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她刊
中国女性第一刊。
51好读  ›  专栏  ›  她刊

papi酱打脸《知否》:对不起,求你别爱我了……

她刊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9-03-12 19:35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她刊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文丨柳飘飘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越长大,越觉得最不了解我们的是父母。


你追逐的梦想,在父母看来是不切实际;

你享受的单身生活,在他们眼中显得那么滑稽可笑;


他们为你安排的人生,你避之不及;

他们常挂在嘴边的“都是为你好”,你听了就头大……



最近, @papi酱 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揭开了父母与子女这场“渐行渐远”背后的真相。




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常常听到父母对自己讲: 我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就连papi酱也不例外:


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xxxx;

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会xxxx……


大多数父母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督促子女能够好好学习、奋发向上;


殊不知,这对子女来说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开始习惯性地把父母放到自己的对立面,总是用抗拒或逃避的方式去与他们相处。


他们总是想要积极地参与到你的生活中,关心你的工作、你的感情,让你不要花钱大手大脚……


只要你稍微表现出一点不耐烦的样子,他们便觉得受到了伤害。


最后,“沟通”变“争吵”,直到最后不欢而散也没人意识到:


我们的初心,明明都是为了让彼此活得更好更幸福。



还记得papi酱曾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个段子。


她的妈妈一边心疼忙于工作的女儿,一边愉快地过着自己的娱乐生活。



看上去活得独立自我的姜妈妈,其实也曾和大多数父母一样,退休后闲赋在家,一心只能扑在子女身上。


后来,papi酱给妈妈报名了老年大学,希望她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


可姜妈妈却觉得女儿的行为,不过是为了摆脱自己。


但其实,除了子女这一方小天地,父母们的世界还可以很大,他们的幸福感也可以更多更广。


父母,是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的。



很多父母不介意自己吃得差一点、住得差一点,心里想着只要孩子过得好一点,就一切都好。


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意识到: 只有他们过得好了,子女才会过得好。


为人子女,有谁会希望父母永远把最差的留给自己呢?


你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应该100%来自子女,你自己的感受,很重要。


我们爱你们,所以希望你们能为自己本身而快乐。





记得看《知否》的时候,对剧中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有的父母把它当做至理名言去信奉,殊不知他们尽心尽力一辈子,却鲜少能够操心到正处。


林噙霜为了给墨兰计深远,教唆还未出阁的女儿与男子私会,不惜女儿家的名节,也要嫁进高门;


然而墨兰在顺从母亲意愿之下,学着她的御夫之术,学会了损人利己,也终归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公爷的母亲一心想着为儿子铺就一条顺畅无比的路,希望他能够按照自己的筹谋,娶一个门当户对的贵女,为他的仕途增添助力;


齐衡不敢忤逆父母,却为此失去了此生挚爱。



心比天高的小秦氏,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筹谋,前前后后害死了那么多人,连自己的枕边人都算计。


可是她却从来没有关心过,儿子究竟想要的,是兄弟和睦的幸福之家,还是承袭爵位孤独无依。



她们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获得更美满的结局:


林噙霜继续做盛府最得宠得势的小娘,郡主过着子孝媳贤的快活日子,小秦氏做她的顾家主母安稳度日……


可却因为一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将自己和子女都逼上了一条绝路。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中国式父母”被绑架的一生:


小学辅导作业至凌晨,中学对早恋严防死守,大学又担心他们在外地会不会吃亏;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毕了业,一边担心他们找不到好工作,一边又为他们的婚姻大事而发愁……


他们的生活里有着对子女的种种责任与义务,却唯独没有自己。


其实,真正“为之计深远”的父母,首先就应该学会把自己从这种“绑架关系”中解放出来。


你要教会孩子“爱”,教会孩子“尊重”,教他们快乐地过好这一生,便已经足矣。





前段时间曾看过荣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包宝宝》。


短片中的妈妈为了包宝宝做着一切,也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都给了包宝宝,这样爱着孩子的妈妈觉得特别满足。


可是包宝宝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渴望外面的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