广告平台的参与和推动,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和流量主陆续参与进来,期待小程序在广告市场中的无限想象空间。
当当广告投放业
务负责人狄明是如此评价其与腾
讯广告、小盟广告等广告公司合作体验的:
-
新思维:
敢于尝试新事物,在小程序行业深耕的团队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思维开放、不设限,非常有活力;
-
新流量:
新的技术标准带来全新的流量洼地,源源不断的增量可以一窥小程序的巨大爆发力。
-
新营销:
坚持创意营销、提供裂变式玩法、降低成本、提高ROI,说到底,这是一个好的广告平台必须给到广告主的,而腾讯广告、小盟广告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