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 ·  23 小时前  
中国新闻网  ·  “90后”苏铧烨,当选市长 ·  昨天  
观察者网  ·  泽连斯基再表态: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昨天  
新闻晨报  ·  45岁姚晨,凌晨官宣喜讯!热搜爆了 ·  2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消息传来:母女二人双双遇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百万人才进海南”,为什么要重点招揽这两类人?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6-15 01:48

正文

本文来自我的小伙伴

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微信号:zmsyqbd)



求贤若渴,此处特指海南。6月13日,《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满月。


在这一个月时间内,与之相关的人才政策密集出台。最近备受关注的是,6月6日发布的《海南省2018年度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不少人将之视为对《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根据该目录,海南将面向国内外提供省内101家用人单位1530个高层次人才工作岗位,广泛延揽各方英才助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


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微信号:zmsyqbd)梳理发现, 在这千余岗位当中,教育和医疗行业的占比显著。 对此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表示,这正是因为目前海南在人才的承载力上,除了匹配的经济发展程度不足,最缺的就是配套的社会资源,


“饭得一口一口吃,先补医疗和教育配套的短板,才能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医生和教师占比过半


《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之后,引起了各界的不同反响。


大部分人认为,海南的发展确实亟需大量人才。但也有观点指出,海南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应特别注意引进人才的结构问题。王毅武建议, “海南应当定向、定点、精准地引进人才,避免以年龄和学历‘一刀切’。”


如今,距最初《行动计划》发布已过去一月有余,但在一些人看来,其无论是人才引进的数量,还是人才的整体结构,都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从数量上看,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世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我所知
,海南第一周内办理落户的人才仅一千多人 。”这与去年众多大力引进人才城市的“最初战果”可以说是相去甚远。

而从结构上看,王毅武也坦言,“据我了解,《行动计划》发布一个月以来,在海南落户的人还是以已在海南工作但之前尚未落户的人为主,从其他城市来海南落户的人相对较少。”

究其原因,他认为,这与“5月的《行动计划》相对笼统,算不上详细的指导性文件”可能有一定关系。而包括《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在内的一系列6月新出文件在他看来,可以视作是对之前“笼统计划”的落地和细化。

事实上,在海南相关部门在5月就《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就曾指出“海南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而在6月6日最新发布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中可见,海南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医生和教师合计占比近半。

该目录显示,其所需高层次人才共1530人、涉及101家用人单位的961个具体岗位。其中
包括教师、教学科研岗位等在内的“教师类”岗位共253个,占比26.3%;包括医师、药师等在内的”医生类”岗位共206个,占比21.4%。


这与3月的《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或5月的《厦门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相比,其医生和教师的占比之高更显“社会基础性”。北京明确更青睐文创和科技创新人才,而厦门则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两者与海南相比,都更倾向于具体产业的技术专业人才。

“我认为,医生和教师占比如此之大,正是因为目前海南在人才的承载力上,除了匹配的经济发展程度不足,最缺的就是配套的社会资源,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在王毅武看来,海南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双自贸”建设也刚刚起步,“一切都可谓从零开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饭得一口一口吃,先补医疗和教育配套的短板,才能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他表示,这看上去似乎正是海南对于“结构性引才”的尝试,是将“定向、定点、精准”的引才理念落到实处的政策。


切忌“大水漫灌”


与《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几乎同期发布的,还有《海南省人口发展规划(2030年)》。在王毅武看来,相较于紧盯规划中2030年人口将达1248万的数据预测,海南目前更应该首先考虑三个问题:承载这么多人的就业平台是否够?对人才的财力支持是否足?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配套是否合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