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坚持产融结合,聚力打造基于数字金融的高质量金融服务。据
上海电气财务公司董事长冯淳林
介绍,该财务公司不断强化信贷业务线上化的顶层设计,形成或规划形成“财E贴”(银票贴现)、“财E兑”(银票承兑)、“财E付”(贷款受托支付)、“财E保”(保函)等线上化业务,着力构建同业领先、具有财务公司特色的信贷业务线上化平台和产品体系。
为更好推进财务数智化建设,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
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打造新一代资金结算系统。据
该财务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高华明
介绍,该系统应用“消息队列技术”“微服务架构”“分布式缓存技术”“灰度发布技术”“银行通道多路复用”等五大创新技术,成为集团“支付结算的超级网银”“事中监控的精准雷达”“电子单据的特快专递”以及“在线查询的高速通道”,有力提升了集团资金支付和资金监控水平。
在数字金融发展方面,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对数据安全的风险管理。
海尔财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温淑惠
表示,参照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海尔财务公司搭建了数据安全体系。围绕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安全运维三个维度,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流程建立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完成了数据资产的分类分级,并着手搭建应用数据风险管控平台,以防范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提高运营韧性。
联通财务公司副总经理李莞菁
表示,数字化能力是中国联通企业治理底色和天然优势。在不断实践的磨炼中,该财务公司摸索出“1+1+N”自主创新体系,即1套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1支自主研发的金融科技队伍、N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应用。她表示,联通财务公司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打破了传统严重依赖厂商的保姆式捆绑模式,最大化运用了财务公司现有资源,实现从外部技术引进到消化及本土化、最终自有能力输出的知识转移路径,使得公司成为大型央企司库系统原创策源地。
随着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的转型发展,企业集团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鞍钢财务公司于2023年10月召开绿色金融联盟大会,发起成立辽宁省首个绿色金融联盟;2023年12月上线绿色信贷报价平台。据
鞍钢财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之奇
介绍,该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撮合融资项目34个,项目融资金额84.1亿元,贷款利率均为同期银行最低利率。
近年来,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
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总经理魏然
介绍,该财务公司聚焦绿色金融和集团战略重点方向,精准加大新能源板块金融支持力度,累计为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制造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2.3亿元,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和电池采购,解决因电池预付款带来的资金缺口,保障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的按期交付。
关于财务公司如何做好绿色金融,
申能财务公司总经理陈云波
建议,一是要深化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针对不同的绿色项目需求,开发更加多样化和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二是要创新绿色金融风险评价及定价方式,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建立更科学的评级授信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优化信贷定价模型,在原FTP贷款定价基础上增加对项目碳减排效应的评估,设计与可量化碳减排效应挂钩的贷款定价模型。”陈云波进一步表示。
上海汽车财务公司风险总监陈岩
建议将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纳入绿色信贷的统计体系。陈岩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目前“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中“绿色贷款—交通类”的统计范围,包括交通系统建设运营、铁路节能环保改造等贷款类别,但暂未涵盖个人新能源汽车购车消费贷款。鉴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在推动新能源交通行业发展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陈岩建议将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纳入绿色信贷统计的范畴。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更广泛参与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的合理评价是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据
中核财务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雨晴
介绍,该财务公司制定专属绿色评级模型,科学进行量化管理。一方面将“绿色”作为一项基本要素,与“行业、效益、管理”等传统因素一同纳入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对企业披露、支持绿色活动的相关行为和结果进行打分,并将评级结果应用于额度分配、业务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方面,
中油财务公司
聚焦集团新兴产业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推出“光伏发电贷”“风力发电贷”“储气贷”等多项绿色产品。据
该财务公司党委委员何涛
介绍,2023年,针对塔里木油田控股的且末公司和尉犁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设计“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组合式贷款产品,既满足了企业中期与长期并行的资金需求,又兼顾了固定与浮动利率的灵活搭配,精准匹配了企业的用还款需求与成本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