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闻实验室的“新闻传播类职业体验”系列文章之一。往期文章目录请见文末。
作者/葛仲君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职业生涯也刚刚划上句号。
2010 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硕士专业毕业之后,我找工作到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那里做了近七年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播相关的工作。现在我已经踏上了一段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旅程,回首过去七年所做的工作,感觉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在这个历史悠久而充满了神秘感的国企里做了一点数字传播方面的尝试。
把发黄的报纸变成数字资料库
由于本科研究生学的都是新闻,所以一进公司,我就跟着部门里的一位大姐做《中国印钞造币》报的编辑工作。(这位大姐后来成了我们部门的副主任,带着我跑了好几个大的宣传项目,让我收获了很多成长,非常感谢她的信任与支持。)
《中国印钞造币》是一份内部报纸,1991 年创刊以来,到今年(2017 年)已经出了 450 多期。当我有一次翻看厚厚的几大本已经发黄的过刊合订本时,发现其中有很多历史旧闻都很有意思,不仅能从中看出不同时期报纸编辑风格的变化,而且还体现了整个印钞造币行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变革的轨迹。
这时一个点子从我脑中划过——有没有办法把这些被压在箱底的旧报转成电子版,让它们成为一个可以搜索的旧闻数据库呢?
征得主任首肯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找靠谱的合作方。因为我们报纸排版一直用的是方正飞腾,所以很快就查到了一家杭州的企业,它专做飞腾系统排版文件的数字呈现,而且可以完美实现旧报的电子化。由于方向性很明确,所以双方一拍即合,签了协议就开干。
数字报示意图
新出的报纸由于有排版文件,所以直接发给对方,很快就能把做好的版面文件发回来,收到之后解压上传就行。旧报电子化的流程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把每期报纸的每个版面高清扫描下来,然后再分区进行 OCR,最后把识别出来的文字嵌入到固定的数字报模板里(上图为版面示意)。考虑到我们是在内网环境部署数字报系统,他们还为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最终成品的效果十分完美,往期报纸文章识别的准确率很高。
当大家在数字报平台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同事在十几年前写的文章时,都有一种坐时光机回到了过去的感觉,而且数字报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内容的传播力,提升了它的阅读率。
iPad 电子书试水传播新手段
顺利完成数字报项目之后,我很兴奋,于是就到处寻找新的数字传播机会。后来我发现,公司曾经花了两年时间精心编写了一部《中国名片人民币》,详细叙述了人民币从第一套到第五套的设计和生产经过,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为什么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牧马图最贵?毛主席当年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形象上人民币?侯一民和周令钊等艺术大师又是如何通力协作、设计出经典的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币的?这本书出版之后还获得过多个文化出版界大奖,并多次重印。
既然这本书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为它编个电子版怎么样?
于是我又动了起来,一边整理书中有意思的故事,一边了解电子出版可能的方式。
整理故事相对比较简单,因为人民币的设计和制造本身就有很多神秘之处,而且收藏界多年来也已经积累了很多有关人民币的轶事。
相比之下,选择电子出版平台则费了一番功夫。做一本电子书,最主要考虑的是它在所有读者面前阅读体验的一致性。考虑到 Android 系统规格太零碎,所以我们决定在 iOS 平台上做这本书。当时正值 iBooks 有了一次大的升级,所以我们还在做 iBooks 格式和做原生应用这两个方向上犹豫了一下。但由于 iBooks 电子出版还没有进入中国,所以最后我们选择了在 iPad 上做一个电子书原生应用。
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子书采用的是全图片导览目录,应用的 UI 设计在当时的电子书里还算特别,因此在 App Store 的教育图书分类下还曾排进过下载榜前十。对于一个小众读物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欣慰了。
知乎机构账号、微信公众号
让老国企呈现新面貌
2012 年出现的微信公众号,给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习惯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企业也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也不例外。2014 年用一个小号试运行一年之后,2015 年4 月,中国印钞造币官方公众号正式上线。2016 年 8 月,中国印钞造币知乎机构账号也正式上线。
在这两个平台上,我们主要致力于传播中国印钞造币行业丰厚的历史底蕴、人民币设计生产背后的故事、人民币收藏文化和最新的行业讯息。对于这个神秘的行业,人们一直有着很多猜想,而公众平台传播则为我们提供了直接和公众对话的渠道,把从前铁板一块的国企宣传转变成了信息双向流动的新形态,既让企业的声音直接到达了公众,同时也让公众的反馈能即时传递给我们——对于产品涉及到每一个人民币的使用者的我们来说,这种转变尤其重要。
现在回顾起来,印象最深的是两件趣事。
2015 年 8 月 10 日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人民币银行会在那天上午宣布发行 2015 版第五套人民币一百元券(也就是“土豪金”版 100 元)的消息,因此我们很早就开始筹备那天的消息推送。我们为大家准备好了非常详细的新版 100 元识别说明,而且还给各项防伪措施配上了动图演示。那天上午我们就一直在刷新人民银行的官网,9 点人民银行公告一出,我们马上在公众号后台把早已准备好的消息点了出去。事实证明,我们的消息发布的时间比网易新闻还快了 4 秒钟,也正是由于我们提供了当时人们最需要的信息,短短几个小时内,我们那篇文章的阅读量便突破了百万,后来几大门户网站上用的防伪演示动图也都出自我们。
第二件趣事便是我们的知乎机构账号参加了 2017 年的「盐」Club 的展示。当我们在「盐」Club 现场亮相时,我发现其他参展的机构账号都是 Keep、Vice、ENJOY 这类时尚潮流号,我们这个老牌国企“混迹”其中,还是别有一番风味。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杀手锏——整版的百元钞和航天纪念钞大张,以及手工砸制纪念章的环节。手拿大锤、对准备模具一抡,一个 DIY 的纪念章就做出来了,上面还有可爱的刘看山。这个特别的体验项目为我们的展位赢得了全场最多的关注,最后排队砸章的总人数将近 1000 人——或者说,将近半数的现场观众都曾到过我们的展位。
在后来的回顾帖里,很多知友都说,没想到会在「盐」Club 现场看到我们这样一家国企,而我们的 DIY 纪念章也成了当天最受欢迎的纪念品之一。
一点经验的总结
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做了一些数字传播的工作之后,我也试着总结了几点在传统企业里做数字传播的经验:
1. 数字传播是新时代企业传播的必由之路,因为数字传播是当下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相比以前的报纸、杂志等传统渠道,它在可达性、传播速度广度和形式的丰富多样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2. 无论是不是数字传播,都最好在传播企业信息时体现出“人味儿”,既然都决定直接面对顾客和受众了,就别老端着,要当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朋友;
3. 不要死守一个平台,而是要尽可能地进行多平台传播,因为不同的数字平台对应的可能是互不重合的受众,比如知乎和微信公众号对应的受众群体就不大一样,而 QQ 的受众群则又有所不同。针对各个平台的特点,也需要对传播的内容的风格进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