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简直太太太太太太爱喝酒了。
文︱西墨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环球”(ID:GlobeMagazine)
俄罗斯又发生因为喝假酒而不幸丧命的事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近日,俄远东伊尔库茨克市有至少62人因为饮用一种含有甲醇的精油而死亡。(之前有媒体报道说是“沐浴液”,经本作者查证,俄语原文说的是“洗澡用的浓缩的酊剂”,类似于精油,增香用的)
他们为什么会喝精油呢?!(震惊脸)
原来,这些人以为自己买的是“山楂牌”的“酒精饮料”。不过,事实上,黑心商人买来精油,然后把精油装在酒瓶子里,当做酒精饮料拿去卖。
涉事精油
“山楂牌”假酒
专家化验了精油的成分,发现里边含有甲醇。甲醇无色,闻起来有酒精气味,剧毒,人服用10毫升(2茶匙)即会致盲,服用80~150毫升即可致死。
这些人为什么买这种“酒精饮料”?那还不是因为便宜。一瓶才40卢布,也就合5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比俄罗斯市场上销售的正规酒类制品便宜得多。调查发现,死者大多是年龄在35至50岁的穷人。
类似这次伊尔库茨克喝假酒而丧命的事,俄罗斯年年都发生。只不过,一般都是零零散散的事件,这次是最近几年最严重的一次。
看到这条新闻,又让我想起来在俄罗斯买不到瓶装医用酒精的事。
在莫斯科驻外时,有一次,一个同事突然休病假了,据传得了手足口病。(惊吓脸)
因为和他一起公用值班室的一台电脑,我们怕被传染,于是跑去药店,想买一瓶医用酒精,给值班室的公用电脑消消毒。
这种瓶装的医用酒精在国内很常见,我们家现在就有一瓶。
但在俄罗斯,我们跑了几家药店,店员都跟我们说没有。
最后,我们只买到小片包装的消毒湿巾。特别小,擦手机屏幕那种。我们用了好多张,才把键盘擦干净。
到底为啥不卖医用酒精呢?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四处打听才知道,瓶装的医用酒精在俄罗斯是处方药品,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买到,据说是防止有人买回去当酒喝。(会中毒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到中国帮助进行建设,和中国人一起喝酒。酒喝完了,但还没喝过瘾,苏联专家打着酒嗝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有办法。说完,他就拿出一些酒精棉泡酒。
现在我觉得,这可能不只是个笑话。
俄罗斯人简直太太太太爱喝酒了。
有一次,我们坐电气火车从莫斯科郊区回市区(相当于通州开往北京城区的地铁),遇到一位大爷。他上车后不久,从包里拿出一瓶伏特加,又奇迹般地拿出来几个口杯,不光自己喝,还请周围的人喝。
幸好我还有照片为证。
喝酒总得有点下酒菜吧?结果大爷拿出来一个橙子,就着吃。(您倒是吃个鱿鱼干花生米啊)
在莫斯科工作的时候,单位有几个上夜班的俄罗斯雇员,最喜欢喝酒。有时候偷偷摸摸喝,然后打着酒嗝改稿子。领导发现之后很是生气。
这些俄罗斯雇员最喜欢单位聚餐,因为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喝酒了。我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聚餐。俄罗斯雇员总是早早地上桌坐好,也不怎么吃菜,两大杯伏特加灌下去,班也基本不用上了。
在俄罗斯,不光男人爱喝酒,女人也巾帼不让须眉。在单位附近一个地铁站,我们曾看到两个衣着时髦的年轻女性,各拿着一瓶啤酒,站着空口喝。(好想给她们送一些下酒菜)
此次伊尔库茨克因为饮用假酒而中毒的人当中,也有近半数为女性。
俄罗斯人到底为啥这么爱喝酒呢?究其原因,可能包括但不局限于:1,天冷,喝酒可以取暖。2,经济状况差,消遣方式少,喝酒算是一种廉价的消遣方式。3,历史上有饮酒(酗酒)的传统。4,我就是爱喝,你管着吗?
说实话,俄罗斯人是爱喝酒不假,但也有很多国家在喝酒这事上不输俄罗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3年专门推出一个“世界十大最爱喝酒国家”排行榜。经调查,排名第一的是英国、中国第二、俄罗斯第三。
除了英国,德国人、美国人、捷克人、巴西人也都以爱喝酒著称。但为什么偏偏是俄罗斯人最容易给人留下爱喝酒的刻板印象呢?
我觉得吧,这可能因为俄罗斯经常发生因喝酒而丧命的新闻,在媒体上广泛传播,所以才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披露的数据,俄罗斯死亡人口中有高达30.5%都与酒精有关。
俄罗斯酗酒者有各种死法:冬天喝多了,倒在雪地里。或者酒驾发生事故。或者喝高了,走路不当心,被别人开车撞到。或者急性酒精中毒。或者喝了假酒。这还不说有很多人因为长期酗酒,最后导致肝硬化及其他疾病。
可是,为什么别的国家也爱喝酒,但只有俄罗斯常常发生因喝酒而丧命的新闻呢?
这里边原因就复杂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就是,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性格彪悍,喝起酒来不要命,没有节制。
此外,俄罗斯尤其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冬天喝高了,栽到雪地里被冻死,第二天甚至几天后才能被发现。再加上俄罗斯社会福利机构发展不完善,救助能力差。俄罗斯医疗机构水平有限、力量不强。这要是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喝高了倒在街头,可能很快就被发现并送到医院去了。
另外,俄罗斯对酒精饮品征收重税,所以卖得比较贵。俄罗斯尤其远东地区经济落后,穷人很多。他们买不起正规销售的酒类产品,又特别想喝酒,所以只好寻找便宜的替代品,比如说没有生产销售许可的自制酒类制品,或者非饮用的含酒精制品。
例如这次涉事的精油,标签上写的是“含有93%的乙醇(酒精)”。由于价格低廉、酒精含量高,因此被很多穷人和社会底层当做酒喝。
俄罗斯远东地区基层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一个因素。这次假酒中毒事件发生之前,不法商人已经出售假酒一段时间,但没有出现有人中毒的情况。直到这次搞了个大新闻——涉事批次酒精饮料中被发现含有剧毒的甲醇。
俄罗斯酗酒者众多,给国家整体人口素质带来很大的伤害。根据俄罗斯报纸网给出的数据,2016年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64岁,远远低于其他大国。
当然,这并不是由酗酒一个因素引起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气候恶劣、滥用烟草、医疗水平低下、暴力行为突出等等。
这次伊尔库茨克假酒事件发生后,普京非常生气。他要求,俄政府官员在明年3月31日之前起草方案,对生产和销售酒精含量超过25%的饮料、香水,以及包括医用酒精在内的其他液体实施更为严格的规定。
这一招,会奏效吗?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