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裕策生物
裕策生物是国内首家以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肿瘤医学研究、转化与应用的高端品牌,实现肿瘤可防、可治的伟大梦想,使基因科技惠及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5:双子做全新的自己 摩羯提高适应能力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分手后还能破镜重圆的星座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6:白羊避免冲动消费 射手要保持冷静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广州员工奴性事件 ·  昨天  
鸿洋  ·  关于 2025 副业探索,DeepSee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裕策生物

千呼万唤始出来-----免疫治疗相关毒性(irAE)管理:ESMO临床实践指南(2017)

裕策生物  · 公众号  ·  · 2017-09-01 20:17

正文


势不可挡的Checkpoint inhibitor:抗CTLA-4和抗PD-1/PD-L1系列药物,其神奇的疗效目前已经广为人知,国内外的各家药企早已经开始在多个瘤种中广泛开展临床研究,在黑色素瘤和肺癌中,免疫治疗更是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已经成为一线治疗选择,其他实体肿瘤,如:淋巴瘤、胃,肠癌,肝癌,胰腺癌等瘤种也已经,或即将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


在临床研究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被临床医生和各研发机构视为重中之重,其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疗效本身。在机理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针对宿主的治疗,与已有的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说白了,先前的治疗是在讨论如何直接消灭敌人,而现在的思路则是如何释放机体被抑制的免疫力,提高宿主自身的防御力。


抗CTLA-4和抗PD-1/PD-L1因其机理不同,分别作用于T细胞活化和杀伤肿瘤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来说,抗CTLA-4的作用是“动员预备役部队”,增加现役部队的数量;而抗PD-1/PD-L1则旨在增强现役部队的战斗力,增加肿瘤杀伤力度。两者作用的部位都在外周,抗CTLA-4主要作用在“兵营”---淋巴结,而后者则在“主战场”---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两者引发的不良反应程度和类型也有差别。



相比较而言,抗CTLA-4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涉及器官和系统更多,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也更长。以ipilimumab为例,在3mg/kg体重的剂量下,大约60-85%的病人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发生3-4级不良反应的患者占10-27%,在其第一个III期研究中,2.1%的病人因药物发生死亡。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初次用药后的8-12周,最早发生的是皮肤反应。


对于抗PD-1/L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乏,发生率在两类药物中有微小差别,抗PD-1为16-37%,抗PD-L1为12-24%,前者略高,其中仅有很小的一部分的原因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目前两类药物造成疲乏和发生率差别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无论是抗PD-1还是抗PD-L1,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要低于抗CTLA-4,nivolumab治疗肺癌的CHECKMATE17&57的研究数据显示,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9%左右;pembrolizumab治疗黑色素瘤的KEYNOTE-002研究中,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在肺癌的KEYNOTE-010研究中数据相仿,对于2mg/kg和10mg/kg组分别为13%和16%。在Pembrolizumab获批一线治疗的扛鼎之作---KEYNOTE-024研究中,实验组为200mg定量,3周给药,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前升高为26.6%,对照化疗组为73.4%,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当anti-CTLA-4和anti-PD-1/L1联合应用时,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大幅提升,可达55%,而全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可以说到了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步。不仅如此,不良反应除了在药物联合应用的早期发生,当停止用药后,很多系统的不良反应仍会持续,不同系统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可见下图:



可见,皮肤、胃肠道及肝脏毒性都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在联合用药组。因此,免疫联合治疗目前仅仅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上获批,人们对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尚存很大顾虑。总体上看,irAE发生的时间一般都在用药后的数周到3个月内,但已有的经验显示首次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晚可能在停药后1年左右。另外,目前一些意见倾向于对于涉及器官(肝、肾、肺等)发生3-4级的不良反应需要依据组织活检进行确诊,而相关的组织活检诊断标准上还远未成形,包括取材的时机、部位、多少在内的流程,不同中心差别很大,因此,当临床一线需要参考病理医生的意见做出诊断时,提前告知病理医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开始治疗之前,对于病人的选择以及病人基线状态的评估,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病人治疗的转归。举例来说,有文献表明,既往曾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原有疾病加重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既往接受anti-CTLA4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再次接受anti-PD-1/L1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升高,vise versa,研究显示,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2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