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发现有其他微信号抄袭本内容,请在后台向我们积极
举报
,我们会直接投诉
查封
其微信号。
已有不少成功先例
。是否抄袭,请比较下发布时间即可。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2020招生目录修改
http://cese.cumt.edu.cn/22/a4/c12074a533156/page.htm
2.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
2020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调整通知
http://marx.nenu.edu.cn/info/1079/2127.htm
【
招生简章
(
▼
猛戳阅读
)
】
厦门大学生物仿生及软物质研究院、天津大学(MBA/非全MPA)
|
上海海事大学MPAcc、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MAud/MPAcc)、清华大学MEM、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MEM、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宁波大学(设计学/艺术硕士)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河南大学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专业课调整&大纲
(
▼
猛戳阅读
)
】
西南交通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湖南大学应用统计专硕、华南理工大学
|
天津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国际关系学院
|
暨南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清华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
【
招生专业目录编制通知
(
▼
猛戳阅读
)
】
福州大学
|
郑州大学
|
江苏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考点总结:
中国的阶级划分
(
图解
)
声明:侵权盗用必追究到底
注:图中“=”理解为“相当于”)
第一
,城市领域
包括:
/
1.无产阶级(
即工人阶级
):是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是
中国
革命的领导阶级
。
/
2.资产阶级:
/
3.
小资产阶级:
不是资产阶级
(
因为不剥削。容易命制陷阱
),是劳动人民,
始终是革命的动力
,
是
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
第二
,农村领域
包括:
/
1.地主阶级(
全部土地出租
):是
革命的对象
。相当于城市中的大资产阶级,但特定历史时期
(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
)
要与其进行必要的团结。
/
2.农民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
富农(
部分土地出租,部分土地自耕
):是
革命的动力
。相当于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
中农(
全部土地自耕
):
始终是革命的动力
,是
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相当于城市中的小资产阶级。
-
贫雇农: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
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
考点总结:
土地政策考点双维度全息整合
(
2020整合版
)
声明:侵权盗用必追究到底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所以土地政策是重要考点,务必重点掌握。建议参考以下小哇从两个维度(
时间+阶级
)整合的考点进行系统性复习。
维度1:
按时间细分整合
第一
,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
(
1851~1864
)
/
政策
:《天朝田亩制度》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
评价
:
第
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政策
(
1894~1918
)
/
政策
:“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涨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后来又提出了“
耕者有其田
”的主张)
/
评价
:具有进步性,但是并不是将土地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
三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一)
土地革命时期政策
(
1927~1936
)
/
政策
: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
-
1928年
中共六大
明确规定了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政策也有调整,但
土地所有权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
-
1928年制定
井冈山土地法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第一个
土地法。以
立法
的形式,
首次
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
1929年制定
兴国土地法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
原则性的改正
,保护了
中农
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
-
1930年制定
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分配方法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
制定了
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
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
/
原因
:
(二)
抗日战争时期政策
(
1937~1945
)(
2007考分析题
)
/
政策
: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
原因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
主要矛盾
,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
作用
: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
团结了地主
一同抗战(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三)
解放战争时期政策
(
1946~1949
)
/
政策
:
-
1946年
《五四指示》
把减租减息改为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即实现“
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
标志
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消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
过渡
。(
2016考单选
)
-
1947年9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制度(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
1947年毛泽东在
《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
第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
第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
-
1948年毛泽东在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明确提出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
土地改革的阶级路线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土地改革遵循的总原则
),发展农业生产(
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也是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
)。
(2006考多选
)
-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规定,要
引导个体经济朝着集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
/
原因
:
/
作用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农民群众的支援
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四)
过渡时期的政策
(
1949~1956
)
1
.土地改革时期(50~52年)
/
政策
:1950年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了这次土改的
目的
,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改中
对待富农的政策
,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
保存富农经济
的政策(公众号:考研军火库)。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
规模最大
,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
最好
的一次
。
/
影响
:土地改革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
.农业合作化时期(三大改造时期)(53~56年)
/
政策
:采用
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
,建立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分三步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
影响
: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
土地公有制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五)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1958~1978年
)
/
政策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小社并大社(
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
/
影响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
改革开放新时期
(
1978年以来
)
通过
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内容
,从而解放农业生产力(公众号:考研军火库)。
/
政策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
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
。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
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但没有所有权
。
/
影响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维度2:
按阶级细分整合
第
一
,对待地主阶级的政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