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连线Insight
产业升级创新者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荆楚网  ·  这是今夜的武汉! ·  2 天前  
荆楚网  ·  这是今夜的武汉! ·  2 天前  
苏州新闻  ·  苏州⇌无锡,太湖游轮之旅来了 ·  2 天前  
苏州新闻  ·  苏州⇌无锡,太湖游轮之旅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连线Insight

重自营、去下沉、搞副业,酒店玩家打响“利润保卫战”|年终盘点

连线Insight  · 公众号  · 旅游  · 2024-12-30 18:11

主要观点总结

酒店行业进入常态化经营阶段,面临利润下降、竞争加剧等问题。文章从头部玩家表现、行业现状、与OTA平台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酒店品牌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如开发下沉市场、发展副业等。同时,酒店品牌们也要思考如何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酒店行业现状

酒店行业经历去年的“报复性增长”后,今年进入常态化经营阶段。行业面临利润下降、竞争加剧等问题,但仍有文旅需求支撑行业发展。

关键观点2: 头部玩家表现

今年三季度,一些头部酒店集团的核心经营指标出现下滑。但行业整体仍具有潜力,行业玩家目标一致,即在常态化经营的市场中保持盈利并扩大市场份额。

关键观点3: 与OTA平台的关系

酒店品牌与OTA平台的关系复杂。一方面,酒店品牌需要OTA平台带来流量和客户;另一方面,OTA平台的佣金成本也对酒店品牌构成压力。在利润下降的背景下,一些酒店品牌开始降低对OTA平台的依赖,寻求自身会员体系的扩张。

关键观点4: 开发下沉市场和发展副业

酒店品牌寻找新增长的方式包括开发下沉市场、发展副业等。通过加盟、直营等方式加速开店,同时调整酒店品牌结构,向中高端市场转型。此外,利用空白市场点位进行高质量规模扩张,并发展电商等副业以寻求增长。

关键观点5: 服务质量和产品质价比的重要性

无论在高线市场还是低线市场,消费者对质价比的追求是不变的。酒店品牌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消费者,并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正文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告别去年的“报复性增长”,今年酒店行业进入常态化经营。

这背后有三层含义:一是国人旅游需求回暖,酒店行业发展趋于稳定;二是经历高基数增长后,酒店品牌业绩进入理性回调阶段;三是供给侧调整,头部企业加速开店。

前者稳定增长不必过多赘述,后者则直观体现在酒店行业没有以前那么好赚钱了。

一方面伴随供给增多,去年一房难求的现象不再,酒店很难通过提高房价来获得增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住宿品质和性价比的追求更细分,想要留住消费者还要靠精细化、差异化运营。

从头部玩家表现看,今年三季度,一些玩家的核心经营指标都有所下滑。

这样的现状不由得让行业玩家心头一紧。但从玩家们的表现来看,这并不意味着酒店行业在走下坡路,而是进入到一个新的竞争周期。

酒店行业本就是个同质化较高的行业,新周期里,玩家们的竞争势必上升到一个新维度。酒店品牌们需要思考,怎么在新的周期里,实现更稳健、更长期的增长。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除了面对其他玩家的竞争,还要与OTA平台分蛋糕。怎么在利用OTA平台提高单量的同时,又能保证自身利润不被侵蚀,这是个“和平共处”的问题。

此外,随着酒店数量的增多,如何应对中低端酒店品牌价格战激烈的现状;面对下沉市场,怎么利用空白市场点位进行高质量规模扩张;面对更为挑剔的消费者,如何用质价比打动消费者……这些都是行业玩家不容忽视的问题。

酒店经营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的变化只是行业的一个切面。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有文旅需求在,酒店行业就有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副业、深入下沉市场,谁都不会止步于此。

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常态化经营的市场中,既要喝到汤,也要吃到肉。

常态化经营趋势下,

各家酒店今年赚钱吗?

