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成功
保持成功更为不易
我曾受邀在新闻主播筑紫哲也任教的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的课堂上进行过一次演讲,讲述自己的经营哲学。
几日后,学生们的听后感送达而至。
其时,活力门(Livedoor )事件尚未败露,课程中也出现了活力门时任社长掘江贵文的事例,于是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
“掘江贵文与稻盛和夫两人,到底谁的经营理念正确呢?”
作为经营者,一人认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做成,另一人却认为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人格。
而在“利己”与“利他”这一点上两人的目标也背道而驰。
在世人眼中,掘江贵文与稻盛和夫两人虽然思维方式截然相反,却都在经营上取得了成功。那么,到底谁是正确的呢?
确实,短期内可能尚难看出差异,问题是成功能否长期持续。
能力出众、满腔热情、干劲十足,事业一开始就拼命努力,若再有好运相助,成功便几成定数。
然而,这微不足道的成功有时却成祸端,令人翘起尾巴不可一世,最终事业毁于一旦。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相较于成功,保持成功更为不易。
盼着成为有钱人,过奢华的生活,想出名,希望变得了不起,即便如此动机之下,也能成功一时。
最初会想,原来这样也行得通啊。其实,这么低层次的目的,想长久保持成功实在难上加难。
净化自己的哲学和人生观,使它变得优秀卓越,就不会失去已经到手的成功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确立高层次的企业目的。
那么,为什么需要高层次的企业目的呢? 经营企业必须点燃激情,提升能量。
而想赚钱、想出名,这类欲望虽然也具有强大的能量,但一定伴随着愧疚感,而这种愧疚感会销蚀能量。
人是需要大义名分的。无论从别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自己的良心来说,都可以称之为高尚,企业就需要这样的目的。
持有一个值得向人夸耀的、光明正大的目的,那么,对谁都不必有所顾忌,这样就可以提升能量。所以企业经营的目的,以高层次为好。
企业经营的目的,换言之,就是企业经营者的人生观。从扭曲的人生观中所产生的狂热激情,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最终必将导致失败。
净化自己的哲学和人生观,使它变得优秀卓越,就不会失去已经到手的成功。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
才是我们应走的正道
经营者为了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必须追求利润。
追求利润绝对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在自由竞争的原理正常发挥作用的市场经济中,通过光明正大的商业活动获取的利润是正当的利润。
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努力追求合理化,提高附加值,经营者和他的团队额头流汗产生利润,这种利润应该堂堂正正地去获取。
但是,不能允许这样的经营活动——违背做人的道德,采取可耻的手段,去过分追求利润。
努力地通过工作、通过制造产品来光明正大地获取高收益,这才是我们应走的正道。
决不可采用损害他人的卑劣手段,梦想着一攫千金。
在石油危机时期,有的企业以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囤积商品,哄抬物价。
但是,现在还依然事业兴旺的企业的经营者中,当时那些丧失良知、追逐暴利的人,已不复存在。
如果还有的话,他们的企业恐怕也已经日薄西山。
依据人间正道进行决断,可超越时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通畅无阻
时时都要依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采取行动。
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引用常识或惯例进行判断,然后行动,这是不可取的。只靠常识和经验,在遭遇新的情况时,就无法应对。
每逢这种情况,就会举止失措,狼狈不堪。
如果能一以贯之地依照原理原则做出判断,那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困惑,不会迷失方向。
所谓依照原理原则,就是以社会的道德、伦理做基准把做人的正确准则正确地贯彻始终。
依据人间正道进行决断,可超越时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通畅无阻。所以,一贯持有正确判断基准的人,即便闯入未知的世界,也决不会惊惶失措。
