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标志性的音乐厅Salle Des Combins看雪山环绕下的瑞士韦尔比耶,会时刻体会到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其实不仅仅来源于如梦如幻的自然环境,更来自于音乐节的舞台之上。得益于以室内乐为特色的性质,韦尔比耶音乐节将室内乐编制灵活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世界一流的独奏家们除了在这里上演自己的独奏音乐会之外,更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互相拼成临时的“全明星”室内乐组合,并且往往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化学反应,而这种反应又是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复制的。比如看看下面这种照片,里面有王羽佳、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麦斯基(Mischa Maisky),埃克斯(Emanuel Ax)……你还能从里面认出多少大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
http://
medici.tv
平台转播韦尔比耶音乐节,使得这项远离大都市的音乐节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很多人已经连续多年坚持通过网络观看了。虽然交通不便——从国内的主要城市前往韦尔比耶,需要先坐飞机到日内瓦,之后转乘地区火车、巴士与登山缆车才能抵达——但是它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距离自己最近的音乐节。毕竟,萨尔茨堡与琉森虽好,如果不亲自来到现场,终究还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只要打开直播,那些只能发生在韦尔比耶舞台上的“不真实”的艺术体验,随时都可以感受得到。
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年韦尔比耶音乐节最值得关注的亮点。
整体安排:
2017年的韦尔比耶音乐节从7月21日到8月6日,在17天的时间里要上演的音乐会数量却多达56场,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是从早到晚有好几场音乐会上演。虽然韦尔比耶是个雪山环绕下的小镇,冬季是滑雪胜地,夏季的娱乐项目则乏善可陈,但是由于演出如此密集,使得在韦尔比耶待上一周也不会觉得无聊。
歌剧:
虽然韦尔比耶音乐节并不以歌剧而知名,但是每年一定会安排一些无布景的音乐会歌剧上演。韦尔比耶音乐节管弦乐团(VFO)今年将演出两部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7月21日作为开幕音乐会上演的《莎乐美》(Salomé)由音乐总监夏尔·迪图瓦(Charles Dutoit)执棒,27日的《伊莱克特拉》(
Elektra
)则会在艾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的带领下上演。
迪图瓦在2014年10月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在上海与北京演出了《伊莱克特拉》的音乐会版,这也是这部歌剧在中国的首演;此外,迪图瓦还将在今年6月再次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莎乐美》的音乐会版。其实如果比对一下,就会发现上海交响乐团与韦尔比耶音乐节的两场《莎乐美》在卡司方面几乎一致,所以作为中国观众就不必对此眼馋了。然而《伊莱克特拉》却是非同小可,阵容里包括了Lise Lindstrom、Ingela Brimberg、Anna Larsson与Thomas Hampson,都可以称得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歌唱家,几乎是能想像得到的最完美的阵容。
管弦乐音乐会:
诺赛达(Gianandrea Nosesa)指挥的马勒第九交响曲、帕帕诺(Antonio Pappano)指挥的英雄生涯与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指挥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这些固然不会让任何人觉得失望,但远不是韦尔比耶音乐节的重点。那么什么样的管弦乐音乐会才能称得上是“韦尔比耶”式的音乐会呢?
比如说,在7月29日,王羽佳、丹尼尔·特里冯诺夫(Daniil Trifonov)与谢尔盖·巴巴扬(Sergei Babayan)三位当世第一流的钢琴家要凑在一起,演奏巴赫的三首键盘协奏曲与一首双键盘协奏曲。除了韦尔比耶,这个世界上还有任何地方会这样奢侈吗?
独奏音乐会:
在韦尔比耶开一场独奏音乐会,对于许多独奏家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对于另一些独奏家来说则是观众接近他们的良机。深居简出的格里戈里·索科洛夫(Grigory Sokolov)早就被许多中国乐迷冠以“索神”之名,他在韦尔比耶音乐节的独奏音乐会在曲目方面十分对我的胃口:从莫扎特的中晚期奏鸣曲(K.457与K.545)到贝多芬的中晚期奏鸣曲(Op.90与Op.111),这些作品要如何在索科洛夫的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另一场值得关注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则在曲目编排方便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安德拉斯·席夫(András Schiff)近年来多次在国内举办独奏音乐会,观众也对他十分熟悉了。在韦尔比耶的这场独奏音乐会上,席夫将巴赫与巴托克的作品交替安排,形成奇妙的隔空对话的感觉;而在音乐会的下半场则是雅纳切克与舒曼的对话——作为学者型的钢琴演奏家,席夫确实在这套曲目里展示出了他的奇思妙想。
除此之外,叶甫根尼·基辛(Evgeny Kissin)与理查德·古德(Richard Goode)都是因各种原因无法来中国演出的钢琴家,也都分别在韦尔比耶音乐节上有独奏音乐会。中国小提琴家朱丹与钢琴家王羽佳都已经是韦尔比耶音乐节的常客,他们在这里举办独奏音乐会并不稀奇;两位年轻的华人钢琴家刘骥(Ji Liu)与黎卓宇(George Li)则将分别迎来在韦尔比耶音乐节的首场独奏音乐会,中国青年一代音乐家已经在韦尔比耶这个国际化的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室内乐:
终于到了韦尔比耶音乐节最引以为傲的方面。王羽佳搭档卡瓦科斯、特鲁斯·莫尔克(Truls Mørk)搭档基里尔·格尔斯坦(Kirill Gerstein)、瓦季姆·列宾(Vadim Repin)搭档卢甘斯基(Nikolaï Lugansky)……在韦尔比耶音乐节,“钢琴合作者”终于可以彻底甩下“钢琴伴奏”的帽子,因为他们同样是杰出的独奏家。
韦尔比耶的室内乐狂欢就这样开始了。7月23日是三位弦乐老将的强强对话:传奇的小提琴教育家鲍里斯·库什尼尔(Boris Kuschnir)、被称为“北欧中提琴巨人”的拉斯·托姆特(Lars Tomter)与几乎硕果仅存的老一代大提琴大师米克洛斯·佩雷伊(Miklós Perényi)组成了星光耀眼的弦乐三重奏。几天之后,卡瓦科斯、麦斯基与基辛就要聚在一起演奏德沃夏克的钢琴五重奏;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帕梅拉·弗兰克(Pamela Frank)与当今最好的弦乐四重奏“乌木四重奏”(Quatuor Ébène)一起演奏门德尔松弦乐八重奏;卡瓦科斯、塔马斯蒂(Antoine Tamastit)、麦斯基与卢甘斯基组成的实力派组合演奏整场勃拉姆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