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书评
纽约有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伦敦有London Review of Books,上海怎能没有Shanghai Review of Books?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安徽卫视,90后最早的“电子榨菜”,笑死 ·  昨天  
十点读书会  ·  最近的中产,开始穿百元拉夫劳伦平替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书评

廖久明︱范文澜1949年致刘大年一函的写作时间

上海书评  · 公众号  · 读书  · 2020-10-20 16:36

正文



文︱ 廖久明


王玉璞、朱薇编《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册收录了一封《范文澜来函(一九四九年)》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3页) ,全函为:


大年同志:


经常打听您的病状,知道已逐渐见好,甚以为慰!尚望坚决休养,以期早日康复。自您离研究室后,我残敝之人,如觉失左右手,可风亦半年未回,又失一助手(听说不久可回来)。研究室同志一般工作很好,但某些疏懒不振作(个别的)之情形,也实在令人寒心。尊恙何时能痊愈,医生如何说法?医生说可以出院时,希望能回研究室半卧治(一个月后此地可有屋子空出来),不必认真工作,对我帮助就很大了。如医生说尚须休养,则坚决服从之。


我想写一篇关于中国封建分期问题,到马列学院讲一次,征得很多意见,想不到您也在休养中为我提意见,感谢之至!等各方意见收集后,我想比较周到地写出来,再向各方请教。如能对此问题相当说得通,亦一快事也。祝


痊好!


文澜
十三日


《侵华史》已遵嘱改正矣。


该函收入刘潞、崔永华编《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时认定的写作年、月为“5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84页) ,董郁奎著《新史学宗师——范文澜传》 (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176页) 认可该时间。周秋光著《刘大年传》对该函的写作时间含糊处理如下:“1949年春,刘大年因病离开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之后,范文澜常常询问刘大年的病情,希望他能早日重回研究室工作。如当时范致刘的一封信中说……” (岳麓书社,2009年,217页)

考证该函写作时间有以下五条线索:一、“经常打听您的病状,知道已逐渐见好,甚以为慰”,二、“可风亦半年未回,又失一助手(听说不久可回来)”,三、“医生说可以出院时,希望能回研究室半卧治(一个月后此地可有屋子空出来)”,四、“我想写一篇关于中国封建分期问题,到马列学院讲一次,征得很多意见,想不到您也在休养中为我提意见,感谢之至”,五、“《侵华史》已遵嘱改正矣”。现根据能够找到的史料进行考证。

据黄仁国著《刘大年年谱》,刘大年“旧伤复发”的时间是1949年3月3日:“姜国仁来看望,见仍未止住吐血,向舒天巩、王可风提出注意,并要他们向组织建议,调师力坤来看护几天。” (人民出版社,2017年,37页) 据《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范文澜于3月19日、3月28日(与戴冠芳合署)、5月,吴玉章、姜国仁于3月23日,王冶秋于8月30日,钱信忠于10月22日来函,或专门问候病情,或顺便问及病情。看看钱信忠10月22日来函可以知道,此时已在考虑如何预防刘大年 “肺病的再发”问题了:“据我的了解,肋骨切除对肺病的再发有作用的,但必须看空洞在什么部位,使胸腔塌后影响如何而作决定。” (41页) 意味着此时的刘大年“已逐渐见好”,那么,内有“已逐渐见好”的函应写于1949年10月前后。

在范文澜1949年5月致刘大年函中,谈到了王可风的行踪问题:“兹乘可风同志去正定之便,匆匆致慰问之意。” (37页) 结合“可风亦半年未回”可以知道,该函写作时间当为1949年11月。

《侵华史》即刘大年著《美国侵华简史》:刘大年于1947年6月开始写作该书,1948年8月初稿送请中共华北局审查,1948年11月撰写《美国侵华简史》出版说明,1949年5月10日范文澜、荣孟源、王南、刘桂五代为撰写《前记》,1949年8月初华北大学自印,1949年8月26日-10月6日在《人民日报》上以《美国侵华史》为题连载后各地开始翻印,1949年 11月新华时事丛刊本《美国侵华简史》由北京新华书店出版 (《刘大年年谱》,32-41页) 。结合信函中的其他内容可以知道,“《侵华史》已遵嘱改正矣”应该是对新华时事丛刊本出版前稿子的“改正”。尽管新华时事丛刊本《美国侵华简史》版权页上标注的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初版”,根据王子野1949年12月15日致范文澜函却可以知道,该书的实际出版时间是1949年12月中旬:“刘大年同志的书已出版,寄上样书十一本。因不知刘现住何处,烦代转交。” (42页) 由此可知,内有“《侵华史》已遵嘱改正矣”的函写作于1949年12月之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