2024年旅游市场很热闹,周边游、出境游,人们的旅游需求彻底被点燃。

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国内旅游人次42.9亿、旅游花费4.32万亿,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7.1%,接近2019年峰值水平。

旅游业的热度也传导到关联行业。作为人们旅行时的刚需,酒店行业经历去年的高速复苏期,今年进入常态化经营阶段。

常态化经营,意味着供需趋于平衡。

这一年,酒店业完成了一轮供给侧调整,头部企业连锁化趋势加速。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开业酒店2.3万家,接近2023年全年开业门店量的59%。与此同时,很多小体量、非连锁的酒店在压力下加速出清或被收购。

新的形势下,头部品牌的表现依旧是风向标,透露着整个行业的变化和趋势。

进入下半年,透过几家头部酒店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酒店行业面前:利润哪去了?

华住集团归母净利润为12.73亿元,是几大集团中最高的,但同比下降了4.79%;亚朵集团的净利润为3.81亿元,增长了45.3%,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锦江酒店的净利润为2.58亿元,大幅下降了43.08%;首旅酒店的净利润为3.66亿元,微降了9.54%……

数据很直观,酒店行业赚钱没那么容易了。再来看行业三大核心指标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ADR(日均房价)、OCC(入住率),酒店品牌们也似乎集体进入了下行期。

第三季度,华住中国的ADR为301元,去年同期为324元。在ADR的影响下,华住中国的RevPAR为256元,同比去年278元下降7.9%。同期,华住OCC为84.9%;

亚朵集团三季度的RevPAR、ADR、OCC分别为380元、456元、80.3%,分别同比下降10.4%、7.9%、2.1%;

锦江酒店分为境内全服务型酒店和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三季度,全服务型酒店RevPAR为272元,同比下降18.17%;ADR为466元,同比下降15.9%;OCC为58,5%,同比下降1.6%。

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RevPAR为174元,同比下降8.38%;ADR为237.74元,同比下降10.5%;OCC为73.4%,同比上涨1.69%。

首旅如家集团三季度整体RevPAR为170元,同比下降7.8%;ADR为244元,同比下降5.5%;OCC为69.7%,同比下降1.8%。

整体来看,今年三季度,四大国内酒店集团核心指标同比均出现下滑。这背后,是行业的集体现状。

根据STR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中国内地酒店年累计RevPAR、 ADR和OCC分别同比下降了6%、4%和2%,平均房价连续三个季度呈现同比下降,各级别酒店表现均未达到2023年同期水平。

多项指标的下降,反映的不仅是酒店竞争的激烈程度,也透露出酒店行业正在进入新周期——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酒店供给增多、消费更加挑剔和理性,市场供大于求,酒店往往需要通过降低房价来提高入住率,酒店行业的收益关键正从ADR转向OCC。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降”,并不代表行情差。

经历去年的“报复性增长”,消费者需求爆发,酒店房价普遍上涨,今年行业回落属于正常现象,要理性看待酒店经营数据的起伏。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是个更接近常态化的阶段。华住集团向连线Insight直言,2023年在暑期和旅游旺季展现了强劲的反弹,ADR基数较高,今年三季度进入到一个正常的“回调期”,这是一个常态化水平。

华住认为,尽管RevPAR、ADR有所下降,但像华住这样OCC相对持平,仍证明了市场需求还在,国内酒店行业仍是具有潜力的市场。华住CEO金辉在今年三季报会议上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华住RevPAR仍会下滑,但下滑趋势会有收窄。

进入新的周期下,赚到钱,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想要在保证房价稳定的同时吸引消费者入住,酒店品牌正进入新一轮比拼内功的阶段。

打响自有会员“保卫战”,

酒店和OTA平台如何共处?

