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2013年度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香港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每经智库专栏作家,并多次受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多篇学术文章。其作品刊登于香港文汇报、新华社《瞭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权威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郭施亮

又一个四年,A股世界杯魔咒会不会是一场误会?

郭施亮  · 公众号  ·  · 2018-06-08 07: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面蓝字 “郭施亮” 轻松关注  公众号 guoshiliangbo





2018 6 14 日,将会举行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赛。按照时间安排,本轮世界杯将于今年 6 14 日至 7 15 日举行。言下之意,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万众期待的世界杯将会隆重举行。


对于全球球迷来说,世界杯开幕无疑是一个值得狂欢的日子。但是,对于 A 股股民来说,却时刻担心着世界杯的魔咒效应。时至目前, A 股市场已经经历了多轮的世界杯,而自 2000 年以来,也先后经历了 2002 2006 2010 以及 2014 年的世界杯时刻。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 A 股世界杯魔咒又是否存在呢?或许,这仅仅是一场误会?


实际上,要想知道 A 股世界杯魔咒是否真实存在,我们还是回顾一下过去多轮世界杯期间的 A 股表现,即可了解到世界杯对 A 股市场的冲击力是否有这么显著。


其中,我们以 2000 年以来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这或许更具有说服力。


2002 年的韩日世界杯,世界杯的举办时间为 2002 年的 5 31 日至 6 30 日。


回顾当时的 A 股市场,以沪市为例,在世界杯开幕之际,沪市指数大概处于 1500 点的水平,而在世界杯期间,股市指数明显反弹。截至世界杯结束之际, A 股市场较当时世界杯开幕时所对应的指数点位上涨超过 15% ,世界杯魔咒冲击并无展现。


2006 年的德国世界杯,举办时间为 2006 6 9 日至 7 9 日。


回顾当时的市场表现,沪市在世界杯开幕之际,股市指数点位处于 1550 点附近,而世界杯期间股市呈现出震荡上涨的走势,而在世界杯结束之际, A 股市场累计涨幅达到 10% 以上,而世界杯魔咒冲击同样没有展现。


到了 2010 年的南非世界杯,举办时间为 2010 6 11 日至 7 11 日。


回顾当时的市场表现,在世界杯开幕之际,当时沪市指数处于 2550 点附近区域运行,而期间一度加速下跌至 2319 低点附近,而后震荡回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世界杯结束之际,市场指数却逐渐回升至世界杯开幕时所对应的指数点位,世界杯魔咒对市场略有冲击,但整体影响并不明显。


最后,观察一下最近一次的 2014 年巴西世界杯,举办时间为 2014 6 12 日至 7 13 日。


同样以沪市市场为例,在世界杯开幕之际,当时市场点位大概处于 2050 点,而在世界杯期间,股市表现比较平稳,且基本上处于 2000 点至 2100 点之间窄幅震荡。但,随着世界杯的结束, A 股市场随后开展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杠杆牛市行情。由此可见,对于当年的世界杯魔咒,并未得到展现。


实际上,纵观 2000 年以来的 A 股市场,虽然已经经历了四届世界杯,但从具体的市场表现来看,却甚少受到世界杯魔咒的冲击,而整体看来,从世界杯开幕到世界杯结束,股市上涨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而 A 股市场对世界杯魔咒可能存在一定的误会。


确实,从之前的股基 88 魔咒,到两桶油魔咒,再到如今的世界杯魔咒,市场对这系列魔咒效应也产生出一定的恐惧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市场投资信心比较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会产生投资上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则在于市场更偏向于对利空消息的关注,而甚少关注到积极的一面,这也是股市投资信心低迷的真实写照。


从实际影响来看,世界杯魔咒对 A 股投资者的心理层面存在影响,但实际影响不会很大。与此同时,在以国家队资金以及各类大资金大机构作为主导的背景下,实际上市场的多数话语权已经掌握在这些大资金大机构的手中,而市场实际波动风险也在骤然降低。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长期以融资作为功能定位的 A 股市场,在高速 IPO 的背景下,也难免加剧了市场“牛短熊长”的运行格局。或许,在投资者长期忍受着高速 IPO 、批量减持抛售压力的背景下,股市投资信心也基本上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而在这个时候,市场往往也会存在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影响。或许,这也是 A 股熊市环境下的真实写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