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懂财经
新三板第一媒体,由资深金融人和资深媒体人创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历史罕见,超11亿股封涨停,DeepSeek ... ·  18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非常有趣的新经济论文表明,男女之间大学入学差 ... ·  4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4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4 天前  
神嘛事儿  ·  发现一个法律漏洞 -20250201120439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懂财经

东方甄选的坎,不只是“去辉化”的阵痛期

读懂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24 18:42

正文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杨扬

编辑:夏益军


分手董宇辉后,东方甄选过得怎么样?


切割后的首份财报给出了答案,2024年6月-11月,东方甄选营收、利润、GMV等主要经营指标全面下滑,21号财报发布后至今,公司股价跌了8%。


客观来说,去辉化后,东方甄选很多粉丝离开,业务线、人员线也要重新配置,出现业绩阵痛期在所难免。


但东方甄选的坎,不只是去辉化的阵痛期,做中国山姆的故事能不能讲通始终存在疑问。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真实业绩没有数字那么差。亏损过亿成为很多媒体的噱头,但亏损不是因为东方甄选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是把与辉同行的未分配利润都白送给董宇辉的支出计入到了行政费用,如果剔除掉这部分开支,东方甄选利润也会滑坡,但盈利还是没问题。


2、做中国山姆的故事不一定能讲通。东方甄选一直想做山姆,但成为山姆的前提是,自己是一个话语权非常大的零售渠道,既可规模降低成本,又可要求供应商定制。而东方甄选扮演这个角色的是董宇辉,去董后,其GMV下降,进一步加大了转型难度。


3、先把命握在自己手里。东方甄选60%-70%的销售仍依赖抖音,基于外部平台的商业模式,GMV本身就有很强的脆弱性,东方甄选有业绩不稳的问题,同时依托外部平台,东方甄选要付出更多的营销费用,影响给消费者让利,间接限制了像品牌零售商转型。


/ 01 /

一份引起股价大跌8%的财报


本周,东方甄选投资人有些郁闷,1月20号到现在,东方甄选股价跌了8%。

股价下跌的导火索还是“去董化”后的首份业绩不好。


1月21日,东方甄选发布了半年报(2024年6月—11月),主要经营指标出现了全面下滑的趋势。


报告期内,东方甄选营收为21.8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11亿元下降9.3%,如果剔除掉与辉同行直播间产生的总营收金额,东方甄选营收同比下降了18%。


营收下降来自GMV下滑,近半年,东方甄选GMV为48亿,同比下滑16.8%。


GMV下滑自然是去辉化后,部分粉丝离开的结果。老粉离开后,东方甄选的新粉增长也不乐观,最近半年,其抖音粉丝关注人数只增加了20万,同比增长了4.3%。


利润看起来比收入更吓人,但仔细分析很多费用是一次性产生的,东方甄选的真实盈利能力要比利润数字好很多。


近6个月,东方甄选净亏损9650.3万元,乍一看,和去年同期的1.6亿净利润相比差了不少。


但其实亏损不是因为东方甄选的盈利能力下降,东方甄选的主要成本大头,商品成本还有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变化的都不大。


亏损主要是因为把与辉同行的未分配利润都白送给了董宇辉了,这部分支出记到了公司的行政开支中,使其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1.4亿激增到现在的3.9亿,同比增长180.7%。


如果剔除掉这部分开支,东方甄选虽然利润也会滑坡,但盈利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业绩全面下滑了,但正如俞敏洪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的:


“经历不确定性后,它总要有一个恢复期,而且这个恢复期我们确实需要有很多重新布局、人员的重新配置、公司的重新调整、产品的重新整理等等,还有士气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的回归一系列的事情,甄选甚至可以说是比我想的数据好一点。”


如果只是因为去董化的阵痛期倒也不打紧,但问题是,东方甄选的坎不是眼前业绩的阵痛期,还有以后的发展问题。

 

/ 02 /

做中国山姆的故事不一定能讲通


俞敏洪下定和董宇辉分手的决心,是想要东方甄选走一条从MCN向零售商转型的路。


东方甄选这样的直播电商有两条路线:


IP带货,向品牌商家赚坑位费和广告费,董宇辉的与辉同行是这种,卖的都是第三方产品,没有深入供应链。另一个路线就是,俞敏洪想打造的零售品牌公司,赚商品差价。


起初,东方甄选走红靠的是IP带货,但以一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自带高风险,顶流诞生往往也是MCN噩梦的开始,三只羊、董宇辉都用不同的事实证明了这点。


俞敏洪自然看得到这些,所以在他的构想里,东方甄选想做的从来不是一个大主播的MCN,而是一家零售品牌的公司,分手董后,俞直言要对标山姆,甚至超越山姆。


平心而论,零售品牌的故事虽然不如大IP带货有爆发力,但胜在更稳定更持续,俞敏洪的转型方向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东方甄选的转型能不能落地。


一个致命问题是,俞敏洪一心对标的山姆是一个话语权强大的零售渠道,山姆年销售额超6000亿。


庞大的销售额可以既可以要求供应商特供,同一个品牌,很多在山姆用的供应链和山姆外用的供应链不一样。而相同商品,山姆可以规模降本,很多卖的比电商便宜。


但将东方近6个月的销售额年化不到百亿,且最能和供应商议价的资产-董宇辉本人也已经离开。


董宇辉离开后,东方甄选的规模增长也并不乐观。


几个关键的规模指标:近6个月,东方甄选GMV同比下滑16.8%。抖音关注用户在粉丝量只有4000万还不算严格意义顶流的情况下,近6个月只增长了20万。


东方甄选的会员数倒是增长的挺快,近半年同比增长了84.4%,但奈何数量太少,增长后只有22.8万会员,能撑起的规模实在有限。


在零售业,规模决定议价权,东方甄选规模有限,打造自营品时,供应商不一定“老实”,其自营厄瓜多尔南美白虾被爆出有隐瞒添加并过量使用焦亚硫酸钠的问题。


再者,价也不一定实惠,直播间里6块钱一根的玉米、88元一盒的南美虾,被戏称为“农产品中的奢侈品”,能买账的网友毕竟只是少数人。


如此,东方甄选显然离山姆的“高质价优”还很遥远。


/ 03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