当酒店品牌利润下降,除了行业的供给增多,核心指标下降等因素,市场不由得想到了另一个行业:OTA平台。

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扮演的角色很特殊,他们是商家与用户的桥梁,可以给商家带来流量,也会给商家带来压力。尤其是当商家日子不好过时,外界对平台的审视也就增加了几分。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酒店品牌赚钱能力下降时,OTA平台却过得不错。

从几大OTA平台第三季度表现看,营收利润双增的同时,住宿业务都功不可没。其中,携程住宿预订营收同比增长22%至68亿元;同程旅行的住宿预订营收同比增长22.2%至13.78亿元;飞猪也宣布,旅行社、乐园、邮轮等商家数量实现双位数增长;美团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称到店酒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再对比酒店行业利润下降的现状,似乎有些“此消彼长”的意味。

实际上,酒店品牌与OTA平台的站位很难统一。一方面,国内酒店市场相对分散,而OTA平台做的是集中整合的生意,拥有稳定的流量和用户,一些酒店尤其是小品牌更需要平台的支持,以此提高营收;另一方面,酒店品牌入驻OTA平台需要支付佣金,议价能力弱,算上成本,酒店在OTA平台销售的单房收入不会太高。

进入下半年,对有规模化能力的连锁酒店品牌而言,它们决定转换思路,保卫自身利润——降低OTA渠道单量占比。

例如,华住就在会员权益方面发力,希望能够保持门店的获客能力,优先中央渠道的客源,希望控制来自OTA的单量。

此外,国际酒店品牌万豪集团也宣布,从今年起,不再给OTA、旅行社等第三方渠道预定的白金卡及以上会员,提供免费的酒廊、双早、升级等会员待遇。更早之前,洲际、凯悦、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都将重点放在了自建的会员体系渠道。

不容忽视的是,酒店品牌想要吸引消费者在自营渠道下单,除了性价比外,还要给消费者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权益。据连线Insight观察,线上提前选房、提前入住、延迟退房、积分兑房费等都是酒店会员的专属权益。

截至今年三季度,华住会员数接近2.6亿。华住向连线Insight透露,华住正在规划会员权益和服务体系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华住在线下场景会员的转化和留存。同时,华住正在与吉祥航空、滴滴等出行垂类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场景。

另一边,截至2024年9月底,亚朵集团累计注册会员数已突破8300万。今年三季度,亚朵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积分计划,进一步整合住宿与会员权益的整合。

今年8月,锦江集团旗下会员平台锦江荟签约演员胡歌作为代言人,并从视觉设计、产品功能、个性推荐、会员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优化。截至目前,锦江荟拥有近两亿会员。

OTA订单占比下降、自建会员体系加快建设,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加盟商愿意吗?

这几年,“轻资产、重扩张”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酒店集团的核心策略。加盟不仅有助于酒店品牌打开市场,还有助于提高营收。以华住为例,今年三季度,华住加盟门店数量开店速度创历史新高,自营门店关店速度创历史单季最高。

当酒店品牌强调直销渠道的重要性,加盟商的态度至关重要。

据36氪报道,一位酒店加盟商透露,目前OTA平台对其所在酒店每笔订单抽取的佣金比例约在10%-15%之间。在该加盟商看来,只要能带来住客,酒店能满房,支付这笔提成也“并不贵”。

如今,酒店品牌降低OTA订单比重的任务下达,反而变成了压力。最直接的问题在于单量变少。酒店品牌降低OTA订单占比,无外乎就是将OTA平台价格抬高,来确保自营会员系统预订价格最低,但OTA平台上有很多酒店品牌,用户很可能因为价格实惠而选择其他品牌。

这也意味着,酒店品牌想要调整OTA与自营的占比之前,要保证加盟商的利益,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OTA平台与酒店自营渠道也并非完全对立。于酒店品牌而言,新店开拓期间,OTA平台的流量不可或缺;于OTA平台而言,住宿业务是平台营收支柱,没有酒店品牌的支持也很难增长。

更关键的是,OTA平台背后是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售后服务等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酒店品牌与其自力更生,不如与OTA平台达成合作,将一次性客人转化为持续性客人。