能够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事业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也不是因为他们具备常识,而是因为他们理解人的本质,因为他们依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
用计策看似能获得一时之便,但从长远看来,绝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南洲翁遗训》第七则这样讲道:
“事无大小,踏正道推至诚,凡事不可使诈。人临障碍,多爱用计,一旦事畅,后伺机而动。然计必生烦,事必败矣。行正道,目下迂远,然先行则早成也。”
译文:
“无论遇到大事小事,都应该以至诚之心,恪守正道,决不可使用阴谋诡计。
大多数人在遇到障碍时,都爱用计策解决问题,以为只要用计清除障碍,之后总可以想办法伺机而动。
然而,用计谋行事必定会产生后患,招致失败。
相反,依正道而行,看似舍近求远,绕了弯路,反而能早日成功。
”
西乡严厉地告诫人们不能耍弄阴谋诡计。看了这一则,我不禁回忆起20年前创立第二电电时的往事。
在电电公社垄断电信业时,日本的通信费用与世界各国相比十分昂贵。然而,当时,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日本却可能因为全世界最高的通信费而受到阻碍,这样下去日本国民将无法获得实惠。
正在我忧心忡忡之际,政府的政策方针发生了改变,让电电公社改制为民营企业,允许新的企业进入电信市场。
电电公社民营化之后变为NTT,只要有新的竞争者加入,与之展开正当竞争,通信费必定会减低,因此我满心盼望着优秀的公司尽快发起挑战。
然而,NTT是从明治开始由政府运营的国有企业,实力非常强大,因此没有一家企业敢出头应战。
大家都生怕与NTT正面对抗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于是纷纷驻足不前,不肯主动举手。如果一直没有新企业加入,NTT便会继续垄断市场,通信费也将高居不下。
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我不顾自己完全是个电信外行,决定成立第二电电。
当时,京瓷已经发展起来,在京都已小有名气,但在全国不过是一家略有实力的中型企业。这样的企业竟然在东京立起战旗,打响全国性战役。
人们纷纷嘲笑我不自量力,但我却认为这对社会对世人绝对有必要,于是不顾一切发起挑战。
其实,在发起挑战前的6个月,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反复自问自答:“你成立第二电电、进军通信业的想法和动机是否至善?其中有无私心?你成立第二电电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自己扬名立万或发大财吗?”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我用这一标准反复严厉地自我拷问了6个月。每天晚上,即便喝了酒,即便筋疲力尽,我也反复自问自答。最后,我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动机:“我做这一切没有半点私心,没有丝毫不纯的动机。我唯一的心愿是在日本迎来信息化时代之际,将通信费彻底降下来。”于是,我这才成立第二电电,发起挑战。
在京瓷举手参与之后,以当时的国铁为主成立的日本电信也举手加入电信行业。
国铁中本就有铁道通信机构,在架设东名阪长途通信干线时,只需沿着新干线的侧沟铺设光缆即可,十分简单。
还有一家公司也加入市场,这是一家以建设省和道路公团为主成立的集团企业,它们也只需在东名阪高速路沿线铺设光缆,就能轻易建起长途通信的基础设施,因而这家公司起名叫作日本高速通信。
反观第二电电,没有任何架设基础设施的条件,仅凭着一片赤诚的纯粹之心便举手应战。当时的报纸杂志纷纷打出“胜负已决”的标题。
第二电电无奈之下,决定架构无线网络。当时,我们在大阪、东京之间的一个又一个山峰上架设碟形天线,以无线中转的形式架设起通信干线。
在另外两家公司沿着新干线或高速公路轻而易举地铺设光缆时,我们第二电电顶着夏季的蚊虫、冬季的风雪,在山顶上苦战,最后总算搭建好大型碟形天线,架设起了干线网络。
但如今,在所有新成立的电信公司中,只有第二电电生存下来。不仅如此,第二电电还成为销售额超过3.3万亿日元,规模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KDDI,至今仍然事业兴隆。
这正如西乡南洲所说,在做事时,用计策看似能获得一时之便,但从长远看来,绝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当面对极其困难的事业时,那些喜爱用计、精于谋略的企业都会逡巡不定,驻足不前。
而将“为社会为世人”这一纯粹动机升华为信念、全心全意、不懈努力的企业终会获得成功。
对于那些人才济济的大企业都望而生畏的事业,一无所有的京瓷却心怀信念,毅然出击,不顾旁人“必定失败”的嘲弄目光,势如破竹,一举获得成功。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企业家精神》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活法之叁——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心法之肆:提高心性 拓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