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交四航局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四航局”)官微。四航局始创于1951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策划咨询、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等一揽子方案和一体化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2 天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交四航局

浊酒一杯家万里

中交四航局  · 公众号  ·  · 2025-01-15 21:12

正文






2024年8月,我和四航局一公司其他新员工一行4人踏上了奔赴非洲尼日利亚项目的旅程。从中国广州到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12个小时的旅程,我们将在那里转机去尼日利亚的首都阿布贾。

登机前半小时,在半夜12点的困倦中我遗失了装着电脑的行李箱。周围只有埃塞俄比亚的空乘人员,我急忙向他们寻求帮助,惊慌失措中只说得出一句“I lose my l uggage”(我的行李箱丢了)。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终于赶在结束登机前的最后几分钟拖着失而复得的行李箱迈入机舱。

到达埃塞俄比亚时是当地时间的凌晨5点,我坐过人生最长的一次飞机,在云层上待了10多个小时。机场里的网络很差,却是我“失联”10多个小时后唯一能够与万里外的家人联系的方式。“妈,我到埃塞机场了,在这转机。”“我这里是5点啊,凌晨5点,你那边是10点了吧。我们5个小时的时差,到了尼日利亚咱俩7个小时的时差呢。”

那天下午,我们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尼日利亚的土地,见到了等候已久的同事,一起乘车前往尼日利亚马拉巴至凯菲项目部。一路上异国他乡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尼日利亚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土著建筑,也有受到殖民时期影响的西式建筑。伊博族的圆形房屋、豪萨族的方形房屋、伊斯兰教的圆顶和尖塔等,风格迥异,各不相同。这里的人们在密集拥挤的人群和车流中穿梭,路边摊贩用当地语言吆喝着,人们头顶着水桶、脸盆甚至纸箱在路边兜售各类坚果、水果、衣服、毛巾等商品。不同的面貌,却是同样的人间烟火。

更让我惊喜的是,在这充满异域风采的地界,我依然能看到很多熟悉的中国元素,身着汉服的当地人、路旁挂着汉字招牌的中餐厅、随处可见的“中国制造”和“Made in China”字样。负责接我们的同事郑晓明告诉我,中国交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来到了非洲市场,苏丹的码头、肯尼亚的铁路、坦桑尼亚的渔港、尼日利亚的公路,你能在非洲的许多国度见到中国建设者的足迹。在这里,最多的亚洲面孔就是中国建设者。

还未看够异国他乡的风景,我们就在下午5点到达了项目部,大门上和营地里随处可见的“中国交建”让我感到格外亲切……营地里干净整洁,房屋整齐排列,一切井然有序。“浊酒一杯家万里”,项目的同事们聚在一起像家人一样其乐融融,让我忘记了距离和时差,好像从未离开过一样。即使远在非洲,却也谈不上漂泊在外。

从项目去往施工现场的路上,道路突然变得颠簸。我的导师敖炼告诉我,前面走的路是我们之前修的凯菲至马库尔迪公路改扩建项目,而现在颠簸的路段就是马库尔迪至埃努古公路改扩建项目将要修复的路,是我们将要修的路。尽管来时的路坎坷不平,希望去时再走这条路,将会是一片坦途。我的心里涌起一股使命感,我参与建设的项目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图景之中,非洲大陆上那一条条畅通之路,是中国建设者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回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