实现这些的前提,是酒店品牌和OTA平台找到双方的平衡点。

去下沉、搞副业,酒店也在寻找新增长

一边是行业进入常态化经营,一边是重新梳理与OTA平台的关系,酒店品牌的根本目的很明确——提振业绩、寻求增长。

进入新的竞争周期,房价涨不动了,想要保持增长就需做大蛋糕。

今年三季度,各家都在加速开店,开拓市场。

其中,华住中国新开业酒店数量达774家,待开发酒店有2899家;亚朵新开业酒店140家,待开发项目732家;锦江酒店新开业酒店469家;首旅酒店新开业酒店385家,已签约未开业和正在签约酒店数量为1876家。

此外,华住将2024年开店指引从1800家上调至2200家,亚朵集团从360家上调至400家。

开店之余,各酒店集团也在调整酒店品牌结构,寄希望在存量市场中提升收益。比如,一些酒店开始将存量经济型酒店转化成中高端酒店,也就是高端化。

截至三季度末,华住中国的中高档在营酒店数量超过800家,同比增长33%;锦江酒店中端酒店开业7866家酒店,占比近六成,甚至已超越经济型酒店。首旅酒店方面表示,中高端酒店的房量占比继续提升至41.4%……

除了在现有市场保持竞争力,向空白地方要增长成为酒店品牌们的共识。

数据显示,国内三四线城市与广阔的县级城镇,高品质酒店供给还存在缺口,国人品质出行网络仍待完善。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末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41%,距离发达国家60%的酒店连锁化率仍有较大差距。

相比于市场趋于饱和的一二线城市,获客成本高、优势点位少,下沉市场是尚未开垦的金矿。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住在营酒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为42%,同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待开业酒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达53%,较在营酒店中的占比高出11%。四川省大竹县、贵州省仁怀市、西藏墨脱都有华住旗下酒店的身影。

在2024环球旅讯住宿业峰会分论坛上,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表示,首旅如家大概有54%的酒店分布在三四五线市场,未来首旅如家基本上60%的酒店会是在三四五线市场。

截至今年10月,锦江酒店在三线以下城市已开业门店超过2800家,总签约门店数超过4000家,2024年主要聚焦于存量单体酒店,并在县城核心地段布局中端主力品牌。

国际酒店品牌万豪将今年30%的新开酒店计划放到三线以下城市;希尔顿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拓展了眉山、靖江、鹰潭、喀什等25个全新目的地。

当玩家将触角伸到下沉的市场,酒店建造周期长、经营淡旺季明显、物料运输难度大,这时候考验的就是酒店品牌的标准化、规模化的供应链能力。

更重要的是,酒店门店下沉,并不意味着服务下沉。无论是高线市场,还是低线市场,消费者对质价比的追求是不变的。

在追求物美价廉这件事上,都市白领和小镇青年并无本质差异。

和其他酒店思路不同,亚朵算是酒店行业的“异类”。很早之前,亚朵决定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步开始探索零售业务。

今年开始,亚朵零售在财报中成为一个独立业务单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亚朵零售业务GMV同比增长107.7%达5.66亿元。同期,亚朵零售业务收入是酒店业务收入的约35%,占总收入比重约25.3% 。

目前,亚朵旗下的零售业务品牌主要包括“亚朵星球、萨和”。其中,火出圈的是亚朵星球的枕头,今年8月,亚朵星球第2代深睡枕PRO上市。

亚朵做枕头出圈的动作很丝滑。身处于亚朵酒店生态里,亚朵星球自带一张线下渠道网,每个酒店房间都是亚朵星球枕头的使用场景,省去了线下铺场景的成本。此外,亚朵还将亚朵星球与会员绑定,亚朵会员入住酒店,可享受亚朵星球深睡枕PRO试睡的增值服务。

除了亚朵,其他玩家也在发展副业。首旅如家布局电商业务,推出“首免全球购”,并将如LIFE俱乐部与全球购平台打通,会员可以使用如愿豆抵扣、兑换跨境商品的特权。

站在2024年年底,告别无序扩张、价格虚高等报复式增长后遗症,进入常态化经营的酒店市场正变得更理性和健康,对于场上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个好事。

在走向供需平衡的路上,酒店品牌们要做的是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中国酒店市场从来不缺供应,缺的是高质量供应,新一轮的竞争与淘汰仍在继续。