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留德华叫兽
六分教育,四分科普,聚焦硕博/留学/海外/科研--德国数学博士,斜杠青年,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副业自媒体&三个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留德华叫兽

叫兽评说 | 重磅:国家杰青、优青项目更名!

留德华叫兽  · 公众号  ·  · 2025-01-22 09:19

正文

为持续深化科学基金人才项目改革,确保人才项目健康发展,切实起到激励人才成长的目的,避免“帽子化”等异化使用现象,自2025年起,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更名为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名为 青年科 学基金项目(B类)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更名为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科学问题凝练,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旨在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 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科学问题凝练,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科研大匠 。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点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人才项目的更名与调整,

无疑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分类分层支持青年学者,

进一步避免“帽子化”现象,

回归科学基金的本质:

激励青年科研人员专注于学术创新和基础研究。


从改名本身来看,

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

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与“C类”,

削弱了项目名称的光环效应。

这一做法,显然是在回应近年来部分项目“标签化”的问题,

避免其成为学术圈内的身份象征或资源分配的单一指标,

而是回归到对实际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关注。

这一政策导向,体现了对学术评价机制的纠偏,

更是对青年科研人员去功利化发展的引导。


新的分类结构,

进一步明确了对不同层次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和目标定位。

从基础研究的成就来看,

A类面向已在世界科学前沿有所突破的学者,

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深耕基础研究的空间;

B类则面向潜力较大的优秀骨干,

旨在推动其快速成长;

而C类则强调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的创新能力。

这种分类支持不仅精准匹配了不同阶段学者的需求,

还从整体上完善了青年科研人才的梯队建设。


除了以上两点,

这一改革也反映了,

对“自主创新”和“国家重大需求”两大核心方向的重视。

从政策文本可以看出,

无论是哪一类基金,

均强调了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的权利。

这不仅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由度,

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国家基础研究的活力和多样性。

当然,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

分类并不意味着标签化或隐性等级化。

管理部门应当更加关注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确保真正优秀的青年学者能够获得资源支持。

此外,对获资助项目的跟踪评估,

也应以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力为导向,

而非简单地看“帽子效应”。


总的来说, 这次的名称改革

对学术界声音的积极回应,

也是对未来基础研究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

分类、分层、去标签化的设计,

为中国科研生态注入了更多理性与活力,

值得期待!


最后欢迎关注我每周末的 直播连线活动。

往期已为大家免费连麦答疑解惑很多期:

大专生直升海外名校硕士?免学费的欧陆也了解一下【直播连麦咨询44】

全奖读博之北美篇:本科直博还是先读研提升?【直播连麦咨询43】

全奖读博之亚洲篇:香港新加坡日韩中东【直播连麦咨询42】

也邀请我全球的朋友朋友来我的直播间做客:

【移民人生01】小镇做题家的十五年奋斗史—从农家子弟到德国医生【直播连麦咨询28】

【移民人生02】 “天坑”专业顺势而为:加州材料学博士分享上海“做题家”的美国移民躺平之路

访谈德国全职普外护士马静雅:跨越国境--从小镇中专生到世界名校【移民人生03】

【教职人生05】学术界&工业界游走:访谈港中文商学院教授、快手顾问数据科学家张任宇

创业失败后留学新加坡,南科大助理教授的留学与教职之路【教职人生02】录播

用视频访谈的形式分享他们的经历。


自从1年多前开启直播以来,

我每周六早晨7点、每周日晚上7点几乎雷打不动坚持至今。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 The  End ·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