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
立春节气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岁之轮回,自此而始。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阶段是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养生尤为重要。此阶段该如何养生?需注意些什么?
在立春这天,民间有
“打春”“咬春”“踏春”
等丰富的风俗文化。古时,人们会吃
“春盘”
,摆上时令蔬菜、果品,比如韭菜、生菜、萝卜等,卷在薄饼中吃。“北宋第一美食博主”苏轼曾写道: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世间美味,莫过于此吧!
如今,南方人立春喜欢吃
春卷
,北方人“咬春”多是吃
春饼
。老北京正宗吃法是春饼卷合菜,将豆芽、韭菜、粉丝、酱牛肉等铺在春饼上,再蘸上甜面酱裹好,春饼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寓意
“有头有尾”
。
立春养生着重于养肝,着眼于保护初生之阳气。
如何在春季的第一个节气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呢?这份食谱快学起来吧↓
食材
:
排骨3~4块,糯米100克,枸杞15克,葱、姜和盐少许
食材:
羊肉、姜片、红枣、党参、当归、黄芪、白萝卜、盐、枸杞
做法:
立春要
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
,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
少酸多甘
,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山药、小米等,可以补益脾胃之气。
立春时节正处于冷暖气流交汇时期,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也是流感、肺炎、哮喘等疾病的高发期。穿衣
应遵循“春捂”原则
,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
①颈项部
:
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
②腹部: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保护脾胃阳气。
③膝足部:
都说“寒从脚下生”,所以膝足部的保暖也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建议遵循
“815”原则
。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当气温连续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平时
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
。对于
青壮年
,尤其是
体质偏燥热、阴虚或者湿热人群
,“春捂”不一定适合。
中医认为,四季之中,春季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因而
春气通肝,春季也最易使肝气旺盛,如疏发不当,则易致病
。
肝炎是常见的疾病,主要分为
病毒性
和
非病毒性
两大类,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征兆。这些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①
身体有乏力感,体力下降
,无明显原因的疲惫;②
口臭、食欲减退、
腹胀、厌油、恶心、慢性腹泻;③皮肤上可见
蜘蛛痣
;④
黄疸,尿黄、眼黄、皮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