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寂寞的老人
用木头给自己做了一个木偶儿子
给他起名叫做匹诺曹……
这是我们大家从小便耳熟能详的
童话故事
《木偶奇遇记》
而一个当代视觉艺术家
为了唤起年迈父亲逐渐失去的记忆
第一次学习手工制作木偶
推出了人生第一部戏剧
则有了这部
献给成年人的童话
——
中国首部奇幻装置舞台剧
《爸爸的时光机》
《爸爸的时光机》
宣传片
▲
艺术家马良
《爸爸的时光机》
的导演马良
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观念摄影师
2012年
他与助手历时10个月
踏遍中国35座城市
免费为1600多位陌生人拍摄肖像
制造了轰动全国的文化事件——
“
移动照相馆
”
马良的父亲马科
是上海京剧院的知名导演
执导过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
他曾希望儿子子承父业
钟情于舞台艺术
但马良却没有遵循父亲的愿望
而是成了一名摄影艺术家
▲
童年的马良(左二)和母亲、父亲、姐姐
2014年
马良发现父亲患上了老年失忆症
在一个游泳池边
父亲反复问他:“
你会游泳吗?
”
马良便一次一次游给父亲看
父亲记忆的退化令他感到深深的恐惧
也触发了他对父子情感的审视
他希望制造出一部
时光机
留下更多与父亲的回忆
正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
促成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想要创作
一部
和父子情感有关舞台剧作品
于是
便有了这部
《爸爸的时光机》
▲
创作中的马良
作为一个
“
天生喜欢做繁琐费力事情,
不喜欢捷径,也不喜欢安定
”
的当代视觉艺术家
马良不满足于传统的话剧表演
而希望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
令人惊叹的视觉形象
在他看来
“
这无情世界,因为有热情的蠢货,才有些浪漫
”
于是
此前从未涉足舞台的他
变身成“
蒸汽朋克科学怪人
”
邀请了匈牙利、德国艺术家共同参与
耗时两年
制作出了十多个每个
重达十多斤
几乎与真人等大的木偶
每一个木偶都由1000多个零件组成
▲
剧中手工制作的大型人偶设计手稿及局部细节
经过精心研发和制作
这些木偶
甚至连每根手指关节都是卯榫接合
如真人般灵活
▲
剧中的5岁男童小“马古几”,
全身上下有1028个零件,大到腰肢腿脚,小到指尖眼皮,全都能动
《爸爸的时光机》
中
四个人物、三个动物角色
几乎都是由
牛皮、黏土、玻璃钢、纸张、橡胶等组成
马良透露
很多材料都来自于淘宝店
操控木偶的演员
经过长时间训练体验
已经与偶人融为一体
使人偶可以逼真完成
握手、拥抱甚至撒娇等动作
让人不仅能体会木偶的喜怒哀乐
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的“
呼吸
”
▲
每个动作,付出的是所有主创人员两年零三个月的推翻重来
整个团队前前后后有20多个人
创作中
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与父
亲的故事
马良说:
“
这部戏做到最后,不只是我与父亲了,
里面有所有人关于父亲的记忆。
”
剧中讲述了每对父子之间
都或多或少会经历的情节
年轻的孩子通常都不愿意走父母的老路
可在渐渐年长后
却慢慢开始理解了父辈的理想
但此时父母却已年迈
甚至记忆也开始逐渐模糊
当科学家“马古几”发现
自己年迈的父亲逐渐失去记忆
于是他创造了一台
时光机
希望能够帮助父亲重拾美好回忆
也为有过矛盾误解的父子之间
架起了一座桥梁
故事并不复杂
但演出形式却很独特
马良以敏锐的艺术感觉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将木偶与装置和影像手段结合
让演员与木偶“
平行表演
”
再配以现场音乐演奏等表现形式
风格奇幻、充满诗意
只见满台的黄铜机械齿轮
真人大小的机甲傀儡
充满欧洲当代舞台气质
而当两只木偶机械手食指
即将触碰的瞬间
则令人感动无比
看似冰冷的后现代机械装置
却满溢着温情和美好
剧中的每一次时空穿梭
都是一次奇幻历程
是对生命和记忆的再次确认
也是一场令人心碎的告别
让人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